(三)網絡層——劃分子網、子網掩碼

一、兩級IP地址—>三級IP地址

兩級IP地址的空間利用率低:一個A類網絡可連接的主機數超過1000萬,一個B類網絡可連接主機數超過6萬,但是有些網絡對連接在網絡上的計算機數目有限制,不能達到這樣大的數值。並且兩級IP地址不夠靈活

二、劃分子網的基本思路

1、將網絡的主機號借用若干位作爲子網號,變爲三級IP地址:

IP地址 == {<網絡號>,<子網號>,<主機號>}

2、外部網絡看不見這個網絡是由多少個子網組成,對外仍表現爲一個網絡。

3、外部網絡發送給該網絡某個主機的IP數據報仍是根據IP數據報的網絡號來查找路由表。但該網絡上的路由器收到IP數據報後,根據目的網絡號和子網號找到目標子網,再交付到目標主機上。

這裏寫圖片描述

三、子網掩碼

32位,IP地址中原來的網絡號和子網號對應位全爲1,主機號全爲0。

子網的網絡地址 = IP地址 & 子網掩碼

這裏寫圖片描述

當一個網絡不劃分子網時,採用默認子網掩碼,掩碼中1的位置和IP地址中網絡號字段相對應。
A類地址的默認子網掩碼是255.0.0.0,或0xFF000000
B類地址的默認子網掩碼是255.255.0.0,或0xFFFF0000
C類地址的默認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或0xFFFFFF00

四、劃分子網時的分組轉發

路由表包含三項內容:<目的網絡地址><子網掩碼><下一跳地址>
一個分組轉發的例子(H1向H2發送分組):
這裏寫圖片描述

1、H2的IP地址是 128.30.33.138。
2、首先查找H2是否與H1在同一個子網。將本子網的子網掩碼255.255.255.128與H2的IP地址向與,得到128.30.33.128,與子網1的網絡地址128.30.33.0不相同,說明H2與H1不再同一個子網上。因此交付給路由器進行轉發。
3、查找R1的路由表。第一行:將H2的IP與子網掩碼相與,得到128.30.33.128,與目的網絡地址不相同,繼續查找第二行。
4、第二行:H2與子網掩碼相與,得到128.30.33.128,與目的網絡地址相同,轉到下一跳的接口1。因此路由器R1將分組從接口1轉交給H2.

發佈了5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0 · 訪問量 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