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數據鏈路層

一、數據鏈路層使用的信道:

1、點對點信道,一對一的通信方式
2、廣播信道,一對多的廣播通信方式

二、數據鏈路層的協議數據單元——幀(Frame):

數據鏈路層的多種協議共同遵守三個基本原則:
1、封裝成幀
(1)發送端把網絡層交下來的IP數據報添加首部和尾部,封裝成幀接收端在收到物理層上交的比特流後,根據首尾的標記,識別幀的開始和結束,將中間的數據部分上交給網絡層。
對IP數據報封裝成幀
注意:每一種鏈路層協議都規定了幀的數據部分的長度上限,即最大傳送單元MTU,因此,IP數據報的長度不能大於幀的MTU。
(2)當數據是由可打印的95個ASCII碼組成的文本文件時,幀的定界可以用特殊的幀定界符。首部爲SOH(00000001),尾部爲EOT(00000100)。
這裏寫圖片描述
注意:當數據傳輸出錯時,例如發送端尚未發送完一個幀時出現了故障,中斷了發送,但隨後很快恢復正常,於是從頭開始重新發送。由於幀界定符,接收端知道第一次接收到的數據只有首部開始符而沒有結束符,是個不完整的幀,因此丟棄。

2、透明傳輸
(1)當傳送的數據是從鍵盤輸入時,數據部分不會出現SOH和EOT這樣的幀定界控制字符
(2)當數據部分是非ASCII碼的文本文件時,可能在數據部分會出現幀界定符,此時接收端會出現接受錯誤。此時,就不是“透明傳輸”。
這裏寫圖片描述
(3)解決方法(字節填充):在數據部分中出現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個轉義字符ESC(16進制1B),若在數據部分也存在轉義字符,也同樣的在其前面插入ESC。在接收端接受數據時刪除插入的轉義字符。
這裏寫圖片描述

3、差錯檢測
(1)比特差錯:在傳輸過程中,數據的比特可能會出現差錯。解決方法:循環冗餘校驗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
(2)傳輸差錯:幀丟失、幀重複、幀失序。
注意:OSI結構模型中,數據鏈路層是可靠傳輸的,但現在的通信線路的傳輸質量已經大大提高,因此因特網不要求數據鏈路層向上層提供可靠傳輸。當出現差錯時,改正差錯的任務由上層協議來完成。

三、點對點協議PPP(Point-to-Point Protocol):

因特網用戶需要連接到某個IS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才能接入到因特網。PPP協議就是用戶計算機和ISP進行通信時所使用的數據鏈路層協議。
這裏寫圖片描述
1、PPP協議功能
(1)簡單:對數據鏈路層的幀不進行糾錯,不需要序號,不需要流量控制。
(2)封裝成幀:加入幀界定符。
(3)透明性:字節填充法。
(4)多種網絡層協議:在同一條物理鏈路上同時支持多種網絡層協議(如IP和IPX等)的運行。
(5)多種鏈路類型:PPP必須能夠在多種類型的鏈路上運行,例如串行或並行鏈路。
(6)差錯檢測:接收方收到一個幀後進行CRC檢驗,若正確就收下這個幀,反之則丟棄。
(7)檢測連接狀態:自動檢測鏈路是否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2、PPP協議組成:
(1)提供一個將IP數據報封裝到串行鏈路的方法。IP數據報在PPP幀中就是信息部分,長度受最大傳送單元MTU的限制。PPP支持異步鏈路(無奇偶校驗的8比特數據)和麪向比特的同步鏈路。
(2)鏈路控制協議LCP(Link Control Protocol):當線路不再需要時,挑出這些線路,測試它們,商議選擇,並仔細地再次釋放鏈路控制協議。
(3)一套網絡控制協議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其中每一個協議支持不同的網絡層協議,如IP、OSI的網絡層等。

3、PPP幀格式:
這裏寫圖片描述

首部:
(1)標誌字段F,固定爲0x7E,標誌一個幀的開始或結束。連續2個幀之間只需要一個標誌字段,如果出現連續兩個標誌字段,表示這是一個空幀。
(2)地址字段A和控制字段C都是固定不變的,分別爲0xFF、0x03。
(3)協議字段爲2字節,協議字段不同,後面信息部分表示的數據類型不同。
0x0021——信息字段是IP數據報
0xC021——信息字段是鏈路控制數據LCP
0x8021——信息字段是網絡控制數據NCP
0xC023——信息字段是安全性認證PAP
0xC025——信息字段是LQR
0xC223——信息字段是安全性認證CHAP

信息部分:
長度不超過1500字節 。

字節填充法:
(1)當信息字段中出現0x7E時,將每一個0x7E字節轉變成2字節序列(0x7D,0x5E)。
(2)若信息字段中出現一個0x7D的字節,則將其轉變成2字節序列(0x7D,0x5D)。

0比特填充法:
PPP協議用在SONET/SDH鏈路時,使用同步傳輸(一連串的比特連續傳送),此時使用0比特填充法。
(1)在發送端掃描整個信息字段,當有5個1連續出現時,立即填入一個0,保證信息字段中不會出現6個連續1。
(2)在接收端刪除連續5個1後面的0。

尾部:
FCS:使用CRC的幀校驗序列。

4、PPP協議的工作狀態:
1、當用戶撥號接入ISP後,就建立了一條從用戶PC機到ISP的物理連接。這時,用戶PC機向ISP發送一系列LCP分組(封裝成多個PPP幀),來建立LCP連接。這些分組及其響應選擇了PPP參數以及進行網絡層配置,NCP給新接入的用戶分配臨時IP地址。這樣用戶PC機就成爲因特網上一個有IP地址的主機了。
2、當用戶通信完畢後,NCP釋放網絡層連接,收回分配的臨時IP。LCP釋放數據鏈路層連接,最後釋放物理層連接。
這裏寫圖片描述
(1)PPP鏈路的起始和終止狀態永遠是“鏈路靜止”狀態,這時用戶PC機和ISP的路由器之間不存在物理層的連接。

(2)用戶PC機通過調制解調器呼叫路由器時,路由器檢測到調制解調器發出的載波信號。在雙方建立物理層連接後,PPP進入“鏈路建立”狀態,目的是建立鏈路層的LCP連接。

(3)LCP發送配置請求幀,協商一些配置選項,這是一個PPP幀,協議字段爲LCP對應代碼,信息字段包含特定的配置請求。
(4)協商結束後雙方建立了LCP鏈路,進入“鑑別”狀態。發起通信的一方發送身份標識符合和口令。

(5)鑑別成功或不需鑑別後,進入“網絡層協議”。PPP鏈路的兩端的網絡控制協議NCP,根據網絡層採用的協議不同,互相
交換網絡層特定的網絡控制分組。
(6)網絡層配置完畢後,進入“鏈路打開”狀態,兩段的PPP端點可以互相發送分組。
(7)數據傳輸結束後,由鏈路的一端發出中止請求LCP分組請求終止鏈路連接,在收到對方發來的終止確認LCP分組後,轉到“鏈路終止”狀態。

五、MAC幀格式:

在局域網中,MAC地址又稱爲物理地址或硬件地址,固化在適配器的ROM中。
這裏寫圖片描述
(1)前2個字段分別爲6字節長的目的地址源地址
(2)第3個字段是2字節的類型字段,標誌上一層使用的是什麼協議。
(3)第4個字段是數據字段,長度在46到1500字節之間。若長度小於46字節,則在後面加入一個整數字節進行填充。
(4)最後是4字節的幀檢驗序列FCS(使用CRC檢驗)。
(5)當適配器沒有與比特流達成同步時,需要在MAC幀前面插入8字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