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進入諮詢行業

美國的軟件諮詢公司多如牛毛,在大公司如微軟,Oracle,IBM和HP,sun多家大公司林立的軟件項目和諮詢領域他們還能分到羹,而且還不是殘羹,很多東西是我們可以借鑑的.

如何進入軟件諮詢行業,美國的例子大概有下面幾種:
1.個人在工作若干年後積累了一定的項目經驗和人際關係,然後拉一幫人就是一個隊伍.Object Mentor可能屬於這一類.
2.僱傭某個領域裏面的名人,然後再通過其聚集效應聘用更多類似的人。Thoughtworks屬於這一類。
3.通過出版物,比如出書,搞網站出名,然後提供軟件諮詢業務。Bruce Eckel 和 Rod Johnson屬於這一類的。
4.開發一個開源項目,在獲得一定的用戶量之後,或者等到已經經常有某些商業公司打來的電話後一個軟件諮詢公司就產生了。JasperReport就屬於這一類。

上述四種諮詢公司的發家史中,有些方法是被平凡交叉使用的,第一齣版物(網站,書籍,論文),第二經常參加組織活動,第三,有自己的作品。

我們再回頭看看國內,國內的程序員工作時間稍微長一點的就會知道很多國內所謂的系統集成公司,行業項目軟件公司等的項目來源和手段,人際關係可能是 最重要的。但有點可以肯定軟件行業不再神祕和高貴是,人們逐漸的瞭解這個行業。現在再也沒有人傻傻的給幾萬塊錢要做幾個網頁的了。還有做過項目的也明白國 內軟件項目的質量,真的是所有的功夫都花在界面上了。只要驗收能通過,萬事OK,實際上質量是亟待提高的。

所以國內的軟件諮詢行業可以預期也會迎來發展期和黃金期。一部分客戶來自追求軟件真正價值的使用者,他們使用軟件創造財富,而不是通過一個渠道把錢 花出去,也不是響應趨勢搞個面子工程。另外一部分是原來的那些可以拿到項目的企業,拿到項目他們就賺錢,維護一幫程序員不僅成本高(因爲也有淡季旺季 呀),而且招聘裏面程序員水平問題而造成的成本和風險也不是他們想關心的東西.

所以軟件諮詢行業在國內大有可爲,中國比美國大人口多.就因爲地域問題就可以因爲近水樓臺而給小的諮詢行業生存的空間,而且國內的定製的應用軟件目前還是少之又少,基本還是大企業纔有財力支撐這種需求.

國內JavaEye的曹曉剛,Jdon的板橋里人都已經開始了諮詢行業了,一個在有JavaEye論壇,還翻譯了Hibernate的英文書,另一 個有Jdon論壇,把Jive老版本的BBS中文化了一下,寫了些Jive源代碼研究。就這樣低付出的情況下,他們開始收取RMB了。網上對他們很多罵得 聲音,但感覺都是酸葡萄的味道。

這些道理大家一定要好好體會呀:)

ps:出名還是很簡單的,小有名氣的時候在公共場合罵一下名氣比較大的,基本就解決問題了。現在的問題只有一個了:怎麼小有名氣?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script>  
發佈了3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2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