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安裝完CUDA開發(硬件)平臺了

看了2個月資料並通過在EMU下運行驗證了一些sample後,終於下決心把家裏04年買的老爺機器升級換代了.

 

主角:顯卡用的是GTX260+,216個SP,896M顯存. 升級理由: ...... , 不用多說了吧.呵呵.

配角: MCP78V主板.  升級理由: 原主板沒有PCI-E x 16接口, 更不用說2.0了.

   主板上還集成了一塊GF8100芯片, 16個SP,也支持CUDA開發.

配角: AMD Athlon64 X2 4400+. 升級理由: 主板換了, CPU插口不對. 用雙核是想看看多GPU計算時會如何.

配角: DDR2 800 2G x2. 升級理由: 主板換了, DDR內存插不上了.

 

升級後機器配置如下:

 

CPU:   AMD Athlon64 X2 4400+

GPU1: GTX 260+

GPU2: GF8100(主板集成, 沒獨立顯存)

主板:   MCP78V. 有一個PCI-E x 16(2.0)接口.

內存:   DDR2 800 4G

硬盤:   IDE 80G

電源:   額定400W, 最大500W

 

操作系統: Windows XP(32位)

開發環境: VS 2005 + SDK 2.0 

顯示驅動: 182版

主顯示:    GF8100

 

通過一番折騰完成升級後, 順利跑通了自己寫的CUDA程序. 總算大功告成.

但顯示的結果中還有幾點有些讓人感到意外:

1)Device中EMU設備沒有了. 只有2個設備(260和8100).

2)260的顯存顯示爲895MB,少了1MB. 8100顯示125MB(BIOS中分配的是128M),少了3MB.

3)8100上的SM只有1個! 而GPU-Z顯示信息的是有16個流處理器.

估計上面的第2,3條是因爲驅動分配一定的資源用於普通顯示吧.

 

硬件平臺有了,接下來就該是如何榨乾其中的每一分性能了......

 

發佈了2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