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實驗問答題整理

1、直通線和交叉線的區別?
答:雙絞線兩端線序相同,稱爲直通線;雙絞線兩端線序不同,即一端爲568B標準,另一端爲568A標準,稱爲交叉線。

2、有以下六種情況需要連接:主機-主機,主機-交換機,交換機-交換機,交換機-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主機-路由器,分別使用直通線還是交叉線連接?
答:主機-主機:交叉線;
主機-交換機:直通線;
交換機-交換機:交叉線;
交換機-路由器:直通線;
路由器-路由器:交叉線;
主機-路由器:交叉線。

3、兩臺計算機通過一條直通線相連,能互相訪問嗎?請分析其原因。
答:兩臺計算機需要通過交叉線相連才能互相訪問,因爲雙絞線的8根導線中,1、2腳用於發送(1腳是正極,2腳是負極),3、6腳用於接收(3腳是正極,6腳是負極),所以計算機a的1、2腳應該與計算機b的3、6腳相連,類似的,計算機a的3、6腳應該與計算機b的1、2腳相連。
注:有些網卡具有自動翻轉功能,這種情況下,直接用直通線連接也可以。

4、用什麼命令可以查看計算機的MAC地址?
答:用ipconfig /all命令。

5、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分別有什麼作用?
答:ping 命令用於檢測網絡的連通性;tracert命令用於檢測到達目的網絡所經過的路徑。

6、交換機必須要配置IP地址嗎?對交換機配置IP地址有什麼作用?
答:不是必須,但給交換機配置IP地址可以方便遠程管理。另外,三層交換機不同vlan之間需要通信建立路由通信的時候也需要給交換機配置IP地址。

7、通過telnet配置Catalyst交換機需要什麼前提條件?
答:①計算機和交換機都聯網,可以相互通信。
②計算機有訪問交換機的權限。
③交換機配置好IP 地址、子網掩碼和缺省路由。
④交換機預先配置好控制遠程登錄的密碼。

8、如果相鄰路由器的相鄰端口地址不在同一子網上,路由器之間還能互通嗎?如:任務1中RA的F0/1口IP地址爲202.1.1.1/24,RB的F0/1口IP地址爲100.1.1.1/24,在RA ping RB的F0/1口,能ping通嗎?
答:不能。

9、在網絡中提供冗餘鏈路有何優點?
答:冗餘鏈路消除了由於單點故障所引致的網絡不通問題。

10、配置交換機和路由器的三種方法:
答:①通過Console口來配置(首次配置,連Console口和計算機的串口)
②通過telnet配置(已設置IP地址和登錄密碼)
③通過web配置(已設置IP地址)

11、什麼時候需要Trunk技術?
答:Trunk技術用在交換機之間互連,使不同VLAN通過共享鏈路與其它交換機中的相同VLAN通信。

12、爲什麼要使用ISL/802.1q標識?
答:實現在一條單一的物理線路中傳遞多個VLAN數據幀,每個通過幹道傳輸的數據幀都要標記上VLAN ID,而ISL/802.1q就是幹道標記技術。

13、VTP協議有何作用?配置VLAN時,VTP是否必不可少?
答: VTP協議可以實現在一臺交換機上配置好所需的VLAN後,通過VTP在同一VTP域中的交換機自動創建相同ID、名稱和配置的VLAN,能夠大大減輕重複創建、配置VLAN的工作量,還可以減少多重配置和可能引起各種問題的配置衝突。
VTP的配置並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是想在各交換機上手動創建基於靜態訪問端口類型的標準範圍VLAN,可以不用配置VTP。

14、VLAN配置的注意事項:
一個交換機的任何端口都必須屬於且只能屬於一個VLAN,默認情況下都屬於VLAN1(Cisco),同一個VLAN可以跨越多個交換機,只有F口可配置爲主幹端口。

15、交換機對幀進行VLAN標記有兩種協議:ISL和802.1Q。
ISL:Cisco私有,硬件實現,VLAN號、BPDU控制位
802.1Q:IEEE公共幀標記協議,VLAN號(ID)

16、VTP協議的三種工作模式:
服務器模式:創建/修改/刪除VLAN、發送/轉發宣告、同步、存貯NVRAM
透明模式:創建/修改/刪除VLAN、轉發宣告、不同步、存貯NVRAM
客戶模式(2-1001):發送/轉發宣告、同步、不存貯NVRAM

17、實現VLAN間路由的三種方式:
①在每個VLAN都設有獨立接口
②單臂路由器
③三層交換機的SVI接口

18、什麼是冗餘鏈路?冗餘鏈路有什麼好處?
爲了保持網絡的穩定性,在多臺交換機組成的網絡環境中,通常都使用一些備份連接,以提高網絡的健壯性、穩定性,這裏的備份連接也稱爲備份鏈路或者冗餘鏈路。

19、冗餘鏈路帶來什麼問題?如何解決?
冗餘鏈路使得網絡環境中形成環路,可通過生成樹協議進行解決。

20、STP協議的作用?工作原理?
STP協議的作用:防止網橋網絡中的冗餘鏈路形成環路。工作原理:將某些端口置於阻塞狀態就能防止冗餘結構的網絡拓撲中產生環路。

21、選取根網橋的原則:
根橋 = 有最低橋識別碼的橋(橋ID)
橋識別碼 = 橋優先級 + 橋MAC地址

22、選取非根網橋根端口的原則:
每個非根橋有且僅有一個根端口forwarding ,根端口到達根橋所花代價+優先級+MAC地址+Port#最小(從左到右依次比較)

23、生成樹協議的四種端口狀態:
阻塞:不轉發數據幀但可接收BPDU。
監聽:不轉發數據幀,但檢測和接收BPDU(臨時狀態)。
學習:不轉發數據幀,但接收和發送BPDU,學習MAC地址表(臨時狀態)。
轉發:可以傳送和接收數據幀,可與其他交換機交換BPDU。
端口從阻塞狀態過渡到轉發狀態的正常時間是30-50s。

24、生成樹重新生成的過程?
當網絡的拓撲結構發生改變時,生成樹協議重新計算,將被阻斷的端口切換到轉發狀態,以確保連接性。
在此期間,交換機不轉發任何數據幀。
當交換機的所有端口狀態切換爲轉發或阻斷狀態時,表明重計算完畢。這一狀態稱爲會聚(Convergence)。

25、Cisco Catalyst交換機支持下列三類生成樹: PVST+、PVRST+、MST

26、PortFast特性:
連接端工作站或服務器的端口無需經過監聽和學習狀態,直接從阻塞狀態進入轉發狀態。

27、路由器的IP地址配置規則:
①一般地,路由器的物理網絡端口通常要有一個IP地址。
②相鄰路由器的相鄰端口地址必須在同一子網上。
③同一路由器的不同端口的IP地址通常在不同的子網上。
④除了相鄰路由器的相鄰端口外,相鄰路由器的非相鄰端口的地址通常不在同一個子網中。

28、路由器是如何進行選路的?
路由器轉發數據包的關鍵是路由表。
每個路由器中都保存着一張路由表,表中每條路由項都指明數據包到某子網或某主機應通過路由器的哪個物理端口發送,然後就可到達該路徑的下一個路由器,或者不再經過別的路由器而傳送到直接相連的網絡中的目的主機。

29、默認靜態路由的作用、配置?
如果路由表中沒有明確到達目標的路徑,則會使用默認路由。默認路由可以手動設置,也可由動態路由協議填寫。
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s0

30、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的優缺點?
靜態路由沒有管理開銷、沒有帶寬佔用、安全性高,但配置繁瑣、工作量大。
動態路由配置簡單、適用於大型網絡,但管理開銷較大。

31、路由表包含哪些信息?
目的地址、子網掩碼、下一跳地址、轉發端口、開銷、優先級。

32、管理距離:主要用於不同路由協議之間的可信度。取值範圍爲0-255,該值越小,可信度越高。

33、常用路由協議默認的管理距離值:
直接相連: 0
靜態路由: 1
EIGRP: 90
IGRP: 100
OSPF: 110
RIP: 120

34、內部網關協議和外部網關協議?
內部網關協議(IGP):用在自治系統內部的路由協議,如:RIP、OSPF和IGRP協議。
外部網關協議(EGP):用在自治系統之間的路由協議,如:BGP。

35、RIP V1與RIP V2的區別?
是否分類,是否支持變長子網掩碼。
RIP V2支持組播路由更新、純文本或MD5認證、手動彙總、支持 VLSM(在更新過程中發送掩碼)。
RIP V1支持廣播路由更新、不支持認證、不支持VLSM。

36、EIGRP的路由自動彙總特性會引起什麼問題?何種情況下需要關閉該特性?
不連續子網互相訪問,若網路中存在不連續子網如172.10.10.0、172.10.11.0,會自動彙總爲172.10.0.0,此時需要關閉自動彙總特性。

37、運行OSPF協議的路由器內包含了鄰居表、拓撲表和路由表,請問這三種表有什麼作用?表內放置什麼內容?
鄰居表: 鄰居路由器的信息
拓撲表: 也叫鏈路狀態數據庫(LSDB),同區域中所有路由器的LSDB信息必須保持一致。
路由表:到達目標網絡的最佳路徑

38、OSPF協議採用什麼參數來計算度量值?
鏈路開銷,與鏈路帶寬成反比

39、訪問列表ACL的作用?
①允許、拒絕數據包通過路由器
②允許、拒絕Telnet會話的建立
③沒有設置訪問列表時,所有的數據包都會在網絡上傳輸

40、ACL語句包括兩個動作:
拒絕(deny):即拒絕數據包通過,過濾掉數據包;
允許(permit):即允許數據包通過,不過濾數據包。

41、什麼是網絡地址轉換技術?它有什麼優點?
在內部網絡中使用內部地址,通過NAT把內部地址翻譯成合法的IP地址,在Internet上使用。
優點:避免重複編址、節省全局地址的使用、增強安全性

42、NAT三種類型的特點:
靜態NAT(static NAT) :內部網絡中的每個主機都被永久映射成外部網絡中的某個合法的地址。
動態NAT(pooled NAT) :在外部網絡中定義了一系列的合法地址,採用動態分配的方法映射到內部網絡。
重載(PAT):把內部地址映射到外部網絡的一個IP地址的不同端口上。

43、私有地址範圍:
A 類地址中:10.0.0.0 到 10.255.255.255
B 類地址中:172.16.0.0 到 172.31.255.255
C 類地址中:192.168.0.0 到 192.168.255.255

44、DHCP中繼代理的作用,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
如果DHCP客戶機和服務器在不同的子網內,需要用到DHCP中繼代理

45、兩種PPP 驗證協議:PAP 和 CHAP

46、DHCP服務器的作用:爲TCP/IP主機動態分配IP地址

發佈了1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6 · 訪問量 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