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選擇題判斷原則

  1. 博主個人感覺政治的選擇題答案真的不用背誦,而且付出與收穫完全是絕對失衡的。大家做選擇題時如果明確知道答案最好,但若不確定,這裏博主分享一些個人總結的做題經驗或可以說是篩選原則。

  2. 練習時單選題儘量不要錯,多選題保持在7個以內。

馬原

  1. 馬克思資本論中說過:“一切價值最終都可以還原爲時間”。也就是說“付出的時間=使用價值的量”。有這個原則來做政治經濟學的題特別爽。(這個等式並不嚴謹,但是做對題沒問題)
  2. 多選題(尤其是第一題道多選題),每半句話都會對應一個正確項,沒有被對應到的是錯誤選項。

毛概

  1. 現在在主抓思想問題,因此在“核心/宗旨/目標”等問題的答案中,有與思想教育有關的就選。
  2. 在答案中有“黨”先選“黨”,有“人民”先選“人民”,黨和人民都有千萬要選“人民”不能選“黨”
  3. “方針”與意識形態無關,做題時假設這是資本主義的政策,選擇它可能的“方針”,這樣不會受到干擾。
  4. 完成時態(如:實現了公平、解決了發展不平衡問題)多半是錯的。

史綱

  1. 現在在主抓思想問題,同樣與思想有關的選項的就選。

新題型

  1. 題幹一般比較長,而且答案在題幹中大概率能間接地找到,只要選項在題幹中呼應,必爲正確項。
  2. 國內事宜(如一國兩制,香港問題)不會牽扯到外國。
  3. 多選題-完成時態多半是錯的(比如:實現了…的目標,完成了…)。
發佈了10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26 · 訪問量 20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