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NAS系統存儲構架角度深入剖析NAS系統

http://tech.watchstor.com/storage-network-116747.htm

Watchstor.com  佚名丨2009-10-06 13:44 標籤:存儲網絡 NAS 

存儲媒體與系統走到21世紀,不管在技術、應用等領域都有着不斷的更新、改變。隨着不同技術以及數據量的變化與成長,存儲產業也不斷面臨改變。就NAS系統存儲設備,從以下三種NAS系統存儲構架進行簡要的分析。

NAS系統存儲構架1. FC SAN

顧名思義,FC SAN是採用光纖信道的SAN,也就是服務器透過光纖信道卡(FC HBA),連接光纖交換器(FC Switch),再連接後端的NAS系統存儲設備。


NAS系統存儲構架2. IP SAN-NAS(NFS/CIFS)

IP SAN就是,服務器透過以太網絡連接後端存儲設備,後端的存儲設備可被看作一臺含有檔案處理系統的存儲服務器,如果採用微軟的操作系統,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其檔案系統名稱爲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如果是採用Linux、Unix操作系統,其檔案系統名稱爲NFS(Network File System)

其實無論是NFS或CIFS都是讓客戶端(Client)可以直接存取服務器(Server)裏的檔案,只要透過這些檔案系統,Client就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端看到存儲服務器上所提供分享的檔案目錄,並可以直接進行存取,例如微軟操作系統的「網絡芳鄰」就是類似的應用概念,但是比較可惜的是,CIFS只能與自家的Windows系統溝通,NFS也只能跟Linux、Unix溝通,彼此之間並不互相認得。

所以,如果前端有多臺的郵件服務器(Mail Server)、應用服務器(Application Server)、網頁服務器(Web Server)等都採用同一個操作系統平臺,在連接後端的NAS系統存儲設備就比較沒有系統溝通的問題。

NAS系統存儲構架3. IP SAN-iSCSI

iSCSI(Internet SCSI/SCSI over IP),其適用於TCP/IP通訊協議,在以太網絡上傳輸SCSI的指令,是一個以IP爲主的SAN,好處是讓企業不用架設昂貴的光纖信道費用,以現有的以太網絡爲基礎。iSCSI的的好處打破了FC或SCSI的距離限制,並且使多臺服務器用享有後端的存儲設備資源,並且原本SCSI限制只能連接8或16個設備,iSCSI則允許比前者可連接更多NAS系統存儲設備。

NAS與SAN最大的區別在於,檔案存取的方式不同。FC SAN、以iSCSI形成的IP SAN是採用區塊層級(block-level)的傳輸方式,NAS則是以檔案層級(file-level)的傳輸方式。不同的檔案存取方式,將影響不同的應用層面,例如,電子郵件、網頁服務器、多媒體影音串流服務、檔案分享等就適用於NAS存儲架構。但是若是與數據庫有關的應用,則要採用SAN架構,這裏指的SAN包括FC SAN與iSCSI。不過,NetApp資深技術總監姜羣表示,並不是所有數據庫的特性都適合採用SAN,例如微軟SQL其程序的特性,非常仰賴本地端磁盤驅動器,在Windows的平臺裏,對於所存儲的LUN(Logic unit number),Windows server裏的檔案系統會企圖認定這個LUN屬於自己的,將會強行控制這個LUN,直接對LUN寫入數據,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服務器都瞭解哪一塊LUN歸屬於哪一個服務器所有,在SAN的環境下,微軟服務器的檔案系統將會造成數據存取上的麻煩。因此如果數據庫採用的是微軟的SQL,在存儲架構裏也比較適合採用NAS。

目前市場上NAS系統存儲構架,每一種存儲架構都有其優勢與缺點,企業適用於哪一種架構多半要看所需的應用是哪一種,不同的應用採用不同的存儲架構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能,並不是費用最貴,速度最高就可以達到最好的結果,有的時候企業砸下龐大的IT預算花費,可是實際運行的效能可能只不到一半,其它設備或頻寬都屬於閒置狀態,相當不符合成本效益,造成IT資源的浪費。

由於NAS系統存儲構架系統可以應用於任何的網絡架構,並且讓服務器與客戶端(Client)快速的存取檔案文件數據。根據IDC的調查顯示,NAS存儲市場以14.7%的複合成長率年年增長,且2008年的市場規模可達30.8億美元。根據業界表示,NAS市場因受到SAN的擠壓,加上效能並不如SAN快,造成NAS就等於低階市。

發佈了2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1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