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到四十五歲――上班族發光發熱的十五年!

爲職涯點燈――獵才一○○○啓示錄


一○四獵才顧問從轉職的上班族中,抽樣選出一千位職場成功專業人士及經理人的成功密碼,一張張分析圖表不斷的映在雪白的屏幕上,我們知道這些數據的背後,代表了一千位成功上班族的成長過程,而這些歷程,是成功與失敗交織而成的經驗,也是一千個血淚灌溉而成的故事,從這些分析的數據及現象中,也許能爲廣大的求職者及上班族,提供一個成功的參考藍圖,同時在職涯的發展中,找到努力的方向!

三十一到四十五歲――上班族發光發熱的十五年

在所有的年齡層中三十一到四十五歲即佔了七五%;這是上班族發展專業、在工作職場上發光發熱最重要的十五年。

從職場的生態來看,如果上班族無法在三十歲以前在專業上得到認同,的確是有很大的生存危機,所以爲什麼在臺灣、日本甚至於中國大陸,許多年過三十歲,沒有競爭力的上班族,都選擇自我放棄;在工作中隨波逐流;因此年輕人寧可辛苦一陣子,不要因爲沒有目標、不肯努力,而要辛苦一輩子。

經過了一番討論,在數據與經驗的驗證下,對於職涯的發展,似乎可以有個結論,臺灣社會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與研究生,在素質備受質疑的情況下,除了謀職不易外,要能迅速在職場上得到專業的認同,也有很大的考驗,然而如果不能在三十歲前踏入主管之路,在工作職涯的發展上,就會遭逢很大的困境!

而即使是資歷豐富的中高齡專業經理人,同樣在這個失業率高漲的時代中,面臨找不到舞臺的危機,放開眼界向亞洲新興市場或世界舞臺挺進是一個機會,而重新盤點自己的能力及尋覓新的職場藍海,也可以創造一個柳暗花明的桃花源;而年紀在三十至四十五歲的上班族,更是要能搭上快速成長的職涯列車,把握這工作生涯中最能展現鋒芒的黃金歲月,爲自己的工作職涯立下可歌可泣的史頁!

工作年資少於三年,專業能力將備受質疑

分析一千位成功轉職的專業人士及經理人,其轉職前的工作年資,有近六○%其履歷中的工作年資,大約均在二到三年以上。

履歷上頭一大串轉換工作的資歷,這樣的履歷很難說服企業主,也會在組織忠誠與工作專業上被打上問號!在轉職的過程中,就會像無根的浮萍般,不易找到定位。轉職頻仍,絕對是上班生涯的一大隱憂。然而在這個變動的時代裏,自願或迫於無奈的轉職,是上班族心中永遠的痛。

事實上,在目前的職場,上班族的工作轉換率越來越快,主計處的統計,二○○六年計有八十二萬人在工作中任職未滿一年即離職,稱之爲「跳閃族」,而這種現象似乎越演越烈。

任勞任怨的時代己經過去了,工作與報酬的合理對價,纔是維繫勞僱關係的重要依據,但是求職者如果過於短視,只爲爭取近利,而忽略了本身能力的養成,終究會在漫長的工作旅程中箭落馬;在職場上領得多不見得有利,如何領得久可能更重要。

一般在業界的共識,一位求職者從事一項專業的工作,如果不能在崗位待滿三年,很難完整的學習到其中的訣竅,自然的也不易說服未來的老闆,來認同自己的專業能力。中高階主管異動率高,幾乎會在轉職市場中被宣判死刑,這是職場中「自己輸給自己」的例子。

任職時間的長短,竟會是未來職場發展的重要判讀項目之一,許多的年輕族羣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然而隨着年齡較長,就會發現,唯有在組織裏深耕,練就一身好工夫,才能在職涯的競技場上,取得與羣雄同場競逐的機會,過高的轉職記錄,不僅讓自己失去競爭優勢,也無助於建立一個穩健專業的工作職涯!

「個人特質」是勝出關鍵

一○四獵才顧問中心在爲企業網羅專業人才與主管的過程中,每年引薦數千位人選給各行各業的企業組織,最後經過企業主嚴格審驗後,能夠拿到Offer的,從一千個樣本中分析,除了基本的專業素養外,真正的關鍵因素卻是「個人特質」!有近八○%的企業組織用人主管,在確認人選的學經歷後,最後錄用的關鍵因素,仍是個人團隊互動、協調溝通、誠信待人與工作企圖等人格特質!

優秀的經理人及專業人才,有一股讓人建立同理心的能力,能夠成功的說服部屬與主管,同時這種信念的傳遞,同時也伴隨着強烈的自信與尊重他人的雙重特質,可以建立他人的信心及安全感。
優秀的職場人士均具備:自我要求高、有強烈的成就動機及擁有較一般人強的執行力,所以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創造自我與組織的雙贏境界,而這樣特質的養成,還是源於正確的工作態度及敬業精神,同時加上自律的原素,方以致之。

業務研發生產經營管理,是主流中的主流

緊接着分析的是一千位成功轉職的成功工作者所任職務類別的百分比,業務類佔二五%、工程研發佔二六%、生產佔十五%、經營管理佔十五%,而其它職缺僅佔九%,這相當程度反映了職場的「紅海」與「藍海」,也是上班族如何選擇發展方向的一項參考。

在全球競爭與知識經濟的時代中,業務與研發確實是一個組織中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從目前企業經營的狀況看來,優秀的業務研發生產管理人力,的確是人才市場上企業爭相延攬的對象。

業務爲公司創造營收,研發則是創新發明,這兩個領域是企業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所以這兩類職務也是企業組織最需要大力招聘的人才,然而衆多的業務與研發人才,到底誰能出線,得到企業的青睞呢?依照經驗,業務人才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就是客戶及業績,如果能夠明確的提出自己開發的客戶及實際的業績額,就能受到組織的歡迎,但是大多數的業務人員在工作中並未掌握關鍵技能,或只是擔任維護客戶的工作,在開發的能力與企圖心不足,這會影響日後的發展。

在目前的求職市場上,如果要能保持長期的競爭優勢,投入主流的職缺領域中,並且磨練專精的技能,就能佔據好的發展位置,而越能夠與經營核心專業接近的工作,其重要性越高,這值得廣大的求職者省思,同時及早訂定發展的方向,如果選擇了容易被取代的工作,在職涯的過程中,可能常常必須憂心飯碗不保!
發佈了3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 · 訪問量 4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