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擊誤會製造者

人就是這樣:誰在背後不說人,誰在背後又不被人說?己所不欲,而施於人,這大概是人的劣根性之一吧!背後議論,人之常情。然而,由於個人認識的侷限性,人與人之間的好惡與向背的情緒又難免滲進議論;因此,議論往往也就不由自主地偏離事實真相,誤會的發生也就在所難免了。如果議論者有意識的,藉着議論造謠、中傷、挑撥離間,那是心術不正或是心理變態。 遇到誤會製造者,應以正直坦蕩爲準繩。「坦蕩」,指胸懷而言。人生在世,全然不被人議論,是不可能的。背後議論,就其內容而言,有符合事實的,也有不符合事實的;就其動機而言,有善意的,也有惡意的。但不管怎樣,都應坦然處之,不要因聽到好的議論而忘乎所以,覺得自己一下子高大起來,也不要因聽到難聽的議論而怒髮衝冠,耿耿於懷,或痛心疾首,惶惶不可終日。否則,心理就難免失去平衡,做出傻事,正中誤會製造者的奸計。 俗話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一個強者,是爲自己的奮鬥目標而活着;只有弱者,才爲被身邊的議論所左右。背後議論別人,特別是捕風捉影的誹謗,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爲,你必須正直地站出來,幫助議論者改正不良習慣。 幫助誤會製造者改正惡習,可循「先禮後兵」的方法。從團結的願望出發,尊重對方,以朋友的態度,進行善意的規勸;同時,巧妙地引導對方獲得正確的認識人的方法。比如,當對方談論他人時,可以先順着對方的話音,談談被議論者確實存在的缺點,然後再談他的大量長處,從而形成一個對人的全面認識。如果對方搬弄是非的惡習已經構成其人格特點,或視團結的希望爲軟弱可欺,變本加厲,那就蒐集事實進行批駁,揭穿其不正心術。要是仍有一定的覺悟,在你「猛擊一掌」之後醒悟,那他就會痛改前非,更加敬重你。要是對方執迷不悟,與你翻臉,這樣的人失去並不可惜,在某種角度上說,起碼從今以後可以耳根清淨。 成見是毒藥 如果你的學歷比上司更高,如:你取得碩士學位,他只是一個大學生。你可能感覺上司事無大小,時常總是與你持相反的意見,對你肆意批評。或者,當你偶然犯了一點小錯誤,他會不客氣地咆哮: 「一個研究生應該不會犯這種錯誤,難道你在學校裏什麼東西也沒有學會嗎?」面對這種情形,你應該怎樣與上司建立良好的關係? 英國著名的職業顧問賽恩博士說:「首先你要消除成見,不要以爲上司是在故意針對你,要知道上司對你根本談不上什麼深入的認識,他又怎樣會無端不喜歡你。他可能對所有下屬都是如此,你應該學習與上司相處,慢慢讓他發掘你的好處。」以下是一些建議: 1. 耐心尋找上司的好惡,以他喜歡的方式完成工作,不要逞強,更不要急於表現自己。 2. 隨時隨地抓緊機會表示自己對他忠心耿耿,永遠站在上司這一邊。 3. 以你的態度說明一個事實:我是你的好朋友,我會盡己所能幫助你。不要以爲上司很愚笨,如果你真的努力這樣做,他看在眼裏,一定會很明白你的意思,對你漸漸產生好感。 4. 聽到公司有什麼謠言或傳聞,不妨悄悄地轉告上司,以示你的忠心。 5.你的措詞與表示方式須特別注意,說話簡明,直接最爲理想。你可以這樣告訴上司:「我不知你有沒有聽過這消息,不過,我想你會感興趣知道…… 6. 上司願意選擇你做爲他的下屬,他對你的印象自然不差,你必須摒除對上司的偏見,事事替他着想。
發佈了3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 · 訪問量 4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