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Studio 2010 Beta1 中的 MPI Cluster Debugger

 

本文轉自微軟官方博客http://blogs.technet.com/b/chinahpc/archive/2009/05/19/visual-studio-2010-beta1-mpi-cluster-debugger.aspx

 

在Windows HPC中寫過MPI程序的朋友們應該用過Visual Studio2005/2008中的MPI Cluster Debugger吧。網上也可以搜到不少關於這方面的使用教程(blog,white paper)。在集羣中調試MPI程序感覺如何?MPI Cluster Debugger用起來方便嗎?Visual Studio 2010 Beta1已經發佈,我們HPC組對其中的MPI Cluster Debugger做了很大改進,儘可能地使它變得更加便捷。下面就跟隨我一起看看吧!

在同樣的地方( 項目屬性頁面) ,我們找到了MPI Cluster Debugger。不同的是,原先寥寥無幾的參數被現在的一羣參數所取代。不過不必擔心,我保證大家很快上手。其實,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只要填寫其中的3個參數。對於其他參數,MPI Cluster Debugger會使用默認值。

image

既然要在Windows HPC Cluster中調試程序,那麼總得指定集羣的頭節點以及運行MPI程序的計算節點吧。“Run Environment”就是我們的第一個必填參數。點擊”Edit Hpc Node…”即可進入”Node Selector”對話框。在此框中,我們可以選擇想要使用的集羣和計算節點。既可以籠統地指定所需要運行的MPI進程的個數,也可以精確地指定在那幾個節點上分別運行多少個MPI進程。在選擇節點時,我們還能看到各節點CPU實時負載情況。若僅僅想在本機上調試,運行4個MPI進程,則填入”localhost/4”就可以了。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3

另一個必填參數是“Working Directory”。這是MPI程序運行的目錄,必須是一個本地路徑。若不存在,MPI Cluster Debugger會幫你創建。“Application Command”是第三個必填參數,通常使用宏“$(TargetFileName)”即可。它指定了需要調試的那個MPI程序。

clip_image004

“Deployment Directory”參數是可選,默認值是”\\<HeadNode>\CcpSpoolDir\<UserName>”。安裝好Windows HPC Cluster後,CcpSpoolDir就會被創建並共享。若不想使用該默認值的話,需要填入一個網絡共享路徑,並且用戶有讀寫權限。

Visual Studio 從2008 SP1開始就有“Debugger Type”參數,於是我們有了選擇調試器的自由。通常選擇”Native Only”。若你是用MPI .Net寫程序的話,那就選擇”Managed Only”。

clip_image005

其他參數我就不一一贅述了。每個參數都有解釋,相信大家可以看明白。不明白的話,那就回貼問我吧。

填好以上參數,就可以使用MPI Cluster Debugger的基本功能了。按”F5”,你的程序及相應的pdb文件會被部署到剛纔選的那些節點上,然後MPI進程就運行起來了。在”Output View”中,你可以看到MPI Cluster Debugger所做的工作。若有錯誤發生,在這裏可以看到詳盡的錯誤信息,不至於手足無措。在”Processes View”中,你將看到正在運行的MPI進程。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7

以上是對MPI Cluster Debugger的簡單介紹。

發佈了1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