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服務戰略 Ray ozzie

雷.奧茲

There are not many names bigger than Ray Ozzie's in computer programming. An industry visionary and pioneer in 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he蒙迪 began his career as an electrical engineer but fairly quickly got into computer science and programming. He is the inventor of IBM's Lotus Notes and the creator of Groove Networks also.Now,at Microsoft, h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ompany's software-based services strategy across鮑默 its three major divisions.

As Chief Software Architect of of Microsoft Corp,his calmness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Steve Ballmer 's passion,is making a new Microsoft.


 

       美國時間4月22日,微軟首席架構師雷·奧茲(Ray Ozzie)發表了關於微軟服務戰略的備忘錄,首次清晰闡明瞭微軟的全面服務戰略。微軟未來對於不同的用戶羣體將採取對應的不同的服務思想,對於消費者、廣告客戶和廣告發布商來說,微軟將在全新形式的內容、社區、商務、搜索和廣告中的投資投入大量資源,確保大量受衆的參與,創造出具有吸引力的、精準的受衆的廣告服務,確保微軟在充滿活力和競爭的廣告行業裏繼續成爲廣告客戶和廣告發布商倚重的合作伙伴。

   對於那些正在使用以及購買微軟各種產品和服務的客戶和合作伙伴來說,微軟更側重與朝向融合軟件、服務和Web於一身的發展。“設備聚合”、“社交聚合”、“雲構架”以及“服務器/服務對稱(server/service symmetry)”對於微軟所服務的市場來說是非常大的機遇。

 



在2010年的當下,我們正可以對 2008 微軟宣言 作出最佳理解。以下爲翻譯原文:


 

 

  在過去的十年間,網絡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業務、以及我們的社會。

 

  在早期,Web是隨着信息門戶的爆炸式增長而成長的,這些信息門戶是我們獲取內容的通道,是我們進行貿易的場所,以及實現溝通的工具,諸如郵件、即時通信和新聞組等。所有這些都促成了互聯網上的社區意識。隨着時間的推移, “3Cs”-內容(content)、商務(commerce)和社區(community)通過彼此融合、互相加強取得驚人的擴張和成長。

 



( “3Cs”- 內容、商務和社區)

  內容(Content)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表社論的門戶網站與個人博客之間的區分已變得模糊,都通過報料供讀者消費。除新聞以外,電影、音樂以及電視也全都開始擁抱網絡。內容與社區之間的相互作用創造出了一個“社交媒體”,其中的社區鏈接、標記以及排名成就了個真正社會化的內容。這些關係以及集體行爲智慧改變了我們獲取信息、尋找和共享媒體以及彼此互動的方式。

 

  Web上的商務(Commerce)已經遠遠超越了早期網絡購物車的概念。如今,社區正極大地影響着商務。亞馬遜等零售業巨頭都廣泛地利用社區來產品推薦、評測以及收藏夾(wish lists)。較小的商務網站如Craigslist也廣泛地利用社區來圍繞當地產品開展對話。而搜索(Search)則徹底的革新了在線商務,已經是我們研究、採購以及網上購物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搜索同時也成爲在網絡上進行市場營銷的基本機制,以及在線銷售越來越重要的途徑。

 

  網絡上的社區(Community)曾經意味着“羣組交流”,主要利用諸如電子郵件、即時消息和在線聊天系統、留言板以及新聞組等基本工具來實現。今天,這種交流已經朝着使用綜合性通信工具和平臺的方向發生了轉變,這些複合通信工具和平臺能夠將內容、應用和商務結合到羣體交流的環境中。這些社交平臺正在改變着我們以往聯絡與協調的方式、確立身份和密切關係的方式、以及建立良好聲譽的方式。以Facebook爲代表的複合性溝通理念,不僅成爲我們以個人情況爲中心的個人社交網絡工具的最顯著地特徵,社交平臺模式也正在融入工作場合,以實時和非實時的、越來越豐富的“工作空間”整合了以項目或者團隊爲中心的溝通和內容。

 

  隨着3Cs (內容、商務和社區)的演進,網絡廣告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成爲促進全球服務業發展的經濟引擎。據估計,在未來三年內網絡廣告總額將從今年的400億美元增長至800億美元。網絡廣告將仍然是Web消費者服務獲得收入的主要機制。隨着廣告業務逐漸向數字化、可量化方面發展,競標也變得越來越激烈,因此“廣告平臺”變得越來越重要。圍繞這一平臺的廣告生態系統依賴於廣告發布商和開發人員不斷的創新,這些創新中所具備的有趣、參與感強的的特點抓住了用戶的時間和注意力,並最終爲廣告客戶找到了目標受衆。在內容、商務和社區這三個領域,以吸引“注意力”爲訴求的產品和服務的不斷創新能夠繼續推動這種以廣告爲基礎的經濟模式的發展。



 (以廣告爲基礎的經濟模式)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對內容、社區、商務以及搜索領域中能夠提升我們目前和未來地位的解決方案和合作伙伴進行廣泛的投資,開展廣泛合作,並對吸引廣告商、發佈商和開發人員的廣告平臺進行投資,這一切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然而,雖然3Cs(內容、商務和社區)、搜索、廣告領域中的創新是對網絡消費者服務取得成功的基礎,但是這些還只是互聯網服務創新影響個人、公司以及開發人員的冰山一角。

 

  事實上,微軟的整體服務戰略涵蓋了所有這些領域:個人服務、企業服務以及開發人員服務。本備忘錄的目的是闡明我們的全面服務戰略。我將簡要論述指導我們工作的三個原則,並說明這些原則如何運用到我們全方位的軟件和服務戰略中。

 

  本戰略的核心是,我們要擁抱兩個世界-一個是網絡(Web)的世界,一個是設備(Devices)的世界。在過去的10年間,PC時代已經讓位於以網絡爲中心的體驗時代。我們不僅可以通過瀏覽器來獲得這些體驗,而且可以通過PC、電話、媒體播放機、遊戲機、機頂盒以及電視、汽車等等諸多不同設備來獲得這些體驗。

 

  我們的使命是,在這個全新時代中創造出融功能強大的互聯網以及神奇的軟件於一身、能夠通用於各種設備的令人激動的無縫體驗。


  指導原則

  我們的服務戰略遵循三個基本原則,這些原則將指導微軟各部門爲個人和企業設計和開發產品和服務。

 

  Web是我們社交聚合與設備聚合的中樞

  Web首先是將人網聚在一起。當個人PC連接到網絡時,這個人際網絡的各種元素將是幾乎所有軟件和服務體驗的最重要屬性之一。無論是工作、娛樂、還是生活,軟件的社會屬性都會繼續改變着我們與人交流的方式。所有應用將逐漸以某種方式識別、利用Web本身具備的“羣組”功能,這些方式對於我們的體驗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從生產到媒體、娛樂,“社交網絡”的鏈接、共享、排名以及添加標籤的功能將像“文件”、“編輯”以及“查看”等常用功能一樣常見。

 

  在我們的生活中,設備的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其中不僅有個人計算機和電話,還有電視、遊戲機、數字像框、數字錄像機、媒體播放機、照相機和攝錄一體機、家用服務器、家庭自動化控制系統、汽車的娛樂和導航系統等等。對於個人來說,“我的電腦”的概念將讓位於個人“設備聚合”概念。個人“設備聚合”是一種通過Web將用戶所有設備作爲一個無縫的整體進行管理的方法。在識別出某個設備“歸您所有”之後,其配置和個性化設置、應用程序及設定值以及其儲存的數據都將可以通過“設備聚合”進行無縫訪問和同步。無論是媒體還是控制或訪問,“設備聚合”這一概念都將統一和強化從生產力到媒體、娛樂等各種場合上的應用。

 

  企業組織轉向雲構架時 “選擇”的力量

  許多大企業都還處於一個重大基礎架構轉變的初級階段,從使用專屬的甚至昂貴的應用服務器,到轉而使用虛擬化技術和大衆化的硬件設備來滿足企業數據中心進行計算和存儲的要求。由於企業應用日益從以集中式“自下而上擴充”的模式轉變爲全新的橫向的“自內而外擴展”的效用計算模式,這一轉變趨勢的速度還會加快。

  由於主要受消費者服務能力升級需求的推動,因此“效用計算”模式在基於雲構架的互聯網服務中的價值顯而易見。通過擴展,基於雲的企業效用計算、基礎結構服務以及企業級應用正在變爲現實,爲企業的信息技術部門提供了一整套全新的選擇,解決了在整個企業以及企業之間、企業數據中心內部、合作伙伴的託管設備當中以及由雲架構供應商本身進行部署的問題。專門爲提高“服務器/服務對稱”而設計的軟件能夠幫助企業信息技術部門平衡成本和控制等多種因素,並最有效地發揮其重要人員的才智。在企業數據中心與互聯網雲之間分佈和聯合的各種不同的企業環境下,開發、運營、移動和管理此類系統將有多種選擇並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在雲以及各種設備中,開發人員可以利用“鬆散耦合模式開發各個組成部分”

  前端、後端的應用程序設計模式正在朝着多個複合模塊的方向發展,有時甚至採用鬆耦合的系統聯盟架構,而其中標準和互操作性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前端,基於REST的輕量級技術已經普遍存在,在一些情況下強化了WS-*的應用,以瀏覽器爲界面爲用戶無縫整合了各種組件。RSS供稿和ATOM供稿已經成爲軟件組件之間的輕量級通訊渠道和隊列。受益於XAML等各種描述性語言,用戶界面得以迅速革新和循環。

  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用戶有很多種方法發佈各種應用:使用廣泛的Web瀏覽器、將互動性和體驗、移動性和存儲集於一身的PC以及極具移動性的手機。開發人員需要通過使用一組相同的工具、語言和框架開發出能夠在聯繫鬆散的設備網絡之間無縫使用的各種應用,包括從雲服務到企業服務器、從PC到瀏覽器到手機。

  在後端方面,開發人員需要應對雲中所採用的新型編程模型。無論程序是運行在企業網絡上,還是運行於雲架構的效用計算環境當中,開發人員編寫、部署和調試程序的方式都會改變。基於“雲”的環境包括各種計算機,其存儲和程序本身也具有不同的規模和冗餘以及不同層之間的鬆散關係。獨立的開發人員以及企業都需要把後端設計模式從“自下而上擴充”轉變爲“自內而外擴展”,採用這種具有成本、彈性、靈活性和地理分佈等諸多優勢的模式。

 

  我們所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變革

  成功的Web應用是那些具有很強吸引力、受到目標用戶廣泛歡迎的應用。我們通過在所有市場中一致地實施我們的三項原則,可以重塑我們提供給個人、企業和開發人員的產品,並提供多種多樣吸引人的應用。

 

  連接的設備——我們希望將Windows、Windows Live和Windows Mobile一起創造出無縫體驗。例如,Windows Live可以實現Windows、Windows Live和Web的無縫溝通和媒體體驗。全新的服務平臺技術Live Mesh將成爲Windows Live的一個組成部分,進一步拓展Windows、Windows Mobile和Windows Live的使用體驗,將各種設備以Web爲核心進行協作,實現如下應用:  

      統一設備管理——用戶通過一個簡單的、基於Web的服務將其設備進行註冊。用戶的設備成爲“設備聚合”的一個組成部分之後,無論這些設備在哪一個地點連接到互聯網,都會向“統一設備管理”服務“報告”其狀態、運行情況,並交換或同步信息。能夠使用“設備聚合”的設備可以通過Web對其進行配置和個性化設置,在任何地點都可以實現對任何設備(如遠程桌面)進行遠程控制。  

 

      統一應用管理——在所有設備上的“聚合設備”應用的安裝和管理都會非常簡單,對於用戶來說一目瞭然。個人用戶將可以使用原來只有在企業環境下提供的集中管理、跨設備採購以及部署。  

 

      統一數據管理——文件夾和文件(如文檔和媒體)將會自動同步,可以通過Web在所有的設備上使用。由於現在每個文件夾都能夠在Web上使用,PC上的文檔和媒體現在都有了“社交聚合”的屬性。  

 

      連接的娛樂——我們的目標是,基於“設備聚合”的願景,個人用戶只要對其媒體資料、訂閱的服務或採集的信息進行一次授權和管理操作即可隨時隨地(客廳、臺式機、移動便攜設備)通過聚合網絡上的設備進行訪問和使用。我們正在將“社交聚合”願景融入我們每個產品和服務當中,每位個人用戶都可以通過以媒體和遊戲爲中心的Web應用表達自己的喜好、興趣和愛好,通過鏈接、共享、排名以及音樂、視頻、照片、遊戲等的標籤與其他人進行互動。這一構想目前已經通過Zune Social(媒體)和Xbox LIVE(遊戲)實現了。MSN.com 主頁、 MSN Mobile、MSN Video、 Zune Marketplace 等服務以及Windows Mobile、微軟 Mediaroom 以及Windows Media Center等軟件都將因這一“連接的娛樂”願景而逐漸發生改變。  

 

      連接的生產力——Office Live將融合Office和Web。我們將提供全新、更高的生產力體驗,以“設備聚合”願景,在PC、Web和移動設備間實現無縫生產力體驗。個人用戶將享受到PC豐富、動態的編輯功能、手機的移動功能以及隨時隨地可以使用的Web。Office Live還將拓展PC的Office功能,將其融入“社交聚合”,通過文檔的鏈接、共享和標籤把傳統的“個人生產力”擴大爲人際協作。個人用戶將可以利用以生產力爲中心的Web服務,與其他人協同工作。這一構想目前正在通過Web上的Office Mobile和 Office Live Workspace以及企業所採用的SharePoint、Exchange和OCS變爲現實。  

 

      連接的企業——我們將把大規模雲構架和服務的優勢應用於企業,讓企業在現場部署、合作伙伴支持以及雲服務提供方面具有更大的選擇權和靈活性。無論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會從這些服務中獲得益處,利用Web建立“企業聚合”,讓動態連接以及與合作伙伴和用戶的合作變得更加容易。不同規模的企業用戶都將會從Web企業服務中獲得益處。這一構想已經通過Office Live Small Business等服務變成了現實。對於企業來說,我們全新的微軟Online Services可以通過SharePoint、Exchange、OCS和Dynamic CRM提供一個可以對其進行管理的、基於服務的構架。我們的企業服務平臺還可通過SQL Server Data Services、BizTalk Services和其他將來要推出服務擴展到雲架構服務。在企業數據中心的最低一層上,我們已經通過Windows Server 2008和Hyper-V以及Virtual Machine Manager等Systems Center產品開始實施這一效用計算的願景。  

 

      連接的開發——隨着個人用戶進入設備時代並接受了我們的“設備聚合”這一願景以及企業用戶接受雲架構服務以及服務器/服務對稱這一理念,開發人員需要能夠無縫跨越後端雲架構和服務器以及前端PC、瀏覽器、手機等設備的平臺和工具。這一願景目前通過NET Framework和Silverlight等.NET系列應用變爲現實,其中Expression Studio支持設計人員進行設計,Visual Studio支持開發人員進行開發,讓開發人員在橫跨各種環境的情況下充分發回自己的技能。我們的工具的設計目標是,對無縫融合多個層級應用的解決方案的開發提供支持。比如,多層級應用方案的一部分在PC上,另一部分在Web或者移動設備上;一部分在企業的服務器上,另外一部分在基於雲的效用計算架構上。 

 

  微軟的轉變

  我們的行業因Web引發的新服務而進一步發展,微軟也隨之而變。

 

  兩年前,我寫過一篇名爲《互聯網服務鉅變》的備忘錄,當時微軟正在集中精力將Office 2007和Vista產品推向市場。除了MSN、IE/IIS以及我們的工具業務部,我們當時優先考慮的是“軟件”而不是“服務”。

 

  從那以後,我們在“software + Services” (軟件+服務)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我們長期以來進行各種努力以及我們現在開始規劃的客戶應用場景,我們已經向市場推出的卓越服務和強化了服務概念的軟件,以及我們在開發的不同階段中所實施的令人稱奇的項目。

 

  考慮到我們正在進行的工作,在朝向“software + Services” (軟件+服務)轉變的過程中,讓各方瞭解微軟的發展規劃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消費者、廣告客戶和廣告發布商來說,我們在全新形式的內容、社區、商務、搜索和廣告中的投資是重中之重。我們正在投入大量資源,確保大量受衆的參與,創造出具有吸引力的、精準的受衆,確保微軟在充滿活力和競爭的廣告行業裏繼續成爲廣告客戶和廣告發布商倚重的合作伙伴。

 

  對於正在使用以及購買微軟各種產品和服務的客戶和合作伙伴來說,我們認識到,在朝向融合軟件、服務和Web於一身的發展過程中有着巨大的發展潛力。“設備聚合”、“社交聚合”、“雲構架”以及“服務器/服務對稱(server/service symmetry)”對於我們所服務的市場來說是非常大的機遇。

 

  在今年和未來的幾年當中,通過逐步推出的各種面向個人、企業和開發人員的創新的、增強的產品和服務,諸位將看到本文所說的原則和願景變爲現實的那一天。在這個過程中,我希望諸位與我一樣感到激動並充滿信心,來體驗我們如何把強大的互聯網、神奇的軟件實現跨設備融合。

                                                                                                                       Ray Ozzie
 

英文原文(.pdf)

發佈了1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79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