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條件的對抗生成網絡 Condi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

最近在看對抗生成網絡的相關論文,發現一些比較有趣的論文,在這裏跟大家分享一下的。

在經典的生成對抗模型中,往往有兩個模型一個生成模型G,它去獲取數據的分佈,然後一個判別模型D,它去評估這個樣本來自訓練集的概率。這兩個GD模型都是同時訓練,他去調整參數使模型G去最小化log(1-D(G(z))) 然後去調整參數使模型D去最小化logD(X) 最後這個損失函數爲

\min\limits_{G} \max\linits_{D}V(D,G)=E_{x\sim p_{data}(x)}[logD(x)]+E_{z\sim p_{z}(z)}[log(1-D(G(z)))]

而在條件生成對抗網絡中需要加入一個額外的信息 y.這個y可以是各種輔助的信息,比如類別標籤。因此這個損失函數變成了

\min\limits_{G} \max\linits_{D}V(D,G)=E_{x\sim p_{data}(x)}[logD(x|y)]+E_{z\sim p_{z}(z)}[log(1-D(G(z|y)))]

整個網絡流程爲

這裏可以很好的理清整個流程。

其實這種加入額外信息的對抗網絡,還有另外一篇文章比較相近那就是 CC-GAN

雖然這兩個網絡的任務不一樣,但是整體的思想還是比較相似的,都是加入了額外的信息在整個網絡,生成一種對抗網絡。

發佈了8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1 · 訪問量 1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