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编程思想》第一章读后感:分析与设计的步骤

阶段0 :拟出一个计划
1、先制定一个计划,准备采取那些步骤;
2、在整个过程中设置几个“路标”---过程目标。
3、逐渐实现小目标,进度清晰,可把控。


阶段1:要制作什么
    也就是:建立需求分析和系统规格

需求分析的意思是“建立一系列规则,根据它判断任务什么时候完成,以及客户怎样才能满意”。

系统规格则表示“这里是一些具体的说明,让你知道程序需要做什么(而不是怎样做)才能满足要求”
     由于需要取得参与者的一致同意,所以我建议尽可能地简化它们——最好采用列表和基本图表的形式——以节省时间。
这个阶段重点的核心问题是:
1、尽可能总结出自己系统的一套完整的“使用条件”或者“应用场合”
2、添加一些“名词”和“动词”。“名词”自然成为对象,而“动词”自然成为要整合到对象接口中的“方法”
3、依赖自己的经验和直觉,估计工作量。感觉一下大概需要花多长的时间,然后将这个时间加倍,再加上10%


阶段2 :如何构建?
必须拿出一套设计方案,并解释其中包含的各类对象在外观上是什么样子,以及相互间是如何沟通的。
建议使用图表UML、 流程图、 白板等方式,对象间的关系一眼就看的很清楚。
阶段目的:找出所有的对象以及它们接口的说明。


阶段3 :开始创建
1、先拿出一套较为全面的方案
2、编码
3、运行
4、根据需求分析和系统规格,检验。
总之,全面的思考、周密的准备、良好的构造不仅使程序更易构建与调试,也使其更易理解和维护,而那正是软件产品成功的必要条件。


阶段4:维护
主要是优化,增量开发(+新功能)工作。



发布了51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 · 访问量 5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