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總線、數據總線、控制總線

地址總線:決定內存數據操作的地址

CPU通過地址總線來指定存儲器單元。地址總線上能傳送多少個不同的信息,cpu就能對多少個內存單元進行尋址、公式如下:

尋址大小m=2的N次冪,N是地址總線的個數

上圖展示的是具有9根地址線的cpu向內存中發送數據的信息,信息不完整,假如傳送的數據是100,數據總線的二進制信息應該是什麼?(涉及到十進制與二進制的轉換與表示)

數據總線:決定傳輸的數據值

cpu與內存或其他器件之間的數據傳遞是通過數據總線完成的。。八根數據總線一次可完成一個八位二進制數據的傳輸,也就是一個字節。而16根數據總線一次可完成二個字節也就是一個字長的數據的傳輸。

8088cpu的數據總線是8條,8086cpu的數據總線是16條,這意味着什麼呢?

假如需要傳送一個89D8大小的數據。

8條數據總線的8088cpu需要傳輸兩次。

顯然具有16條數據總線的8086cpu只需一次傳輸即可。

每次傳輸都需要消耗總線的使用壽命,目前市面上的微機cpu都已經被8086系列代替。

控制總線:控制寄存器的選擇

cpu對外部器件的控制是通過控制總線來完成的。

有多少根控制總線就意味着CPU對外有多少外部器件的控制。其中"讀信號輸出"的控制線負責向外讀信號,此時低電平表示讀取數據;"寫信號輸出"的控制線負責傳送向cpu寫信號。

總結:

地址總線的寬度決定CPU的尋址能力;

數據總線的寬度決定CPU與其他元器件一次最大傳送的數據量;

控制總線決定CPU對其他元器件的控制能力。

發佈了10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6 · 訪問量 1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