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專業學生讀書之惑。

又開始迷茫了,迷茫就思考。

本科畢業於南大,研究生讀在北大。相比之下感覺還是比較喜歡南大的培養方式,目前感覺研究生就是在“吃老本”,曾會的仍是會,曾不會的也沒有學到什麼新的。說北大軟件學院的老師也都是很牛的,但是所謂的牛能說明什麼呢?說明這個人本身曾經多麼光輝,可這些光輝有多少能帶給他的學生呢?除了個別有責任心的老師外,有幾個人是真心研究科研、真心投身教育、真心想把學生教好的老師呢?越(所謂的)牛的老師越是不見蹤影。

所以只好自己看書學習啦。

我堅信,歷史淘汰下來的名著纔是真的經典的東西,絕對值得學習。這句話對計算機書籍更加適用。猜猜現在國內編的C語言Java語言的教程有多少種?嚇死你!有沒有一本比得上《c陷阱與缺陷》,《c與指針》和《c專家編程》?NO。

知道了哪些書是經典還不夠啊,還是要看啊。書太多了,實在看不過來。

學c的時候,看了c的經典著作,學c++的時候也看了一些。後來學Linux,又把各種書都掃了一眼。我還曾學過OPENGL,學過OPENCV,相應的經典也讀過。軟件工程類的書也讀過。等等等等。

讀的書着實不少。可是都有一種感覺:讀的時候會很有感觸,但是時間過去了,長期不接觸就完全沒有了印象,只有天天用到的內容纔會記着。就像手裏握了一把沙子,慢慢都會流光。一年多沒有碰過OPENGL了,早就忘了,記得的也只是經典教程叫做NEHE。Linux經典的ULK也看過,但是從來也沒有什麼內核開發的經驗,誰會一直記着那些。

覺得學軟件的同學需要具備幾個能力:

有一個自己掌握的很好的編程語言;

有一個很瞭解的操作系統;

瞭解一些通用的技術,比如如果是圖形學就是OPENGL,多媒體就要懂FFMPEG。

我覺得,這幾點面試的時候最看重。

可是感覺大腦真的很不夠用,我想精通三門語言,兩個操作系統,真的很難。因爲很少有什麼項目需要同時要求這麼多的內容。所以每當拿起一本經典的時候,豈不是給自己的未來選了一個小的方向?而萬一將來從事的和這方面的知識完全沒有關係,豈不是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還不如學點別的?於是得出了一個結論:不是每一本經典書都值得讀的,讀需要的書纔好。

發佈了4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2 · 訪問量 4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