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生產作業控制(車間管理)

生產作業控制(PAC)的內容:

  1. 控制加工單的下達。只有經過覈查,在物料、能力、提前期和工具都齊備的情況下才能下達訂單,以免造成生產中的混亂。
  2. 控制加工件在工作中心加工的優先級。
  3. 控制投入和產出的工作量,保持物流穩定。同時控制排隊時間、提前期和在製品庫存。
  4. 控制加工成本(包括返修、廢品、材料利用、工時等),結清定單,完成庫存事務處理。

計劃指令

面向物料的是加工單,面向工作中心的是派工單

加工單

一種面向加工件說明物料需求計劃的文件。可以跨車間甚至廠際協作。

派工單

調度單。是一種面向工作中心說明加工優先級的文件,說明工作中心在一週或者一個時期內要完成的生產任務。它還說明那些攻堅或已經到達,正在排隊,應當什麼時間開始加工,什麼時間完成,加工單的需用日期是哪天,計劃加工數是多少,完成後又傳送給哪道工序。

反饋信息

主要是工序跟蹤報告和完工報告。前者對象是物料,後者對象是加工中心。

確定工序優先級

派工單上的加工的優先級一般是按照工序開始日期的順序排列的,而工序開始日期又是以滿足加工單要求的完成日期或需用日期爲基準推算的。多數情況下兩者的優先順序是一致的。

緊迫係數

緊迫係數(CR)=(需用日期-今日日期)/剩餘的計劃提前期

CR值 說明
負值 已經拖期
1 剩餘時間剛好夠用
>1 剩餘時間富裕
<1 剩餘時間不夠

最小單個工序平均時差(LSPO)

LSPO=()加工件計劃完成日期-今日日期-尚需完工日期)/剩餘工序數
LSPO值越小,也就是剩餘未完工序可分攤的平均緩衝時間越短,優先級越高

最早定單完成日期

完成日期越早的定單優先級越高。使用這條規則時,對處於起始工序的定單要慎重,有必要用LSPO複覈。本規則比較適用於判斷工藝路線近似的各種定單,或已處於接近完工工序的各種定單。

常用調度措施

計劃是由MRP/CRP計劃層而不是車間層編制的,這是ERP計劃流程的基本原則。

  1. 平行順序作業
  2. 加工單拆分
  3. 壓縮排隊、等待和傳送時間
  4. 替代工序或改變工藝
  5. 其他(加班加點、調配人力)

拉動作業

消除無效作業和浪費

看板作業

反衝法

製造執行系統

  1. 製造資源分配與狀態報告
  2. 詳細工序作業計劃
  3. 生產調度
  4. 車間文檔管理
  5. 數據採集
  6. 人力資源管理
  7. 質量管理
  8. 工藝過程管理
  9. 設備維修管理
    10.產品跟蹤
    11業績分析
發佈了7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 · 訪問量 748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