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R選型經驗分享

最近有朋友公司EHR系統選型,問我那家供應商比較好.我自己幹了十幾年的HR,曾經用過鉑金、萬古科技、Cityray、用友 和SAP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曾三次參與HR系統的選型或決策。接觸過行業內不少人力資源軟件產品供應商。對於行業的產品有着我自己的看法和評價,給到各位同行在HER選型做參考,當然事務是變化的,我們也得用發展的眼光正確看待產品的選型:
就我自己而言,我是比較認可行業內eHR軟件的這樣分類:
第一類高端產品包括:SAP 、Oracle、pepolesoft (已經被orcale 收購)還有最近新進入中國的Kronos等等國際一線品牌
第二類中高端產品包括:萬古科技、鉑金軟件、施特韋、嘉揚、奇正。
第三類中端產品包括:用友、金蝶、東軟、明基
其它低端產品:朗新、金益康就不一一列舉了。
首先 第一類的產品據行業內的人認爲pepolesoft應該是非常好的ehr產品了,但在國內買得不好,估計跟它被oracle收購有很大關係,oracle在國內推銷HR產品的人應該不會多過5人,估計不太重視這個市場。所以在中國用SAP HR系統的會比oracle多。這中間我們不能排除很多公司因爲全球都是實施了SAP HRMS系統,中國也成了必然選擇,我現在公司就是如此。而且SAP ERP系統應該在中國客戶超過Oracle。所以SAP HR系統在中國的應用好像多過oracle,當然如您在做HR系統選型,我們得結合自己的預算量力而行,不要腰裏揣着10萬8萬或則沒有預算然後找oracle上門演示,這純粹瞎倒騰。當然這類產品涉及理念不錯,但一定得讓您自己公司得適合他們軟件,二是要找到合適實施團隊(最近聽說了CDP, 大家可以關注一下)。所以產品用起來的感覺不一定有第二類產品好。比如甚至我們認爲最基本的批量數據導入功能都沒有,你得逐條逐條將數據錄入,或者說象考勤管理,那是基本不能用了,不過最近聽說新進中國Kronos就涉及這一塊。有錢的可以考慮一下。
其次我們重點討論第二類的產品:
萬古科技:萬古科技是我自己比較欣賞產品之一,我曾經在一家公司用過他們的產品,印象深刻。原因是這家公司非常塌實,聽說跟他們老闆鮑鵬技術風格有非常大的關係,所以跟這家公司打交道非常讓人放心。而且我今天反過頭再來評價這個產品,我依然覺得這家產品的應該是目前市面功能最好和最細化的產品之一。如果你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套人事薪資管理系統,需要在招聘、考勤、培訓、考覈以及員工自助方面增強你的人力資源管理,我建議萬古應該是選型必考慮的產品之一,我們今天看到萬古在今天中國市場擴張,其優異表現再次認證我當初對他們的評價。
鉑金軟件:鉑金是一家由美籍的中國臺灣老闆Alsen在中國創立的公司,曾經與他有過一面之交,我自己是非常欣賞Alsen非常商人意識與理念,所以鉑金服務非常專業化而且也非常商業化的公司,只有付了錢纔能有服務。鉑金產品在曾經2003年前應該是一套非常不錯的人事薪資管理系統,但僅僅是人事薪資系統,當然還包括考勤管理,僅此而已,不能算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因爲鉑金培訓管理、評估管理、招聘管理完全只能做最簡單的信息記錄,不能做管理的,更失敗的還有他們的員工自助系統。但鉑金2003年前運作非常成功,就不得不佩服alsen的商業手段了,當然隨着鉑金買給中華網,alsen等高層的離去、核心人員以及技術人員的相繼離開,這些都已經成爲過去,你可以看到鉑金的產品幾年來產品依然停留在2003推出的6.4版本,依然是C/S架構的(基本被市場淘汰),但去年開始往B/S移植,尚不能應用。不能不讓我們唏噓不已!曾經的鉑金不在發光,估計是中華網收購鉑金的目的不是推HR軟件,而是爲他們的ERP進行網絡佈局。當然如果我們僅僅選一套人事薪資考勤系統,依然是套不錯的系統。況且它支持中港版本。

施特韋:施特韋應該是最早做人力資源管理的系統的供應商了,老闆吳立基非常典型的香港人性格,每投資一個辦事處必先購置一套物業,所以自進入大陸以來,投資人力資源管理軟件沒有賺到錢,自己的房產倒升值不少啊,也算是對公司運營一大保障,施特偉產品還可以,就是讓人感覺不夠大氣,錯過曾經剛進入大陸迅猛發展的機會,估計跟老闆低價招聘員工影響有很大關係,十多年來,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明顯退步,產品比鉑金有進展,但相對也是比較緩慢之一,而且產品價格一直在往低端走,後來經常聽得朋友說幾萬塊就買了套cityray的產品了,搞得自己吐血,7年前我們是花了30多萬啊,這種結果就是後期的服務也會變形或萎縮。相對鉑金而言,施特偉產品功能會強過鉑金,但標準化不足,系統穩定性有待提高,或者說縫縫補補地方太多。
嘉揚:在我的眼裏,嘉揚公司有點類似萬古科技,做事非常認真執著,但嘉揚產品更讓人感覺不象一個成熟HR產品,它甚至可以在它的平臺上進行開發,對技術的要求會更高,而且相對會更爲繁雜,當然懂設計也會感到比較靈活。嘉揚在上海的運作應該是非常成功,其它市場還有待努力。
奇正軟件:奇正是比較執著將HR系統搭建在Oracle平臺之上,奇正的特點也是感覺產品化非常之不足,常常是根據客戶提出的需求來定製設計,所以你看到這家公司實施培訓非常便宜,客戶化收費就非常貴了。當然定製設計的結果是造成客戶後期維護工作量比較大,而且修修改改太多,且產品沒有標準化,顧問的穩定性就非常之重要,不然系統維護非常不方便。

第三檔產品評價:
這一類產品有非常大的共同點,無論用友、金蝶、東軟、明基都是有非常大的公司背景,且公司重點業務不在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而且都是後來進入EHR市場,體現出了的特點是
一是給客戶吹噓公司是如何之大,實力之強。這裏非常典型就是明基逐鹿了,基本上給我們介紹系統就是講公司背景,講系統理念(PPT,) 不給我們真正演示系統功能,動不動就邀請我們參觀他們明基總部,我兩次選型都有碰到他們,然後帶我們參觀他們明基總部,讓他們總經理來接見,介紹他們明基的文化,當時的確心裏沸騰一把,後來才真正瞭解,其實明基逐鹿跟明基完全兩回事,號稱公司100多人,其實多數是眀基總部電腦部的,跟眀基逐鹿沒任何關係,況且眀基逐鹿對眀基而言只是小螺絲丁,眀基自己根本就沒有放在眼裏,最近得到消息是上海的蘇凱離職,眀基準備隨時把眀基逐鹿給處理了,很多人已經離開 可見我們當初沒有選擇眀基是明智之舉。
其實同樣在金蝶、用友負責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可能就是一個部門,他們的負責這塊人力不一定多得過第二類廠商了。更不用說專業度了。但這類廠商有廣泛銷售管道、市場渠道,ERP客戶基礎等資源是第二類廠商所不具備的。
二是產品成熟度不夠。光有框架,功能太粗化
就產品而言,由於進入行業較遲,積累客戶不多、這類公司產品功能相對而言比較粗化,所以現在很多有使用過系統經驗的同行在選型時往往會先淘汰這類廠商,這使得用友、金蝶、東軟不斷調整自己的市場策略,用友金蝶、東軟 (眀基除外,因爲沒有實力)現在會去鎖定國內電信、菸草、郵政等大的客戶,爲他們建立一個基礎的人力資源平臺,而不是太細化的應用。這樣的客戶會比較適合他們的風格,也是第二類廠商沒有能力涉及的
三是服務不夠專業。金蝶用友銷售是什麼都買,只要能夠完成任務,有時候甚至不擇手段,不管能不能實現都答應,最後讓兩家公司爭執,最後吃虧也只有客戶。顧問呢,也不怎麼專業,財務、庫存都實施,有些顧問甚至沒有實施過人力資源系統,所以專業服務有待提高。
當然我們不得不說,在這幾家公司中,金蝶的進步應該是比較快的,相對比較用心,這個可以在他們系統界面修飾上可以體現出來。相對專業的產品,須加倍努力。

總體來說,國內HR軟件產品,萬古科技讓我們看到專業與專注。鉑金的商業化運作帶給我們更多思考與學習。金蝶用友出現給未來eHR產品市場帶來挑戰, 嘉揚、奇正需要持續努力。眀基逐鹿的做法是不能持久的,結果會象博慧思華一樣在這殘酷的競爭中消失,我預測……但願不是真的。
 
發佈了3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7 · 訪問量 1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