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市場策略:你問了錯誤的問題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guangboo.org/2013/02/28/content-marketing-strategy-wrong-questions

我們應該發佈多少次博客?博客內容多大最合適?應該放置到多少社交媒體上?行,你正在問自己錯誤的問題?

從事內容市場研究的Joe Pulizzi,認爲的“越多內容越好”的謬論,他解釋說:“無論到哪,我發現營銷人員都面臨創造更多內容的挑戰,更多的博客文章,更多電子書,更多視頻、播客,更多...”

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根據2012年HubSpot的從7000多企業對市場基準的研究報告:

  • 經常更新自己博客的公司,其網絡流量往往是不更新博客的5倍,小企業在增加博客更新頻率後,往往會發現更多的好處。
  • 甚至博客更新頻率的稍微增長都會帶來流量的增加。博客更新頻率在每月3-5篇到每月6-8篇,公司可能獲得55%的流量增長。B2B公司每月只需要更新一兩次就可以比不更新博客的公司多產生70%的流量。
  • 隨着博客總量的增多,在11-20篇到21-50篇時,網絡流量通常增加45%。而有200篇以上文章的公司產生的流量是隻有10篇或更少文章的公司的5倍。

但質量呢?很好的問題吧,Joe開始很吃驚,我想,“爲什麼他突然在頻率和質量間劃等號呢?”,“內容越多越好?”並不一定意味着“無論內容質量好壞,多就好”。當然,更多也不一定等於質量差

Joe繼續討論“史詩”般的內容。然而,他並沒有真正的解釋內容的含義,就是比其他做法好。這可算不上好的榜樣,對嗎?

這就是我爲什麼喜歡Sharon Tanton(一月份最有名的Zemanta文章)發表的文章《什麼是有價值的內容?》:

  • 有幫助
  • 娛樂
  • 真實
  • 貼題
  • 及時

她博客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產生有價值內容的關鍵在於對客戶及客戶羣深刻理解”。

當我問Forum Corporate出版社的Michael Hoefflich,什麼樣的雜誌纔算是一本好雜誌時,他只說了一句,“讀者愛讀的雜誌。”而已。

因此,當你正在開發內容市場策略時,不用糾纏於內容的更新的頻率和內容的大小,請先好好想想下面幾個問題:

  1. 內容的編寫者是誰?
    • 你能利用員工的多少天賦,技能和知識?
    • 你有員工嗎,還是隻有你自己?
    • 他/他們有其他事情要忙嗎?
    • 他們每個都有多少時間花在編寫“史詩”般的內容上?
    • 他們分別擅長什麼(寫作,頭腦風暴,偷拍,交流等)?
    • 你通常獨自編寫有價值的內容嗎,還是需要外界的幫助?
  2. 你投資多少錢,從中你能得到什麼?
  3. 你通常調查的,買家期望的或需要的內容是多少?
    • 他們能在一週或一月可以吸收多少好內容?
    • 一般關注你的人都使網迷嗎?
  4. 當然,什麼樣的內容是他們想要/需要/期望的?

以上問題的答案是非常重要的。不是博客發表多少次,通過多少渠道,也不是博客內容大小的關係!這些都不重要,這隻與以上問題的答案有關。

原文地址:http://www.zemanta.com/blog/content-marketing-strategy-wrong-questions/

發佈了12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 · 訪問量 20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