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時間戳的使用

http://www.cnblogs.com/tianguook/p/3830234.html


一直對時間戳這個概念比較模糊,相信有很多朋友也都會誤認爲:時間戳是一個時間字段,每次增加數據時,填入當前的時間值。其實這誤導了很多朋友。

1.基本概念

時間戳:數據庫中自動生成的唯一二進制數字,與時間和日期無關的, 通常用作給錶行加版本戳的機制。存儲大小爲 8個字節。

每個數據庫都有一個計數器,當對數據庫中包含 timestamp 列的表執行插入或更新操作時,該計數器值就會增加。該計數器是數據庫時間戳。這 可以跟蹤數據庫內的相對時間,而不是時鐘相關聯的實際時間。一個表只能有一個 timestamp 列。每次修改或插入包含 timestamp 列的行 時,就會在 timestamp 列中插入增量數據庫時間戳值。這一屬性使 timestamp 列不適合作爲鍵使用,尤其是不能作爲主鍵使用。對行的任 何更新都會更改 timestamp 值,從而更改鍵值。如果該列屬於主鍵,那麼舊的鍵值將無效,進而引用該舊值的外鍵也將不再有效。如果該表在動態遊標 中引用,則所有更新均會更改遊標中行的位置。如果該列屬於索引鍵,則對數據行的所有更新還將導致索引更新。

使用某一行中的 timestamp 列可以很容易地確定該行中的任何值自上次讀取以後是否發生了更改。如果對行進行了更改,就會更新該時間戳值。如果沒有對行進行更改,則該時間戳值將與以前讀取該行時的時間戳值一致。若要返回數據庫的當前時間戳值,請使用 @@DBTS。

 

 2.時間戳的作用

在控制併發時起到作用: 
用戶A/B同時打開某條記錄開始編輯,保存是可以判斷時間戳,因爲記錄每次被更新時,系統都會自動維護時間戳,所以如果保存時發現取出來的時間戳與數據庫中的時間戳不相等,說明在這個過程中記錄被更新過,這樣的話可以防止別人的更新被覆蓋。

3.時間戳的應用

簡單說一下,timestamp 主要是記錄該行的最後修改時間戳,注意,這個時間戳是不可以轉換爲時間的,只能標註該行修改了。

有 什麼用呢?通常是用在數據增量更新方面,比如說,我從該表複製數據到另外一個表,但是如果我想只複製更新過的,那麼從最後一次更新的時候,記錄最大的 timestamp的值,然後在當前更新的時候,只要where條件找出大於最後一次更新的 timestamp 值的所有行。然後抽取到更新過的數據,進行復制到另外一個服務器,這就是增量更新用到的。

4.在SQL中的應用例子

(微軟的建議 -- timestamp 語法已被取代,在 DDL 語句,請儘量使用 rowversion 而不是timestamp。未來的 Microsoft SQL Server 版本將移除這項功能

參見http://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ms182776.aspx)

rowversion 就是timestamp
丟失更新的解決方如下
丟失更新概念:當用戶同時修改一行數據,他們先讀取數據,放在前端進行修改,當修改後,再提交數據,這樣最後提交的數據會覆蓋先前提交的數據,
這樣就造成了丟失更新。
長話短說,介紹防止丟失更新的方法: 使用rowversion 時間戳。
每次更新的時候,mssql都會自動的更新rowversion的值,若一行在讀前與更新前的值前後不一致,就說明有其他的事務更新了此列,這樣就可以不更新此列,
從而防止了丟失更新的情況。
例子 :
先創建一個表:
declare table tmp(a varchar(10),b rowsversion)
insert into tmp(a) values( 'abc') 
 
事務A:(新建查詢   執行下列代碼)
declare @rv rowversion
select @rv=b from tmp where a='abc'
waitfor delay '00:00:05'  --休息5秒
update tmp set a='xyz' where b=@rv
go
 
事務B: (再新建查詢   執行下列代碼)
declare @rv rowversion
select @rv=b from tmp where a='abc'
update tmp set a='aaa' where b=@rv
go
 
事務A在執行完畢後會發現並沒有將'aaa'給抹去,這樣就防止了丟失更新的現象。

發佈了4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2 · 訪問量 1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