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行爲和能量消耗

今天下了陝西南路站,我突發奇想要步行到圖書館,而不是像往常一樣換成10號線.我一邊走,一邊觀察着淮海中路的風景,果然是上海有名的路段,雖然是冬天,楓葉已經落光,還是透着別樣的氣息.走着走着,我放鬆了自己的身體,大腦也跟着放鬆了,我不去刻意保持自己的身型和表情,一切都讓它自然而然.就是這不經意間的改變,立刻使我整個身心都輕鬆下來.真是奇妙的感覺,防佛一根緊繃的繩子突然鬆弛下來,世界在我眼中也變了樣子,不再有太多或喜悅或悲傷的情感,一切都淡然的存在着.

我的大腦又開始思索了,從能量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自然鬆弛的狀態應該是消耗能量最少的狀態.仔細分析一下我們日常生活行爲就會發下,保持威嚴、保持微笑、正襟危坐、專心思考、謹慎的談話、拘謹、臉紅等等都會迅速的使人疲勞,這也是因爲這些行爲消耗能量多的緣故。凡是主觀意識參與越多的行爲,消耗的能量越多;而非主觀意識參與越多的行爲,消耗的能量越少,這裏的能量指的是腦部能量。僞裝使人疲憊,率性自然則輕鬆愉悅。自然的狀態是穩態,穩態消耗能量最少,非自然狀態必須靠大量的能量才能維持。

常見的神經官能症,比如神經衰弱、強迫症、抑鬱症等都是腦能量失衡的表現。所有的神經官能症患者都有一些共同的行爲,那就是很少說話、很少交流、很少運動、大部分時間都沉浸在思想活動中。從能量的角度看,就是非主觀意識參與的活動較少,大腦一直被主觀意識活動佔據着,消耗着大量能量,一直得不到休息,造成了能量流動紊亂,失去控制。相信人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在看過一場電影以後,之前的煩悶心情好了很多。這是因爲看電影的時候,人的眼、耳、身體和大腦都被電影的內容所佔據,處於自然的被動活動狀態。交談和讀書也是如此。

由此看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少一些僞裝、少一些心計、少一些拘謹、少一些慾望、少一些幻想、少一些患得患失,多一些簡單自然,讓更多的能量投入到有意義的活動中去。

發佈了3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8 · 訪問量 1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