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入程序設計的領域----------蔡學鏞

聽支付寶臺灣牛人蔡學鏞分享經驗 2009-07-01 22:55 如何進入程序設計的領域----------蔡學鏞 這一陣子,軟件和網絡相關產業相當興盛,許多人對程序設計開始感興趣,我收到好一些讀者的來信,不少讀者共同的問題是:如何進入程序設計的領域?所以我寫了這篇文章,讓各位讀者以爲參考。 程序設計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行。寫程序的工具很簡單,只要有一部PC,適當的開發環境,就可以上工了。這樣有限的工具卻可以創造無限的可能,這也正是程序設計迷人的地方。只要你能力夠,你可以將你腦海中的創意寫成程序,你可以從中得到成就感。甚至你可以把程序變成商業化的軟件,從中得到金錢的報酬。 培養程序設計能力,不是一蹴可幾的,下面提供我的一些建議,希望對有志進入此領域的你有所幫助。 培養興趣 把程序設計當成興趣可以讓你學得更快樂,學習效果自然會更好。在我到一個單位面試時,主管看了我的履歷之後問我:「你怎麼有這麼多時間學會這麼多東西、做這麼多事?」我的回答是:「把工作、學習、和娛樂結合在一起,時間就會是別人的三倍。」我承認我很幸運,可以把程序設計當作賺錢的工作、學習的題材、以及茶餘飯後的休閒活動。不是每個人都像我這般幸運,但是我相信至少大家都可以把它當成興趣。相信我,調整你的心境,把它當成是興趣,而非苦差事,你非發現你的進步與日俱增。 慎選程序語言 對於初學者來說,慎選程序語言很重要,一開始就學太難的程序語言很容易讓你遭遇到挫折而放棄。你可以挑比較容易且有趣的語言下手,建議您可以從下面的語言中擇一: Java:簡單,好用,支持許多平臺,用途非常廣,相當有前途。可以當作學習C++的跳板。 Python:很簡單,好用,支持許多平臺。國外很紅,在臺灣很少人使用。 REBOL:非常簡單,好用,觀念新穎,很有趣,支持許多平臺。 這三個語言共通的特色是:簡單,好用,跨平臺。這三個語言只是我給各位的建議,你也可以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在選定一個程序語言之後,就要執着,不可以很快放棄,又改學另一個程序語言,否則永遠都只懂皮毛。有句諺語是這麼說的:「A Jack-of-all-trades is master of none」。如果你號稱會C++、Java、…等十種程序語言,只不過每種程序語言都停留在Say Hello的階段,相信面談主管很快就會對你Say Goodbye。 當你學精某程序語言,然後想再學另一個程序語言,你會發現有了前一個程序語言紮實的根基,學任何新的程序語言都很快。 使用適當的開發工具 現在RAD工具軟件盛行,Visual Basic、Delphi、JBuilder、VisualAge、 VisualCafe都是。有了RAD工具,只要「把組件拖放到窗口上,再設定相關選項」程序就完成一大半了。許多硬底子的程序員頗不以爲然,認爲初學者使用RAD工具不是好習慣,不過我倒不這麼認爲。我認爲RAD工具可以降低初學者學習的門檻,提高興趣。只是,在你學會「拖放並設定組件」的簡單步驟之後,應該要找機會精進自己,弄懂內部的機制,不然不僅會有一種不踏實的感覺,甚至有許多程序會寫不出來。我再強調一次:RAD可以當初學者入門的工具,但小心不要使它變成讓你停滯不前的桎梏。 另外也要學會使用開發工具所附的諸多功能(特別是除錯功能)。許多人買了昂貴的Enterprise版開發工具,卻只用到copy-paste功能,那麼這套開發工具和Windows所附的記事本就沒有兩樣了。建議你開始使用一套新的開發工具前先花些時間把使用手冊翻一翻。 現在許多開發工具都有免費版本可以下載,初學者不妨多加利用。 多讀好書,少上課 大量閱讀好書,是精進自己的不二法門。在這種快餐時代,許多人沒耐心讀書,反而喜歡到處上課,所以現在到處都是計算機班。如果遇到厲害的好老師,當然上過他(或她)的課會收穫很大,只是目前好老師的比例實在不高(雖然我自己也在開Java相關的課,但我還是得這麼說)。我曾在網絡上看到有人說:「沒聽過這些課能教出什麼程序高手」,這倒也有幾分真實性。不過一方面要歸咎老師之外,一方面也要歸咎學生,因爲我發現通常上課的學生會在家裏讀書和寫程序練習的比例不高。 相較於上課動輒花費上萬元臺幣的高代價,買書只需要區區幾百上千,划算多了,更何況書上的內容又比上課來得多且詳細。不過「買書容易,看書難」。怕自己偷懶的話,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組織「讀書會」,彼此加油打氣,還可以互相切磋。最好是像我前面提到的:把它變成興趣。 加強英文閱讀能力 加強英文和崇洋無關,而是有它實際的價值。許多信息都是要直接看英文的資料,因爲沒有中文版可看。 「可是我的英文很爛!」 這不是理由。沒人一生下來就能閱讀英文,都是一點一點累積起閱讀能力的。給自己一個機會,找一本單字文法都比較簡單、且頁數又少的書籍下手,很快地,你會發現技術書籍的單字就是哪幾個在重複出現,閱讀這樣的書一點都不難。 請注意:英文技術書籍的寫作風格也有相當大的差異,有的書的確是不好讀。所以,如果你剛開始要嘗試閱讀英文技術書籍,不要挑到像Bjarne Stroustrup所寫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這類又厚、又非循序漸進、用字遣詞又比較難懂的書,……儘管大家都說它是經典。 儘量自行解決問題 遇到問題,可以到國內外的程序設計相關討論區去請教別人,如果態度謙遜,且問題敘述清楚,相信許多有經驗的前輩會很樂於參與討論。不過,凡是遇到問題就發問,這不是好事,因爲你會因此越來越依賴別人,而失去了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己應該嘗試着查書、寫程序做實驗、甚至閱讀原始碼,來找出答案。如此一來,真的沒辦法而請教別人時,也才能比較深入地討論。 多寫程序 學程序設計不可以只看書,將隨書所附光盤的程序執行一次,就認爲自己已經學會了。應該開始寫一些程序,且由小到大,由簡單到複雜。找一些有趣的題目(比方說:計算器,踩地雷,小畫家,俄羅斯方塊),可以提升寫程序的動力。 我看到許多學生大一的程序作業都是copy同學的,失去了練習的機會。等到二年級之後,想開始寫程序,卻寫不出來了。初學程序設計的階段,應該給自己多一些機會寫程序。 向上延伸,向下延伸,向旁延伸 當你發現你已經可以掌握此程序語言之後,你可以選擇: 向上延伸:學習OOA、OOD、Design Patterns、以及軟件工程,以培養做大型計劃的能力。向下深入:深入瞭解系統內部的運作機制,例如操作系統、虛擬機器(Virtual Machine)、甚至硬件(hardware)內部。向旁延伸:學習不同的API,例如:多媒體、數據庫、企業運算(Enterprise Computing)…。 另外,數據結構(data structure)、算法(algorithm)等基礎也很重要。 結論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用對方法,持之以恆。每半年檢閱自己這段期間以來的進步,相信你也會很高興地說「我做到了」!

發佈了3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6 · 訪問量 10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