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3.7)路由選擇協議

有關路由選擇協議的幾個概念

路由選擇協議的核心就是路由算法

如果路由算法從能否隨網絡的通信量和拓撲自適應的調整來劃分,算法分爲靜態路由選擇策略和動態路由選擇策略。靜態路由選擇也叫着自適應路由選擇,特點是簡單和開銷較小,但不能適應網絡狀態的變化,需要人工配置

動態路由選擇也叫着自適應路由選擇,但是實現起來比較複雜,開銷比較大,適合較爲複雜的網絡。

 

因特網實際採用的主要是自適應,分層次的路由選擇算法。

分層次的原因是

因特網規模非常大

許多單位不願意外界瞭解自己單位網絡的佈局細節

 

因此,因特網將整個互聯網劃分爲許多較小的自治系統(AS)

因此,路由選擇協議分爲兩種

  • 內部網關協議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在一個自治系統內部使用的路由選擇協議與互連網中的其他自治系統選用什麼路由選擇協議無關,具體協議有多種,如RIP和OSPF
  • 外部網關協議EGP(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 用於傳遞處於不同的自治系統中的路由選擇信息,目前使用BGP

 

 內部網關協議RIP

RIP是一種分佈式的基於距離向量的路由選擇協議。最大的特點就是簡單。

RIP協議要求網絡中的每一個路由器都要維護從它自己到其他每一個目的網絡的距離記錄、。

從一路由器到直接連接的網絡距離定義爲1,RIP允許一條路徑最多隻能包含15個路由器。因此距離爲16時,不可達,可見RIP只適應於小型網絡。

RIP不能在兩個網絡中同時使用多條路由,RIP會選擇一個路徑最短的,哪怕還有一條更高速的。

RIP特點:

僅和相鄰路由器交換信息

交換的信息是當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是自己的路由表

按固定的時間間隔交換信息,例如,每隔30秒

所以,RIP中的信息就是,到某個網絡的距離,以及下一跳地址(內部網關協議,只會獲取本自治系統的信息)

路由表更新的原則就是找出到每個目的網絡的最短距離。所以這種算法叫做距離向量算法

算法是 Bellman - Ford算法 ,是一種求單源點最短路徑的算法

 

 內部網關協議OSPF

開放最短路徑優先算法 使用的是Dijkstra提出的最短路徑算法SPF。其中O 是(Open,開放),指算法是發表在公開文獻上的,是一種公開的標準。

OSPF協議是建立在“分佈圖”概念的基礎上,所有節點都擁有一個網絡圖的副本,而且經常要更新。由於所有節點都擁有相同的數據庫,因而路由是一致的,不可能產生循環。當網絡鏈路狀態發生更新時,該更新就需根據擴散算法將其擴散出去,使數據庫儘快“已協調一致”。OSPF有迅速無環路的收斂性、支持精確量度值和多重度量制式、支持通往一個目的站點的多重路徑,還可區分不同的外部路由等特徵,因此成爲使用最重要的Internet自治系統內路由協議

OSPF最大特徵是使用分佈式的鏈路狀態協議,而不是像RIP那樣使用距離向量協議

OSPF與RIP不一樣的地方

向本自治系統所有路由器發送信息

發送的信息是本路由器相鄰的所有路由器的鏈路狀態

只有鏈路狀態發生改變時,纔會發送信息

OSPF中每一個路由器都知道全網共有多少個路由器,哪些路由器是相連的,其代價是多少。每一個路由器根據鏈路狀態數據庫中的數據,構造出自己的路由表

 

OSPF還可以繼續劃分區域

 

劃分區域的好處就是利用洪泛法交換鏈路狀態信息的範圍侷限於每一個區域而不是整個自治系統,這樣可以減少整個網絡上的通信量。

 

外部網關協議BGP



發佈了5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