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體簡介

1、 簡介

    流媒體(Streaming media)是指將媒體數據壓縮後,使用流式技術在網絡上進行傳輸,以達到實時觀看的一種技術。
    流媒體技術的出現,使得媒體數據可以像流水一樣發送。在此之前,想要觀看媒體文件,就必須提前將整個媒體文件下載好。
    流媒體系統大致有以下幾個組件:編碼工具(encoder),用於壓縮;服務器(server),管理並傳輸多媒體數據;解碼工具(decoder),用於解壓;播放工具(player),用於呈現多媒體數據。

2、 技術發展

    1995年,一家名叫Xing的公司,推出了第一款使用HTTP協議的Streamworks影音播放器。
    很快另外一家RealNetworks公司(當時的名字是Progressive Network)也推出了具有同樣功能的RealNetworks播放器,由於使用方便,表現穩定,逐漸統一了流式播放器的市場,順勢併購了Xing公司。
    RealNetworks成功的另一大原因是,採用了新的RTSP(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傳輸協議,這種協議比HTTP協議實現傳輸速度快,也更穩定;隨着RealNetworks的廣泛使用,影音也被正式帶入了Internet的世界。
    1997年,微軟收購了流媒體廠商Vxtreme,推出Windows Media Player,正式參與到流媒體服務行列。
    另外一個加入流媒體技術行列的是蘋果公司;1991年,QuickTime1.0版本發佈。1999年4.0版本發佈,此時開始支持流媒體;QuickTime具有很好的包容性,兼容多種媒體格式。
    實時消息傳輸協議(RTMP)最初是由 Macromedia 爲互聯網上 Flash player 和服務器之間傳輸音頻、視頻以及數據流而開發的一個私有協議。Adobe 收購 Macromedia 購以後,公佈了這個協議的一部分,以備公共使用。

3、 實現方式

按照數據下載分類,可以分爲P2S、P2P、P2SP三種。
    P2S(Peer to Server),即點對服務器技術,是最爲常見的一種,也是最爲經典的一種;
    P2P(Peer to Peer),即點對點技術,是一種節省服務器帶寬的方式,但會導致延遲增大;
    P2SP(Peer to Server/Peer),整合了P2P與P2S技術,在穩定性和速度方面,比前兩者有了較大的提高。

按照播放方式分類,可以分爲單播、組播、點播、廣播四種。

4、 傳輸協議

    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實時傳輸協議,於1996年公佈,基於UDP協議,多用於單播應用中,經常配合RTSP協議用於流媒體系統中,是IP電話產業的技術基礎。
    RTCP(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實時傳輸控制協議,爲RTP媒體流提供信道外(out-of-band)控制,RTCP本身不提供數據加密或身份認證。SRTCP可以用於此類用途。
    SRTP(secure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安全的實時傳輸協議,於2004年公佈,是在實時傳輸協議的基礎上定義的一個協議,旨在爲單播和多播應用程序中的傳輸協議提供加密、消息認證、和重放保護。
    SRTCP(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安全的實時傳輸控制協議,是在實時傳輸控制協議的基礎上定義的一個協議,旨在提供數據加密功能。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實時流協議,於1998年公佈,基於TCP/UDP協議。
    RTMP (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實時消息傳送協議,是adobe公司爲 flash播放器和服務器之間進行音視頻和消息傳輸開發的協議。基於TCP協議,是一個協議簇,包括RTMP基本協議及RTMPT/RTMPS/RTMPE等多種變種。

5、 前景

    流媒體技術廣泛用於多媒體新聞發佈、在線直播、網絡廣告、電子商務、視頻點播、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網絡電臺、實時視頻會議等互聯網信息服務的方方面面。
    近年,隨着在線教育的興起,進一步推動了流媒體的發展。
發佈了5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0 · 訪問量 1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