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管理方法(八)——軟件測試組織管理

0.團隊存在形式

(組織、團隊)、流程、工具;人是第一要素;高質量的測試源於專業的測試團隊;建立測試團隊必須與測試流程關聯起來;測試團隊組織形式指測試團隊的人員組織,以及測試團隊與開發團隊的關係。

(0)組織形式

獨立型測試團隊、融合型非獨立測試團隊、資源池測試團隊

獨立測試團隊:測試團隊獨立於開發團隊,其優點爲獨立測試團隊無偏見,能客觀的看待被測對象;有利於測試團隊的溝通交流、統一規範和管理;其不足爲不利於測試和研發的溝通,以及測試早期對項目的瞭解;研發團隊可能懈怠對質量的關注

融合型非獨立測試團隊:測試團隊融合於研發團隊、有利於溝通和管理、可能存在測試偏差

資源池形式:項目組成立時抽調測試和開發人員,項目結束則解散,人員回到原來的地方;人員配置靈活不利於管理(如人員考覈問題)

實際企業在運作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有時情況更加複雜;比如有些企業在分模塊開發時採用融合型的項目組形式,模塊開發完畢項目組測試人員全部組成一個組,在系統測試期間採用獨立型組織。

1.團隊創建

確定測試團隊在組織中的位置及形式:獨立測試團隊、非獨立測試團隊、資源池

確定測試團隊的規模:根據測試工作負荷、考慮人員備份協作

確定組織中需要的測試類型

確定組織中需要的測試階段

確定組織內部架構

確定測試團隊角色配置

選擇合適的測試人員

確定測試團隊在組織中的位置及形式:確定測試團隊的隸屬關係,測試團隊與開發團隊之間的關係。測試團隊的組織形式有三種:獨立型測試團隊、融合型非獨立測試團隊、資源池形式

確定測試團隊的規模:測試團隊的規模要根據測試的工作負荷來配置,同時考慮人員備份、人員層次、人員技能的需要。

確定組織中需要的測試類型:軟件產品的應用領域不同,測試類型也不盡相同,比如B/S架構的信息管理系統需要進行瀏覽器的兼容性測試但是不需要進行安裝卸載測試,但是移動應用以及單機應用產品則需要進行安裝卸載測試。組建測試團隊時要分析自身業務需求,識別測試中的主要測試類型,並不斷完善補充。 業務需要的測試類型是影響測試人員配置的重要因素。

確定組織中需要的測試階段以及測試流程:不同的組織有不同的測試階段,V模型中包括了單元測試、模塊測試、集成測試和系統測試,組建測試團隊時要根據實際情況明確需要開展的測試階段,並定義相關的執行流程。

確定組織內部架構:確定測試團隊內部的管理結構、彙報關係等。

確定測試團隊角色配置:明確測試團隊需要配置哪些角色,定義角色職責,明確技能要求。

選擇合適的測試人員: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測試人員。

配備測試人員的形式:基於技能的形式、基於項目的形式、混合形式

基於項目測試的需要爲項目分配不同技能的測試人員。測試人員不必涉及多主題,注意力集中在自身專業領域。深入掌握本領域複雜的測試技術和測試工具。適用於測試難度比較大的項目。

根據項目工作量爲項目分配測試工程師,相對基於測試技能的形式,可以減少工作的中斷和轉換。

(0)角色配置

測試經理:負責組建團隊、資源調配、進度控制、方案選擇等

測試工程師:資深測試工程師負責確定測試方案、設計測試用例、執行測試、報告測試結果

測試工具開發人員[可選]:測試工具的開發和維護

配置管理員:負責版本控制、配置管理

IT管理員:負責測試環境搭建、測試工具的部署,環境維護

測試人員基本素質要求:良好的溝通能力;具有適度的好奇心和懷疑精神;良好的學習能力:理解項目需求,理解產品;質量忠誠,對測試有興趣

測試人員專業技能要求:普適性專業技能:閱讀理解、書面表達、統計分析;軟件專業基礎:操作系統、數據庫、網絡協議、軟件工程等,至少掌握一門編程語言。軟件測試知識:測試理論,測試方法等;被測產品領域知識:被測軟件要解決的問題,相關業務;

2.日常管理

測試團隊組建完畢後,有測試團隊負責人開展測試組織的日常管理工作。日常管理的主要內容爲:任務分配和檢查、組織架構維護、人員更新、溝通交流、考覈評價、技能提升

任務分配和檢查:日常測試任務的分配以及進度和質量檢查。

組織架構維護:根據測試需要及時調整測試團隊內部組織架構,比如規模擴大後及時進行分解,開展二級管理。

人員更新:形成人員淘汰更新的機制,保持團隊的活力。

溝通交流:確保測試團隊內外部的溝通交流順暢。

考覈評價:對測試人員進行考覈評價,以及績效改進。

技能提升:組織開展培訓,提升測試團隊的業務技能

 

 
 
 

 

 

 

 

 

 

 

 

發佈了35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9 · 訪問量 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