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年輕人的極簡金融課筆記

1.財富是怎麼積累的

產出率

服務和質量

可替代性

明確產權----用戶擁有什麼樣的權利

只要確定了產權的歸屬,市場就會通過自
身的行爲來達到最優狀態,而不管這個產權到底歸誰--- 科斯定理

增加契約對權利的保護,激勵人民奮鬥與創新

每個人都會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2.企業是如何推動經濟發展的

 

獨資企業:老闆一人說的算

缺點:很難募資

公司制企業:有限責任公司

不再是老闆一個人說了算。經營者
要將公司的營業收入、利潤等情況向股東定期彙報,也需要接受政府、
社會的監督。公司制企業的好處是企業主或者股東不再需要承擔無限責
任,這有利於市場的繁榮,也會促使越來越多的人蔘與經營活動

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
的優點是設立程序比較簡單,不必發佈公告,也不必公佈賬目,尤其是
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一般不予公開,公司內部機構設置靈活。其缺點是由
於不能公開發行股票,籌集資金範圍和規模一般都比較小,難以適應大
規模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因此,有限責任公司(有限公司)這種形式
一般適合中小型非股份制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
籌資,股票可以依法轉讓;法律對公司的股東人數只有最低限制,無最
高規定;股東以其所認購股份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
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每一股份對應一個表決權,股東以其所認購持有
的股份,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由於股份有限公司的先天優勢,其在現
在經濟社會中佔據主導地位。

 

 

規模效應----銷量越多,成本越低

 

 

壟斷狀態下,企業擁有定價權

三級價格歧視。根據不同國家制定不同的價
格,企業需要較好地區別兩個國家的消費者。如果不能較好區別的話,
消費者就可以從價格較低的國家購買產品,賣到價格較高的國家,進而
進行套利。當套利行爲發生時,企業要維持價格歧視便需要付出較高的
成本。

 

平臺經濟模式是現在很多公司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也是未來世界經濟
發展的一個重要商業模式。只有對平臺經濟模式進行充分了解、分析並
進行創造性應用,公司纔不會在市場競爭中陷入不利的境地。

3.貨幣與宏觀經濟

通貨膨脹發生時,消費者的財富被掠奪了

貨幣局規定了本國貨幣與某一外國貨幣的固
定交換比率,並且對本國貨幣的發行做特殊限制以保證履行這一法定義
務。
中國香港長期以來實行的就是貨幣局制度。貨幣局制度要求本國或
者本地區發行貨幣時,必須有等值的外匯儲備作爲保障,並且嚴格限定
匯率,匯率沒有改變的空間。香港規定每發行1元的港幣,就應該有相
應的美元作爲儲備

人民幣與美元的兌換採用的是人民
幣/美元這個單位。在這個單位下,數值的增大標誌着人民幣的貶值,
數值的減小標誌着人民幣的升值。

 

 

人民幣貶值----1美元兌換更多人民幣,促進出口

升值----促進進口

 

 

4。一切社會問題,都是經濟問

一個社會的貧富差距水平可以用基尼係數來表示。基尼係數介於
0~1之間,基尼係數越大,表示社會的不平等程度越高

基尼係數低於0.2表示收入過於公平,而0.4是
警戒線,因此基尼係數應該保持在0.2~0.4之間。低於0.2表示社會動力
不足,高於0.4,社會將會不安定。中國改革開放前的基尼係數爲
0.16(絕對平均主義造成的),2007年已經超過警戒線0.4達到了0.48,
不過有關專家曾估計,由於部分羣體隱形福利的存在,當時的基尼係數
已經超過了0.5。

縮小貧富差距的一個重要工具是稅收

 

沉沒成本---不管你在這個公司工作多少年,這個成本都回不來了,所以不應該把它
列入決策的成本考慮中。

機會成本---即選
擇時如果不做當下的事,而是做其他的事,能夠得到的最高收益就是本
次選擇的機會成本。

 

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就是我們常說的GDP,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
定時期內國民經濟各部門價值的總額。該指標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
經濟指標,因爲它被認爲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
在理解GDP的概念時,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GDP是用最終
產品和服務來計量的,即最終產品和服務在該時期的最終出售價值。根
據產品的實際用途,產品可以被分爲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最終產品是
指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可供人們直接消費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務。中間
產品是指爲了再加工或者轉賣而供別種產品生產使用的物品和勞務,如
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須按當期最終產品的價值計算,中間產品的價
值不能計入,否則會造成重複計算。第二,GDP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
念。各種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在市場上達成交換的價值,用貨幣來加
以衡量,通過市場交換體現出來。一種產品的市場價值是用這種最終產
品的單價乘以其產量得出的。第三,GDP一般僅指市場活動產生的價
值。那些非生產性活動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產生的價值等不計入
GDP中,如家務勞動、自給自足性生產、賭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第
四,GDP是計算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第
五,GDP不是實實在在流通的財富,它只是用標準的貨幣平均值來表示
財富的多少。但是生產出來的產品能不能完全轉化成流通的財富,是不
確定的。
消費者物價指數
消費者物價指數,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的價格變動
指標,通常被作爲衡量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生產價格指數
生產價格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簡稱PPI),是衡量工業產品
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
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生產價格指數與消費者物價指數不同,其主要
是衡量企業購買的一籃子物品和勞務的總費用。由於企業最終要把它們
的費用以更高的消費價格形式轉移給消費者,所以通常認爲生產價格指
數的變動對預測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變動是有用的。
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主要是指以利用自然力爲主,生產不必經過深度加工就可
以消費的產品或工業原料的產業,主要是農業,也包括林業、牧業、漁
業等。第二產業主要是指工業,也包括採掘業、建築業等。第三產業是
指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產業,包括交通運輸業、倉儲和郵政業、
信息傳輸業、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
融業、房地產業及社會福利業等。
在工業革命之前,人類的主要生產以及主要的人力投入都分佈在第
一產業。隨着工業革命的發展,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發達國家
的工業化水平逐漸提高,第二產業的地位也開始不斷上升。很多發達國
家,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第二產業的比值達到了最高峯。20
世紀80年代以來,隨着重工業比值的萎縮,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
的比重逐漸升高,第二產業的比重逐漸降低。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活動
的工作量,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速度、比例關係和使用方向的綜
合性指標。按經濟類型分,它分爲國有、集體、個體、聯營、股份制及
其他等固定資產投資;按管理渠道分,它分爲基本建設、更新改造、房
地產開發和其他等固定資產投資4個部分。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Social Retail Goods)指批發零售貿易業、餐
飲業、製造業及其他產業針對城鄉居民和社會集團的消費品零售額與農
民針對非農業居民的零售額的總和。其反映一定時期內人民物質文化生
活水平的提高情況,和社會商品購買力的實現程度和零售市場的規模狀
況,是研究人民生活水平、社會零售商品購買力、社會生產、貨幣流通
和物價發展變化趨勢的重要指標。
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又稱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
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是一個國家持有的並
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一個國家的外
匯積累;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產,包括現鈔、黃
金、國外有價證券等。它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
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
投機性短期資本
投機性短期資本,又稱遊資(Refugee Capital)、熱錢(Hot
Money)或不明資金,是隻爲追求最高收益以最低風險在國際金融市場
上迅速流動的短期投機性資金。在外匯市場上,由於此種投機性資金常
從有貶值傾向的貨幣轉換成有升值傾向的貨幣,這樣便增加了外匯市場
的不穩定性,因此,只要預期的心理存在,唯有讓升值的貨幣大幅波動
或實行外匯管制,才能阻止這種投機性資金的流動。
外商直接投資
外商直接投資是外國企業和經濟組織或個人按中國有關政策、法
規,用現匯、實物、技術等在中國直接投資的行爲,包括在中國境內開
辦外商獨資企業,與中國境內的企業或經濟組織共同成立中外合資經營
企業、合作經營企業,以及合作開發資源的投資(包括外商以投資收益
進行的再投資)。
貿易順差或逆差
在一定的時間裏(通常按年度計算),貿易的雙方互相買賣各種貨
物,甲方的出口金額大於乙方的出口金額,或甲方的進口金額少於乙方
的進口金額,其中的差額,對甲方來說,就是貿易順差,對乙方來說,
就是貿易逆差。
工業增加值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
動的最終成果,是工業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生產過程中消耗
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餘額,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
的價值。而各部門增加值之和就是國內生產總值。
儲蓄率
儲蓄率是指個人可支配收入總額中儲蓄所佔的百分比,是分析居民
儲蓄的另一個角度。我國儲蓄率在全球排名第一,一直維持着較高水
平。高儲蓄率爲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金來源,同時也導致了內需不
足、銀行系統性風險增加等問題。造成我國高儲蓄率的主要原因是養
老、醫療、住房、教育等方面的社會保障和福利不到位,以及居民對未
來風險和收入不確定性的擔憂。
匯率
匯率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是一種貨幣
用另一種貨幣表示的價格。匯率變動是受經濟、政治等多種因素的影
響,其中的經濟因素集中到一點,就是國家的經濟實力。如果國內經濟
結構合理,財政收支狀況良好,物價穩定,經濟實力強,商品在國際市
場中就具有競爭力,出口貿易會增長,貨幣匯率堅挺;反之,則貨幣匯
率疲軟,貨幣面臨貶值壓力。匯率的變動也會對經濟、政治等多方面產
生重大影響。本幣貶值,可以刺激出口,抑制進口,導致資金外流,影
響一國的收支平衡。
失業率
失業率是指一定時期內滿足就業條件的就業人口中未有工作的勞動
力的比例,旨在衡量閒置的勞動產能,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失業狀況
的主要指標。失業率增加是經濟疲軟的信號,這會促使央行放鬆銀根,
刺激經濟增長;失業率下降,則可能導致通貨膨脹,央行會收緊銀根。

 

 

 

 

 

 

 

 

 

 

 

發佈了14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2 · 訪問量 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