幀中繼工作原理

一、優化

1。淡化層次概念,將數據鏈路層與網絡層融合

2。簡化流量控制功能

使得幀中繼僅僅需提供組幀、路由選、高速傳輸的功能 ,從而或得較高性能和有效性

二、原理

屬分組交換一類,但帶寬較寬,常稱爲快速分組交換

三、幀格式

保留HDLC幀格式,但不採用LAPB規程,而採用LAPD規程在鏈路層實現鏈路的複用於轉接,幀層次結構中只有物理層和鏈路層。

四、操作上

操作處理上大量簡化,不考慮傳輸差錯問題,中間結點只作幀轉發操作,差錯控制及流量控制交由高層端系統完成,提高傳輸速率。

幀格式

----------------------------------------------------------------------
|        F       |    地址    |    用戶數據    |    FCS    |      F     |
----------------------------------------------------------------------

F:標誌幀的起始和結束,比特模式:01111110;0比特插入法實現數據透明傳輸

FCS:幀的檢錯

地址:路由尋址兼管擁塞控制

發佈了1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