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安裝

1、Redis簡介

  redis是一個key-value存儲系統。和Memcached類似,它支持存儲的value類型相對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鏈表)、set(集合)、zset(sorted set --有序集合)和hash(哈希類型)。這些數據類型都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並集和差集及更豐富的操作,而且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在此基礎上,redis支持各種不同方式的排序。與memcached一樣,爲了保證效率,數據都是緩存在內存中。區別的是redis會週期性的把更新的數據寫入磁盤或者把修改操作寫入追加的記錄文件,並且在此基礎上實現了master-slave(主從)同步。

 

2、安裝

2.1下載軟件包,解壓目錄,進入解壓目錄,使用make命令

 

make
#測試是否make成功
make test 
#安裝到 /usr/local/redis 目錄下
make PREFIX=/usr/local/redis install

 3、配置說明

  • daemonize 如果需要在後臺運行將值設置爲yes
  • pidfile 配置多個pid地址,你讓/var/run/redus.pid
  • dir 配置數據文件保存的目錄
  • bind 綁定ip,設置後只接收來之該ip的訪問
  • port 監聽端口,默認爲6379
  • timeout 設置客戶端鏈接超時時間,單位爲秒
  • loglevel 分爲4級別, debug 、 verbose 、 notice 、 waring
  • logfile 日誌文件地址
  • databases 設置數據庫個數默認使用數據庫爲16
  • save 設置redis進行數據庫鏡像的頻率
  • dbfilename 數據庫文件名稱
  • requirepass 設置redis密碼
  • tpc-keepalive 設置客戶鏈接操作時長單位秒,設置60 表示60秒客戶端誤操作自動關閉

 4、啓動

  bin/redis-server redis.conf

 5、redis持久化--appendonly

當設置appendonly的值爲yes的時候,系統會自動將每次寫的命令放入到appendonly.aof,文件中。
寫入這個文件的規則是:
appendfsync everysec //每秒鐘寫如一次
appendfsync always //實時寫入
appendfsync no //從不寫入

6、redis持久化之--db

# 分別表示900秒(15分鐘)內有1個更改,300秒(5分鐘)內有10個更改以及60秒內有10000個更改。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dbfilename  保存的數據庫名稱

 

發佈了11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78 · 訪問量 7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