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從美國印鈔看中國當前經濟發展形勢

一、美國印鈔的原因及影響
全球金融最熱門的話題和關注焦點——量化寬鬆貨幣政策
200 倍國際儲備貨幣增速>>5 倍實體經濟增速(1970 年380 億,2010 年9 萬億)
美聯儲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全球儲備貨幣毫無限度超量發行->全球金融貨幣亂局
美聯儲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是全球貨幣流動性氾濫的根源,也是全球匯率動盪和爭端的根源
要人民幣升值的藉口:“人民幣匯率低估”,“搶走美國人飯碗”
2010 年9 月10 日,美聯儲做出決議:隨時準備再度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
2010 年11 月4 日,美聯儲正式啓動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升級版第一階段,總額6000 億美元
(網上)美聯儲重啓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主要手段,就是大規模購買美國財政部所發行的債券,
期望以此實現兩大目的。其一、進一步降低長期利率,從而刺激私人部門的信用(借貸)和消
費增長。美國是信用高度發達的經濟體系。只有信用增長,才能刺激消費和投資增長。其二、
長期利率降低,儲蓄者之利息收入隨之下降,儲蓄者被迫放棄或減少儲蓄,不得不將資金投入
到商品市場或股票市場或其他資產市場,從而提升經濟體系之通脹水平,有助於將美國經濟拖
出通貨收縮泥潭或實現“再通脹”(Reflate)。
美國印鈔對中國影響:
目的一:迫使美元匯率走弱或貶值,希望藉此刺激美國出口增長
目的二:通過操縱美元與世界其他貨幣的匯率,贏得巨大的金融貨幣利益
(網上) 美聯儲量化寬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迫使美元匯率走弱或貶值,希望藉此刺激美國出口
增長。理由很簡單:美國反覆要求人民幣大幅度快速升值,中國卻堅持緩慢升值或不升值。無
奈之下,美聯儲只好搞量化寬鬆政策,讓美元主動貶值或弱勢,間接迫使人民幣升值或強勢。
(網上) 美聯儲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另一個主要目的,就是通過操縱美元與世界其他貨幣的
匯率,贏得巨大的金融貨幣利益。美國是如何通過操縱匯率來贏得利益呢?贏得了多少利益
呢?
根據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NBER)的詳盡研究,以2001—2006 年爲例,當時正是美元
相對世界主要貨幣大幅貶值時期,也是美國壓迫人民幣升值最激烈之時期。該時期美國累計對
外借債淨增加3.209 萬億美元,然而淨負債竟然還減少了1990 億美元,相當於美國同期淨賺
了3.408 萬億美元。其中僅匯率貶值一項就讓美國賺8920 億美元,資產--負債收益差距讓美國
賺1.694 萬億美元,其他手段賺1.469 萬億美元。
3.408 萬億美元是什麼概念呢?它相當於美國6 年的國防軍事開支總和。也就是說,美國
通過操縱美元匯率所創造的超級利益,意味着世界各國爲美國龐大的軍事開支”買單“!
對中國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出口商品價格相對美元上漲—>出口產品競爭力下降
(1) 美聯儲量化寬鬆政策,讓美元主動貶值或弱勢, 間接迫使人民幣升值或強勢,
2001—2006 年,美國通過操縱匯率贏得3.408 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6 年的國防軍事開
支總和)
(2) 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讓我國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愈加惡化, 大宗商品價格攀升,面臨輸入
性通脹壓力, 美元長期走弱,加劇人民幣升值壓力, 能源、原材料等價格上漲,增加經
濟增長的成本, 人民幣升值、原材料等價格上漲,削弱競爭力, 人民幣升值壓力和預
期影響房地產調控效果. 2005 年7 月21 日人民幣開始單邊升值以來,至少有超過萬
億美元的投機熱錢流入中國, 全國平均房價上漲幅度遠超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
經濟泡沫化本質——加劇收入分配兩極分化和貧富差距,埋下不穩定的嚴重後果

對中國最主要的衝擊: 美聯儲量化寬鬆貨幣政策-> 加劇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和壓力->強化中
國資產價格上漲的預期-> 資產價格的巨大泡沫-> 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
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重大影響
向全球徵收鑄幣稅----> 全球財富向美國轉移
向全球徵收通貨膨脹稅----> 財富向美國轉移
外國持有的美國政府債券貶值----> 間接賴債或抵消債務
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增加我國經濟增長的成本
加劇全球匯率和金融動盪----> 不利穩定出口增長
刺激熱錢流入中國---->強化人民幣升值預期, 加劇調控政策難度

美國強壓人民幣升值和浮動的真正意圖——遏制中國的戰略崛起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人民幣升值危害: 制約出口增長, 削弱出口競爭力, 製造中國式危機, 財富向美國轉移,財富
向投機者轉移,喪失金融政策獨立性
二、2011年中國的經濟如何開局
1. 進一步加強宏觀調控
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中國經濟轉向正常的增長軌道,貨幣政策隨之
由適度寬鬆轉向穩健
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
第一: 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擴大居民消費需求
第二: 優化投資結構
第三: 完善稅收政策
第四: 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五: 大力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區域協調發展
2. 穩定物價,管理好通脹預期
我國物價上漲的原因分析
我國農產生成相對薄弱20%,勞動力成本上升5%,盲目投資建設5%,輸入性通脹因素30%,
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40%
採取綜合措施抑制物價上漲
(1) 大力發展生產,保障供給,爭取實現供需平衡
(2) 加強政府對市場價格的有效監管
(3) 管理好通脹預期
3. 大力發展農業,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
農業脆弱,導致物價上漲壓力很大
副食品價格紛紛上調, 嚴守18 億畝耕地紅線
21世紀以來的三次價格上漲
2003 年糧食產量下降,供給缺口明顯,2007 年從豬肉上漲擴展到其他方面,2010
年糧食屬性“金融化”
4. 處理好保增長、調結構、控通脹的關係
◆保增長是經濟工作的根本要求◆調結構是保增長的保障◆控通脹是宏觀調控最緊迫
的任務
5. 全面推進改革,加強頂層設計
改革是經濟穩定增長的根本動力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十一五”時期,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取消農業稅, 中國農業銀行上市
6. 改善民生,紮紮實實辦幾件實事
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目的在於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學有所教,勞有所得,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
本章小結
2011 年是承前啓後的一年。“承前”,繼續應對金融危機,一些不利因素還要進一步克服;“啓
後”,今後經濟發展不僅要考量增速,還要調結構,轉變發展方式,走科學發展之路。
三、幾個熱點問題的分析
1、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
消費、投資、出口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
消費是推動經濟增長可持續的動力
投資是拉動經濟的主要力量,投資既能幫助經濟快速走出低谷,又容易使經濟走向過熱
出口直接受世界經濟環境的影響,波動幅度較大,2009 年9 月美國對中國銷美輪胎徵收懲
罰性關稅,影響中國輪胎出口。
2. 建設保障性住房與抑制房價
剛性需求旺盛, 追求保值增值,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抑制投機,
涉及房地產的宏觀調控措施:2007 年政策收緊,2008 年政策鬆動.2009 年房貸新政,2010 年“新
十條”,2011 年“新八條”
3、收入分配改革
我國收入分配製度尚不完善,是內需不足的重要原因

減輕居民的稅負
不同的階層、不同的人羣需要不同的收入增長機制
◆農民:加速城鎮化進程和農業現代化◆工薪階層:建立工資談判機制
4、如何看待就業
就業規模不斷擴大,結構不斷改善
“十一五”時期全國城鎮新增就業5000萬人
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面臨青年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三
碰頭”局面。福建省爲找工作的農民工提供免費技術培訓
本章小結
優化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結構(消費、投資、出口) 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抑制投機,
推進收入分配體制改革, 堅持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

發佈了3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1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