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銀行理財產品五大陷阱

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說,只有等到潮退的時候,你才能夠看到誰在裸泳。2007年下半年的全球經濟大環境,不僅使股票市場出現動盪,也直接影響到了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而2008年春節前後,由銀行理財產品頻現零收益所導致的全國投資者與銀行間的論戰日趨白熱化,不斷傳來的壞消息使人們突然意識到,看似穩賺不賠的銀行理財品種竟然也有其兇險的一面。與此同時,一直被銀行“忽略”的理財產品“性能”以及風控能力首次被拋到聚光燈下,尷尬地接受着資本市場的“盤問”。

 

  本報記者帶着投資者的疑問,近日走訪了多家銀行,結果發現,可能再怎麼躲,投資者也躲不過銀行給咱挖的陷阱。

 

  近期部分到期零收益銀行理財產品

  ■招商銀行“金葵花”金屬系列之“鋅鋅”向榮美元理財計劃

  ■浦發銀行“匯理財”2006年第九期F2計劃

  “匯理財”2007年第一期F2計劃

  ■中國銀行匯聚寶0703B美元“桶桶金”

  ■深圳發展銀行 “聚財寶”超越計劃港元2007年2號

  “聚財寶”超越計劃美元2007年1號

  “聚財寶”飛越計劃人民幣2007年1號

  ■民生銀行“非凡理財人民幣第十二期”理財產品

  ■東亞銀行“利財通1期”理財產品

  ■中信銀行“新股理財4號”1年期理財產品

  ■深圳平安銀行 “盈豐理財”12個月股票掛鉤產品

 

  陷阱1 產品說明書 博士看不懂

  作爲一名高級知識分子,市民王先生一直認爲自己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不在旁人之下。幾個月前,他拿着自己和老伴攢下的一筆錢到某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由於當時銀行辦業務的人太多,熱心的理財經理看王先生很有購買誠意,就破例將只有在買賣雙方籤合同時才得一見的產品說明書給了他一份。“您回去看明白,明天再過來籤合同吧。”理財經理囑咐王先生說。

 

  “回去看明白”,這話可難壞了較真的王先生。回家後,他靜靜地看了一下午還是一頭霧水。尤其是這款理財產品的複雜概念和收益計算公式。“這是銀行一款人民幣掛鉤滬深300指數的理財產品,開始我覺得這個概念很好理解,但看完說明書後,除了存續期限、認購起點和預期收益外,別的一點都看不懂。”

 

  爲此,王先生把自己學金融出身、已唸到博士的兒子也找了來,小王先生看了說明書後,自嘆“書都白唸了”。

 

  “比如說,這個產品的年化收益率最低爲1%,上不封頂,預期在5%到20%,然後投資者就想知道自己到產品結束時可能獲得多少利益,於是銀行就把到期利益的計算公式寫了出來。先交代參與率是100%,但這是什麼的參與率它並沒有註明,接着,雙月觀察日:發行時的初始觀察日,以及之後的6個雙月觀察日,共 7個觀察日,此處又引入了一個字母‘i’,7個觀察日又分別被稱爲第‘i’個觀察日,然後銀行讓投資者自己計算第‘i’個觀察期的期間收益率,公司是‘第 i個觀察日指數收市值作爲第i個觀察期間指數期初數,第i+1個觀察日指數收市值作爲第i個觀察期間指數期末值’。這是什麼意思?其後還有第i個觀察期間的非負數收益率的計算公式,我個人認爲,這對投資者很有意義,但要是按照銀行給出的計算方式,大家還真得多算會。”隨即,小王先生給記者展示了計算公式,即“第i個觀察期間的非負數收益率=max{第i個觀察期間的收益率,0%},即期間收益率和0%之間的較大值”。這可都涉及到概率的問題了,沒有高等數學做基礎,投資者肯定犯蒙。

 

  銀行對投資者“嚴格要求”也許是爲了提高其理財能力。既然推出這樣的產品,銀行的理財經理對這道數學題一定“門兒清”。於是,記者以客戶名義到該行找理財經理做題,但最終誰都未能算出記者的收益率該是多少。

 

  陷阱2   預期收益高 其實有“貓膩”

  還是預期收益闖的禍。

  “預期收益率爲5%-15%,上不封頂。”記者在走訪多家銀行的過程中,發現大家都喜歡用這種形式表達產品的收益率。而且,無論這產品的投資期限是3個月、半年、一年還是兩年,幾乎所有銀行在向投資者介紹預期收益的時候都喜歡用“年化收益率”這個概念。“那樣顯得多唄。”在暗訪過程中,一位記者熟識的某銀行理財經理趙琳(化名)小聲告訴記者,“要是把收益率按照投資期限計算,半年期的不到3%,3個月的也就2%多一點,肯定不能抓人眼球。直接用年化收益率最好,這樣投資者還會拿我們產品的收益率和國債、固定存款利息做比較,最高15%,還上不封頂,誘惑力相當大”。

 

  抓人眼球是不假,而由此害人上當也證據確鑿。就在記者四處走訪銀行的過程中,投資者陳先生的理財經歷已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

 

  與那些零收益理財產品相比,陳先生的理財產品還算是“賺了錢的”,就是賺得太少了。10萬元現金如果即刻投入銀行做一年期定期存款,一年收益至少穩得4000元。但陳先生的10萬元錢到了銀行理財產品的賬戶上之後就變了味,一年期滿時,僅僅拿到了39.6元。

 

  陳先生表示,按照合同約定,他父母購買的這款理財產品預計年收益爲0至16%。近日合同到期後,銀行公佈的實際收益率爲0.0396%,他們投資的10萬元錢,最終只獲得39.6元的收益。

 

  而這款惹出麻煩的理財產品就是“大名鼎鼎”的浦發銀行零收益理財產品“匯理財2006年第九期F2計劃”。根據合約,該產品與建設銀行)、中國人壽)、中銀香港和招商銀行掛鉤,產品到期收益取決於4只股票從2006年12月28日到2007年12月19日間的漲幅,計算公式爲:4只股票從2006年12 月28日到2007年12月19日間的漲幅=16%-(漲幅最高者的漲幅-漲幅最低者的漲幅),如果爲負,則收益爲零。這4只股票中,漲幅最高的是招商銀行,爲96.25%;漲幅最低的是中銀香港,爲-2.62%。由此計算:4只股票從2006年12月28日到2007年12月19日間的漲幅=16%-(96.25%+2.62%)=-82.87%,結果爲負,因此最終收益爲零。

 

  面對陳先生的質疑,浦發銀行相關人士解釋稱,有投資者認爲浦發銀行是拿投資者的錢去買這4只股票,這是誤解。銀行都是在金融市場上購買國際知名投資銀行發行的期權,然後再和保本的固定收益票據組合,形成名目繁多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包括這款F2計劃。

 

  “我們在賣產品的時候就明確過預期收益範圍在0到16%,投資者只看到了16%,忽略了零收益的可能性。”在記者和浦發銀行某分行理財經理聊到這個問題時,他這樣表示。

 

  的確,沒有認清產品零收益率的風險是投資者的大意,難道銀行就能把責任推得這麼幹淨嗎?有銀行相關專業人士向記者表示,該款產品的實質是,只有 4只股票漲跌幅度基本相同時,投資者纔可能獲得高收益。在2006年底,國內外幾乎所有投資機構都強烈看好招商銀行,認爲其具有高成長性,將是2007年的大牛股。建行則是大藍籌,其漲幅很難趕上招行。該人士稱,浦發銀行當年如果對這4只股票的基本面有所瞭解,絕不至於設計出這麼一款產品。

 

  陷阱3 “投資存風險” 是附加條款?

  市民丁女士最近很怕別人說理財產品收益的事。半年前,她經別人介紹購買了一款結構性理財產品。現在,6個月期滿,丁女士收益爲負。

 

  “我當時選產品的時候問銀行的經理,哪個產品能夠多些收益,當時他就給我介紹這款。說這款是掛鉤港股的,我當時想人在北京,能有這樣一個渠道直投港股也挺好的。當時我問他這款產品是不是保本的,經理說這是投資,投資都不保本,但是他們銀行開辦的上一期產品的收益率是10%,只要港股直通車一開通,這期的收益率很可能達到80%。我就買了。”

 

  誰想到,就在丁女士購買產品後第二個月,之前炒得沸沸揚揚的港股直通車戛然而止。且在美國次貸事件的影響下,港股價值嚴重縮水,丁女士以及衆多看好港股市場的投資者都受到了嚴重的損失。

 

  “那個時候沒有人提示風險。”丁女士回憶說,她告訴記者,她還清晰地記得理財經理當時說就算港股直通車不出臺,憑藉銀行和掛鉤信託公司的理財經驗,10%的收益率還是很有保障的,在籤委託合同的時候,理財經理讓丁女士重點看了投資期限、認購起點和預期收益率,而對印在另一篇紙上的風險提示一欄迅速帶過,還說“那是附加條款,只要知道有風險就行了”。“我現在把我自己手裏的這份合同很仔細地看了又看,才知道投資銀行QDII產品風險不亞於直接買股票,而且是買者自負。但當時就偏偏忽略了風險。”丁女士對自己的“大意”很是後悔,而就在目前,還有很多銀行的理財經理們,仍在以相同的方式誘使投資者將風險提示理解爲“附加條款”。

 

  陷阱4 提前贖回時 方知會賠本

  “在理財期間,如果您突然有急事想贖回,只需交納很少的特別費用即可。”在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時,這樣的表述通常會被您忽略。但是真到了您急等錢用的時候,這句話的分量就變了,有的時候,您甚至必須損失自己的本金才能提前終止合同。

 

  爲購買某銀行穩定增利型理財產品投入35萬元的張先生目前就必須接受本金不保的現實。

 

  早在2006年,經朋友介紹,張先生購買了某銀行一款預計最低年收益爲7%、浮動收益可達到32%的理財產品。“按照當時理財經理的說法,7% 絕對可以保證,32%封頂,7%-17%的可能性最大,絕對不會低於存款利率,說這是一款非常穩健的理財產品,惟一的缺陷是時間長了點,如果近兩年沒別的投資可以買這款產品。”

 

  面對這麼高的預期收益,張先生非常動心,爲了更好地說服其購買產品,理財經理又用相當複雜的計算方法給他演示預期收益的來源,同時告知這款產品將投資國內8家金融龍頭股。在這樣的背景下,張先生和該行簽訂了3年期的資金代客理財合同,張先生當時認爲,合同中有關“悔約要付6.2%違約金”的提法純屬多餘。

 

  “今年春節剛過,我就接到了那個理財經理的電話,他告訴我那款理財產品的收益已經爲零,因爲離到期還有一年,讓我考慮贖回,但要付3.1%的違約金,也就是說我要拿10800元來贖回。”

 

  張先生對此驚詫不已,一年來上證指數從2000點上漲到6000點,他的35萬元放在銀行,給專業理財師理財,最後收益卻爲零,還要倒貼銀行10800元。“詫異之餘,我翻開了當時的合同,找到了收益計算公式:收益=最大值[2%-(最好的股票表現值 -最差的股票表現值)?0%],該理財合同內寫明瞭8只掛鉤股票,都是在香港上市的銀行股,分別是工行、中國人壽、中行、招行、建行、交行、人保、平安保險,我現在最想問銀行的是,你們設計的這種理財產品完全欺騙了投資者,當初你們說的天花亂墜,非常穩健而又高額回報,你們給我們的穩健而又高額回報是零,甚至讓我們拿出1萬多元贖回,如此之高如此之穩,真是天大的笑話。”

 

  陷阱5 派送小禮品 打消警戒心

  香油、玉米油、花生油、飲料、啤酒、蘋果、臍橙、微波爐、電飯煲,甚至手機、MP5,只要您購買了一款銀行理財產品,就有可能得到上述禮物。而據本報記者調查,越是投資風險高的產品,其在推銷時就越可能來個“血本大派送”。

 

  “老百姓得到些實惠就能放心地把錢交給銀行去理財了。”昨日,在記者對一家銀行進行走訪時,正趕上一個客戶從大廳裏往外搬飲料。對此,理財經理這樣表示。

 

  而在另外一家銀行,大堂經理在向記者介紹一款銀保合作的產品時稱,只要現在購買這款產品,馬上就能得到大實惠。“比如您想購買1萬元的產品份額,現在您只需用9380元就可以購買到。而且由於產品是和保險掛鉤的,所以您每年還將獲贈價值1200元的全身體檢一次。”但在隨後和記者攀談時,這位經理也不得不實話實說:“這款產品結構比較複雜,還是應該慎重考慮,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不建議您選這類產品。”

 

  產品零收益 理財經理啞然失語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但經歷了這場“收益門”事件的銀行理財經理們顯得格外沉悶。在對京城多家銀行營業點的走訪中,記者發現,以往最愛說話、有問必答、總在人前晃的理財經理們如今都不約而同地靜坐在各自銀行的理財室或銀行服務大廳的某一個角落裏。人們只有費心尋找,纔會發現他們的存在。

 

  或者說,這樣一個看似尷尬的時刻,也應是理財經理們冷靜下來“反省”的時刻。在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史上,每一個時刻都不缺乏零收益和負收益產品,而近期國內市場之所以出現如此大的“收益門”事件,其誘因絕不僅僅是投資環境的改變。記者發現,很多理財經理現在不敢直視投資者的眼睛,對於投資者的問題表現得精神恍惚,心不在焉。甚至不乏一些“自暴自棄”的經理直接把產品的展板擺在投資者面前,“自己看吧,不懂問我”。那麼,如果投資者自己都看懂了,理財經理們,你們的處境會不會更尷尬?

 

  其實,在整個事件中,零收益不是經理們的錯,但是,在該提示細節的地方不說話,或故意放幾個煙霧彈就不對了。中國百姓手裏的財富在積累,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也在進一步儲蓄,只要你實話實說,相信所有的投資者都會感激你。即便很多人在得知風險係數較大後暫時放棄了理財計劃,但因你的誠實,他們很可能會從你這裏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產品。而理財經理用陷阱獲得銷售業績的時代,終將會過去。

 

  問題鏈接 打新股的理財產品 也有“貓膩”

  即使成功“繞過”上述5個陷阱,投資者能否在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上收到利益的最大化還是個未知數。在目前的市場上,能夠使投資者穩賺不賠的理財產品主要是打新股類的產品。但在那些沒有新股可打的歲月裏,您研究過自己的存款是以什麼形式存在銀行嗎?經過記者調查,存款是以活期存款的形式進行着儲蓄,但投資者和銀行當初簽訂的可是定期合同,這筆賬,銀行算得可忒精了。

 

  “沒辦法,這是行規,或者說是潛規則。新股上市沒有明確的時間表,趕上有新股這筆資金就出動,獲利後迅速出場,這一進一出和銀行活期存款的概念相吻合。”在解答記者疑惑時,某銀行內部人士這樣表示。

 

  姑且放過這一節,投資者還可能忽視的問題是,銀行在幫您完成打新股後是要從中獲利的,據記者調查,目前較普遍的利潤分配是2:8,即銀行直接將打新股收益的20%扣留作爲“好處費”,剩下的80%利潤再按照投資者的持有份額平攤。據記者瞭解,目前只有很少幾家大型銀行尚未收取打新股的“好處費”,因此在購買這種風險較小的理財產品時,投資者至少還要擦亮眼睛。

 
發佈了1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 · 訪問量 1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