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黃金屋系列1:讀《騰訊傳》

微信公衆號:數據拾光者。願結交更多的小夥伴,一同走人生路。

摘要:這是書中自有黃金屋系列的第一篇:讀《騰訊傳》。吳曉波寫的這本《騰訊傳》很好的講了騰訊從建立到現在成爲互聯網雙雄之一的整個歷程。本篇不僅僅是講騰訊,更多的是關於我們自己青蔥的回憶。胖企鵝陪伴着我從不諳世事的小毛孩,到現在步入中年成爲油膩大叔,我們一起經歷的太多。希望小夥伴們能從《騰訊傳》有所感悟。

 

目錄

01 互聯網舞臺邊緣的花臉小廝

02 不得不說的騰訊創始人馬化騰

03 殺出重圍獨樹一幟的QQ

04 從艱難求生到實現盈利

05 MSN和QQ的正面交鋒

06 多元化策略以及騰訊的“三宗罪”

07 互聯網史上最慘烈的3Q大戰

08 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閃耀的明星微信

 

01 互聯網舞臺邊緣的花臉小廝

98年不僅是騰訊誕生的年代,更是不可錯過的互聯網時代。1998年到1999年這兩年,不管是全球還是中國互聯網都是非常神祕且不可錯過的一段時期。就像愛情,錯過了這一段可能就錯過了一個時代。

國際上,1998年11月24日美國在線以42億美元收購網景公司,網景與微軟的瀏覽器之戰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比爾蓋茨非常強勢的把Windows95與IE瀏覽器捆綁銷售,獲得奇效。微軟還發布了Windows98,將瀏覽器中的Web頁面設計思路引入到Windows中,使Windows真正成爲了一個面向互聯網的桌面系統。

1998年喬布斯在重歸蘋果公司之後推出了極簡主義的iMac電腦,蘋果扭虧爲盈,實現了硬件產業裏的勝利。

還是1998年全美最受追捧的互聯網英雄是華裔青年雅虎創始人楊致遠登上了《時代》和《商業週刊》雜誌的封面報道,以10億美元的身價躍居《福布斯》雜誌的高科技百名富豪榜第16位。但是這一年他也做了人生中最愚蠢的決定,優雅的拒絕了現在谷歌公司的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以及他們自己的搜索技術。

而在咱們中國,受到“楊致遠奇蹟”的啓示,中國的互聯網開拓者們也找到了正確的成長之路。先是1998年4月,張朝陽開發了中國版的雅虎取名搜狐。同年12月1日王志東成立新浪網,宣稱將“全面提供軟件、新聞、信息和網上服務等功能,力爭成爲全球最大的中文網站”。丁磊則把網易由一個軟件銷售公司轉型爲門戶網站。就這樣迎來了中國互聯網的“門戶時代”,搜狐、新浪和網易成爲統治未來至少十年的互聯網“三巨頭”。

一些非門戶型的模式雖然不如“三巨頭”那樣火熱,但是也如雨後春筍悄然出現。現在最賺錢的網絡遊戲領域在當時僅僅是主角旁邊的花臉小廝,一點也不被看好。鮑嶽橋創辦了中國最大的棋牌遊戲網站聯衆遊戲,朱駿在上海推出娛樂型社區“第九城市”,陳天橋則在上海創辦了盛大網絡。小時候印象深刻的很多遊戲都出自盛大網絡,比如我玩過的《熱血傳奇》、《冒險島》和《跑跑卡丁車》等等。

電子商務領域的嘗試也各有千秋。1999年3月英語老師馬雲創辦了阿里巴巴,同年6月瞄準旅遊業的攜程網誕生。同年11月,李國慶和海歸妻子俞渝完全複製亞馬遜網站創辦了從事網絡圖書銷售的當當網。

搜索領域則主要出現了百度和3721。360的創始人周鴻禕開發了一種通過中文到達目標網站的軟件,公司網站名爲3721,取自諺語“不管三七二十一”。而當時已在硅谷小有名氣的搜索技術專家李彥宏則創辦了取義辛棄疾的名句“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百度。

總體來說,1998年到1999年中國的企業史上出現了互聯網創業羣裏前所未有的一代,猶如一條喧譁而璀璨的星河,隔出了一個新的企業家時代。他們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非常年輕,出生在70年代左右,有良好的學歷背景。在互聯網創世紀的新河中騰訊可以說是最不起眼的一個。

說到這裏也想起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寒門再難出貴子》。階級固化帶來不可逆轉的現實。現在我們會發現一個殘酷的現象,條件越好的家庭越注重孩子的教育。因爲擁有好的家庭條件,所以想盡辦法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條件,不管是學校,還是輔導班。反而是那些條件一般的家庭越來越鼓吹讀書無用論,滿大街都是大學生之類的。這樣的結果就是條件越好的家庭越狠抓小孩教育,受到良好教育的小孩長大更容易獲得好的工作和生活。而條件一般的家庭則放任小孩,忽視小孩的教育,這樣成長的小孩以後也逐漸淪落到社會的底層。長此以往優秀的更優秀,普通的也更普通,階級固化帶來不可逆轉的現實。

還看過一篇文章,主要內容是衡量你成功的不僅僅是你自己有多成功,還有你教育的下一代是不是也一樣成功。這是非常值得反思的。

02 不得不說的騰訊創始人馬化騰

騰訊創始人馬先生因爲極致注重產品意識和用戶體驗被稱爲中國第一產品經理。馬先生小時候學習成績極其出色。1989年馬化騰的高考分數足以上清華或者北大,但最後因爲時局動盪原因選擇深圳大學。但這並不影響馬先生這一屆是深圳大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最優秀的一屆學生,這也是馬先生班主任給予的最好的評價,馬先生的班主任還說就算馬先生沒有做出騰訊,也會成爲社會優秀的人才。

計算機專業的馬先生編程能力極其了得。當時學校裏會設有公共機房,而其中最酷的事情就是通過編寫一段病毒程序控制電腦硬盤。馬先生就是裏面的佼佼者。甚至有時候機房一旦出現這種病毒事件,馬先生會被當做第一嫌疑人去處理。

馬先生的第一桶金是在22歲大三的時候完成一個圖形化界面的股票行情分析系統,交易價格爲五萬元。這裏舉個例子看下這五萬元的購買力。這相當於當時大學畢業生三年的薪水。想想咱們22歲的時候還在幹什麼,估計大部分的大學生可能還在拿着簡歷到處找工作,而我們的馬先生已經賺得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優秀可能真的是一種習慣。

馬先生極富冒險精神。馬先生應該算是中國最早的一批互聯網使用者。最開始出現了一個惠多網,應該算是最不像互聯網的互聯網原型了吧。惠多網是技術愛好者們自行搭建的一個替代性的通訊網絡,通過連接電話線可以實現全國互聯,但是一根電話線僅支持一人操作。當時全國的惠多網站點總共不到十個,馬先生創辦的ponysoft作爲深圳站點,其他站點的站長也是日後在中國互聯網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北京站長雷軍,杭州站長馬雲等等。馬先生將自己攫取的第一桶金全部投在了這個馬站上,其中便包括四條電話線和八臺電腦。這也是當時惠多網中最豪華的站點。這也可以看出馬先生具有敢於捨得並冒險投入的決絕秉質。

馬先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深圳潤迅通信有限公司當一名軟件工程師。這家公司主要是做尋呼機業務的。尋呼機也叫BB機,90後的小夥伴應該都聽的比較少了。馬先生在這家公司安靜的度過了近六年,所以對BB機有很深的情節。QQ裏默認的“滴滴”的消息提示音據說就是馬先生自己在一個安靜的房間裏錄製的。

03 殺出重圍獨樹一幟的QQ

QQ曾經叫OICQ,其來源於三個以色列青年開發的一款在互聯網上快速直接交流的軟件ICQ。和其讓互聯網創新產品一樣,ICQ在中國也出現了大量的效仿者。早在1997年臺灣的資訊人公司就推出了第一個繁體中文ICQ起名叫CICQ。其他類ICQ的產品數不勝數。馬先生開發OICQ也僅僅是其中的一個。

有小夥伴好奇了,爲什麼馬先生的OICQ能突出重圍,成爲中國即時通訊軟件中的唯一霸主呢?這就源於中國第一產品經理馬先生極致注重產品意識和用戶體驗的精神了。很多效仿者只是照搬ICQ,並沒有真正從用戶的角度確切的說是中國用戶的角度來進行中國式的改造,但是馬先生做到了。

舉個例子,ICQ將用戶內容和好友列表存儲在電腦的客戶端。具體啥意思,就是當你登錄ICQ的時候你的所有用戶內容和好友都只能在你自己的電腦纔有。一旦你換電腦,這些都沒了。這對於當時的美國來說不是一個問題,因爲當時美國基本人手一臺電腦。但是對於中國來說就非常不友好。想想2000年時有多少國人能擁有自己的電腦?大部分的網民都是通過網吧或者非私人性質的電腦上網,而ICQ這種問題對於國人則是致命的差評體驗。馬先生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將用戶內容和友好列表全都存儲在服務器端,這樣無論你在哪裏登錄你的賬號,你都能獲取所有的內容。就是這些極致注重產品意識和用戶體驗的精神,讓OICQ小步快跑不斷迭代,直到獨霸一方。

04 從艱難求生到實現盈利

馬先生的OICQ後來改名爲QQ。騰訊最開始只設置了五位數號碼,也就是說最初的計劃是有10W人使用。但是上線兩個多月用戶數呈現指數增長。如果你親身經歷過那個年代就完全能體會QQ那會的傳播速度有多快了。基本上網吧裏面人手一個自己的QQ,有時候很多人甚至會同時在一臺電腦上登錄多個賬號。QQ用戶呈現指數增長,但是QQ本身是免費的,如何盈利一直是個大難題。

維護如此海量的QQ用戶運營是非常難的,以致於當時馬先生形容QQ企鵝爲“一隻餓死鬼投胎的小精靈”。雖然經歷過很多嘗試,但還是無法解決運營賺錢的問題。直到後來韓國出現了將韓版ICQ的虛擬人物個性化。通過給ICQ用戶設置虛擬的形象從而實現個性化。也就是說你的QQ賬號不再是一個號碼了,更是一個鮮活的虛擬形象,你可以給你的虛擬賬號加上你在現實裏不敢弄的非主流髮型等等。只要你願意花錢,你的QQ形象可以是你想要的任何形象。

2002-2005年馬先生效仿韓國人用付費提供增值服務的方法擊穿了互聯網只能免費這一塊屹立了很多年的堅實壁壘。通過QQ秀和各種七彩鑽會員的方式來實現運營。通過發行單向兌換的Q幣、QQ秀和QQ會員形成完美的閉環,最終實現了盈利,成爲了一傢俱有原生性盈利的公司。

又是一段不得不說的回憶。記得那時候身邊的小夥伴們會花很多錢去購買QQ秀裝飾自己的虛擬人物形象。原本僅僅是一個虛擬的賬號經過這樣的具化加成彷彿是網絡世界中的另一個自己。與此同時超火的還有QQ空間。大家願意花費大把的金錢、時間和精力去裝扮自己的QQ空間,讓好友或者陌生人看到自己精心裝扮的空間。因爲年齡漸長的緣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慢慢不再去關注自己的QQ秀或者QQ空間。

05 MSN和QQ的正面交鋒

2004年騰訊上市之後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禮。隨後在自己的IM即時通訊領域迎來了和微軟的一場關乎生死的大戰。微軟開發了一款自己的IM軟件名叫MSN,在中國的市場上向QQ發起了挑戰。雖然當時MSN只有10%的市場份額,QQ有77%的市場份額,但是MSN本身擁有三大優勢。首先是人才上的優勢。當時的微軟和騰訊相比猶如一顆參天大樹和一棵小草。一流的人才都會選擇微軟這樣的世界名企,而騰訊獲得的是二流甚至N流的人才。所以從人才優勢上MSN大勝。然後MSN雖然只有10%的市場份額,但仍然是第二大IM軟件。當時中國有2000W的商務人士MSN佔據了一半。可以說MSN擁有的用戶人羣質量非常高。最後MSN建立中文網站進行招標,並拉來了另外一個巨無霸雅虎,聲稱要實現IM的互聯互通。也就是不同的IM軟件可以實現相互的溝通。MSN同時邀請了包括騰訊以及其他的IM程序。互聯網的教義告訴我們世界是平的,互聯網的核心理念就是讓人們以最低廉的成本在開放的環境下進行更多的連接、交互和信息分享。

騰訊賴以生存的根本就是用戶基礎,如果實現互聯互通,必然會給騰訊埋下危險的種子,所以馬先生果斷的拒絕了微軟。正因爲此,騰訊被扣上了封閉,拒絕開放的帽子。

隨後兩年,MSN迅速潰敗。其中有很多啓示值得大家反思,這也是讀書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從騰訊角度來看,由於採取小步快跑迅速迭代的策略,馬先生極致注重產品價值和用戶體驗,完成了一款深受大家喜歡的產品,這是QQ打敗MSN的原因,也是QQ成爲中國IM市場老大哥的原因。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真正從用戶角度去感知,一切爲用戶着想,才能真正做出受到大家喜愛的產品。

之前想過身爲程序員的我等35歲以後就去創業開餐館。我依然相信深處互聯網時代,注重用戶體驗是多麼的重要。如果我和競爭對手的廚技差不多,我一定能在用戶體驗上趕超對手。點滴的體驗一定能帶來質的改變。

反觀MSN失敗的原因。雖然MSN背靠微軟,擁有一流的人才,而且拉上雅虎和衆多互聯網公司成立了抗QQ聯盟,擁有很多優勢,但最終慘淡收場,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產品本身沒有受到領導的重視。對於騰訊來說,這場戰爭是生死大戰,馬先生必定破釜沉舟。而微軟當時正在和美國網警公司打瀏覽器之戰,所以重心根本不在MSN上。這場MSN和QQ之戰對於微軟本身無關痛癢。領導不重視,能爭取到的資源就少,項目本身的價值度低。然後,微軟對市場的反應緩慢。相比於騰訊小步快跑迅速迭代來滿足用戶的需求,MSN則像個遲暮的老人,反應極度緩慢。舉個例子來說,當時有個離線消息的功能。MSN雖然早都開發出來,但是真正上線需要和總部報備。但是這個事情一直拖到三年後纔得到總部批覆說可行,等三年過去了MSN團隊早已被馬先生全殲了。其次,MSN團隊沒有順應國家策略。因爲MSN將用戶資料放到美國服務器,這樣形成的後果是首先中國政府方面非常不滿意。還有一個後果就是文件傳輸速度非常慢,很多白領階層實在無法忍受,最後紛紛倒戈QQ。最後是高層決策上的重大失誤。當時微軟出來了LIVE,將MSN附着在LIVE上,同時還出臺了LIVE搜索。這樣導致的惡果是MSN本來是一款獨立的產品,但是現在卻被微軟當做一個插件附着在LIVE上。還有一個惡果是LIVE搜索的出現明顯是在搶雅虎的飯碗,兩位大哥關係破裂,這也宣佈了抗QQ聯盟整體失敗。

上面從騰訊和微軟兩個角度分析了騰訊在自己國門上打贏了IM即時通訊這一戰。從此之後,基本無人能撼動騰訊在IM領域的地位。

騰訊在IM領域力戰國外大廠。其他領域國內的大廠也毫不遜色。電子商務領域,本來是噹噹網和卓越網平分秋色。後來亞馬遜收購了卓越網,最終慘敗於噹噹網。搜索領域google和百度一較長短。雖然google比百度早成立多年,但是依然慘淡收場。我對百度而言確是沒啥好感,甚至認爲“百度一下你就上當”。工作中大家也都傾向於使用google搜索。這裏個人認爲google在國內沒有競爭過百度更多的是國家原因吧。

實話實說,雖然我們很多的產品都是複製國外主流的產品,但是我們更瞭解自己國人的需求。技術或者前沿趨勢外國人可能要牛,但是真正做出國人認可的產品還是我們自己的公司更牛一點。

06 多元化策略以及騰訊的“三宗罪”

 

2004年騰訊上市之後開始實施多元化戰略,想把騰訊變成像水電那樣流入千家萬戶。具體就是不僅在IM即時通訊領域保持領頭羊,還同時涉足電商、搜索、遊戲、廣告等等領域。電商方面成立了拍拍網,搜索方面成立了搜搜,遊戲方面則根據當時非常火的跑跑卡丁車出了自己的QQ飛車。

騰訊利用自己巨大的流量優勢,將用戶導入自己在其他領域開發的平臺。這就相當於與多個不同領域的大佬同時發生正面對抗。也就因爲實施多元化戰略,被千夫所指,從而被冠上騰訊“三宗罪”。第一罪,一直在模仿,從來不創新。因爲騰訊實施多元化戰略,所以當某個領域出現廣受大家喜歡的創意產品時,騰訊立馬加班加點做出個差不多的產品出來,然後通過QQ將用戶導入從而碾壓先發者。因爲每次都是後發制人,所以被冠上一直在模仿,從來不創新的罪名。第二罪,與天下爲敵,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騰訊利用自己海量的用戶優勢,同時在多個領域爭雄,再加上雄厚的資本,讓競爭者無路可走。第三罪,平臺壟斷,拒絕開放。因爲騰訊本身就是依靠海量的用戶,這是其根本,所以不斷修建自己的護城河,拒絕開放。這就是被千夫所指的騰訊“三宗罪”。

07 互聯網史上最慘烈的3Q大戰

 

混跡於2010年互聯網的小夥伴應該不會忘記赫赫有名的3Q大戰吧。當時360的創始人周鴻禕通過不斷優化自身產品和免費的策略幹掉殺毒屆的各位大佬,比如瑞星和金山等,最終坐擁億級用戶一統殺毒領域。

後來騰訊不斷迭代自己的QQ醫生,最後升級爲QQ電腦管家。而QQ電腦管家和360安全衛士功能和界面基本重疊。現在問題來了,作爲用戶你會選擇騰訊系的QQ電腦管家還是360安全衛士呢?就算你自己不選,身在騰訊的產品羣中,它也會想盡辦法讓你安裝QQ電腦管家。此時周鴻禕也明白自己處境堪憂,自己基本也會像騰訊碾壓其他人一樣被取而代之。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第一條是靜靜等死,等着騰訊通過QQ導流用戶到QQ電腦管家,不斷蠶食360市場,最終一統安全領域。另外一條就是和騰訊大幹一場。

性情中人的周鴻禕果斷選擇開炮。一方面爆出騰訊未經用戶允許的前提下掃描用戶文件,窺探用戶隱私。這一行爲直接引爆了互聯網,如果這是事實,那麼萬千網民的一舉一動均在騰訊的監視之下。這自然是大家無法忍受的。另一方面通過微博,使用極盡煽情和嘲諷之詞對騰訊發動攻擊,並且號召各路豪傑反對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的騰訊,引起了大家的共鳴,使網絡輿論一邊倒的譴責騰訊。

周鴻禕從一開始就定義了這張戰爭的性質,是草根創業者對壟斷者的反叛。表面上看是360和騰訊的鬥爭,實際上是互聯網創新力量和壟斷力量的鬥陣。360在壟斷力量下找到了一條生路,也是爲廣大創業公司找到一條生路。

2010年10月29號是馬先生的生日,周鴻禕特地給騰訊送了一份大禮。360推出了QQ保鏢說是可以防止隱私泄露,還能給QQ加速。實際上接管QQ底層用戶的關係,相當於釜底抽薪。針對這份大禮,騰訊則強制要求用戶要麼留QQ要麼留360來強勢還擊。

至今還清晰的記得那天登錄QQ會出現一個彈窗,告訴你因爲360挾持了你的QQ,所以360和QQ你只能選擇一個。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們一邊會非常生氣的大罵騰訊,另一邊則會默默的卸載360。爲什麼?因爲你的所有好友和工作關係都會通過QQ來進行。這樣的結果就是廣大網民羣情激奮,感覺自己被騰訊脅迫。網上輿論一邊倒的怒罵騰訊。這場大戰最終被政府出面調停才最終得以解決。

3Q大戰的結果是在法律層面上騰訊大獲全勝,但是輿論層面則一邊倒的譴責騰訊。騰訊遭受到的輿論攻擊使得馬先生的價值觀發生動搖,馬先生一向自詡爲產品經理,日夜所思都是用戶體驗以及得到用戶的認可。但就是在這個層面上馬先生遭到了質疑。這場大戰甚至改變了馬先生的性格,他開始重新思考騰訊的平臺策略和公共屬性。而另一方360的創始人周鴻禕則聲名大噪,成爲互聯網草根階級的英雄。周鴻禕借勢選擇第二年在美國上市,一躍成爲中國市值第三的互聯網上市公司。這場戰鬥中,360沒有被巨無霸騰訊吞噬,反而用戶增加了,可以說是真正的勝利者。

上面就是整個3Q大戰的始末。值得我們大家反思的地方有很多。當面臨絕境,奮力一搏還能博得一線生機。如何很好的利用輿論造勢等等。

08 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閃耀的明星微信

 

3Q大戰結束之後也預示着移動互聯網時代真正到來。2000年到2010年可以說是門戶互聯網的PC時代。隨着老三強新浪、網易和搜狐日漸萎靡,2009年新浪效仿國外2006年上市的Twitter開發了新浪微博。

相比於之前的博客,微博在技術上並沒有什麼重大創新,唯一不同的是限制每條信息只有140個字。在海外Twitter憑藉輕便的140個字,像個輕騎兵一樣把Facebook打的不要不要的。新浪微博搭上了移動互聯網的順風車,讓大家隨時隨地都可以發微博,從而變成了一款國民現象級的產品。而這時馬先生正在和周鴻禕大戰。此時新浪微博的註冊用戶已經到了一個億。李開復曾經寫了一本書《微博改變一切》。因爲微博的出現,開啓了移動互聯網的新時代,使得人人都成爲新媒體的創造者。

因爲互聯網具有贏家通吃的特性,大家都用,你也肯定會用,所以新浪微博的用戶出現井噴式的增長,並且從根本上撼動了騰訊最重要的用戶資源。雖然後來騰訊緊急上線了騰訊微博,但是記憶中這個產品並沒有大火。真正讓騰訊戰勝新浪微博的則是微信。

可以說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閃耀的明星就是微信了吧。微信也是效仿國外KIK開發的一款產品。可以這麼簡單的理解,微信相當於PC版的QQ,只不過移植到了移動設備上。但是因爲採用極簡的風格備受大家喜愛。

記得讀書的時候一直沒明白,有了手機QQ爲啥還有那麼多人用微信。直到真正工作後,身邊的人都用微信。因爲簡單就是美,所以使得微信擁有無與倫比的魅力。最開始國內出現的類KIK產品並不是騰訊的微信,而是雷軍開發的米聊。

這裏又得重點講下微信之父張小龍。張小龍很早的時候因爲開發了foxmail郵箱大火,但是後來猶如《傷仲永》裏面的方仲永最開始才華橫溢,但是後來則泯然衆人矣。直到後來攜微信橫空出世,幫助馬先生搭上了移動互聯網的快車。雖然雷軍的米聊產品比微信出來的早,但是後來一天宕機五次使大量用戶集體掉線,最終倒在了硬件設備上。後來微信採用小步快跑迅速迭代的策略,開發搖一搖和附近的人功能,註冊人數飛速增長。直到2014年春節上線紅包功能,引導用戶綁定支付,讓微信一躍成爲了最重要的在線支付軟件。可以說就是張小龍的微信使得馬先生真正戰勝微博,奠定了互聯網時代的霸主地位。

總結和預告

 

到這裏咱們一路走來,看到騰訊從默默無聞的花臉小廝慢慢長成參天大樹,成爲當今中國兩大互聯網寡頭之一。從最開始沒有商業變現的能力,到後來構造Q幣、QQ秀和QQ會員的完美閉環實現盈利,再到後來多元化的戰略變成很多人眼中的“全民公敵”,再到和周鴻禕的互聯網最慘烈的3Q大戰,最後到張小龍攜微信幫助騰訊搭上移動互聯網的快車。騰訊已然變成一顆參天大樹,並且在不斷壯大。我們從騰訊的歷史能學到的東西太多太多,值得我們回憶的青春也太多太多。下一本書會分享下理財屆很有名的暢銷書《窮爸爸和富爸爸》。

說點輕鬆的

 

最有價值的投資是投資你自己,不管是你的健康還是你的頭腦。而投資自己最快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讀書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雖然從小就不怎麼喜歡看書,長大之後也不怎麼喜歡看書,但是我喜歡上了聽書。我喜歡將碎片化的時間全部拿來聽書,而且不僅僅是聽一遍。很多書聽一遍你可能僅僅有個印象,聽三遍以上你也許才能明白作者的一點點用意。這本《騰訊傳》我聽過至少三遍以上。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通過訂閱微信公衆號曉書童來聽這本書,完全免費的知識分享平臺。持之以恆的點滴積累,一定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產生質的變化。讀書吧,不斷的學習,終身學習。

 

回顧歷史

總會用到的系列:

總會用到的系列1:繞不開的裝修

總會用到的系列2: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基金定投

廣告系列:

廣告中那些趣事系列1:廣告統一興趣建模流程

廣告行業中那些趣事系列2:BERT實戰NLP文本分類任務(附github源碼)

廣告行業中那些趣事系列3:NLP中的巨星BERT

廣告行業中那些趣事系列4:詳解從配角到C位出道的Transformer

 

喜歡本類型文章的小夥伴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衆號:數據拾光者。有任何干貨我會首先發布在微信公衆號,還會同步在知乎、頭條、簡書、csdn等平臺。也歡迎小夥伴多交流。如果有問題,可以在微信公衆號隨時Q我哈。

發佈了8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7 · 訪問量 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