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是如何做研究的——閱讀


2. 閱讀


很多研究人員花一半的時間閱讀文獻。從別人的工作中可以很快地學到很多東西。本節討論的是AI中的閱讀,在第四小節將論述其他主題相關的閱讀。

閱讀文獻,始於今日。一旦你開始寫作論文,就沒有多少時間了,那時的閱讀主要集中於論文主題相關的文獻。在研究生的頭兩年,大部分的時間要用於做課程作業和打基礎。此時,閱讀課本和出版的期刊文章就可以了。(以後,你將主要閱讀文章的草稿,參看小節三)。

在本領域打下堅實的基礎所需要的閱讀量,是令人望而卻步的。但既然AI只是一個很小的研究領域,因此你仍然可以花幾年的時間閱讀本領域已出版的數量衆多論 文中最本質的那部分。一個有用的小技巧是首先找出那些最本質的論文。此時可以參考一些有用的書目:例如研究生課程表,其他學校(主要是斯坦福大學)研究生 錄取程序的建議閱讀列表,這些可以讓你有一些初步的印象。如果你對AI的某個子領域感興趣,向該領域的高年級研究生請教本領域最重要的十篇論文是什麼,如 果可以,借過來複印。最近,出現了很多精心編輯的有關某個子領域的論文集,尤其是 Morgan-Kauffman出版的。

AI實驗室有三種內部出版物系列:Working Papers,Memos和Technical Reports,正式的程度依次增加,在八層的架子上可以找到。回顧最近幾年的出版物,將那些非常感興趣的複製下來。這不僅是由於其中很多都是意義重大的 論文,對於瞭解實驗室成員的工作進展也是很重要。

有關AI的期刊有很多,幸運的是,只有一部分是值得看的。最核心的期刊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也有寫作"the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或者"AIJ"的。AI領域真正具備價值的論文最終都會投往AIJ,因此值得瀏覽每一年每一期的AIJ;但是該期刊也有很多論文讓人心煩。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是另外一本值得一看的期刊。Cognitive Science也出版很多意義重大的AI論文。Machine Learning是機器學習領域最重要的資源。IEEE PAMI(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是最好的有關視覺的期刊,每期都有兩三篇有價值的論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IJCV)是最新創辦的,到目前爲止還是有價值的。Robotics Research的文章主要是關於動力學的,有時候也有劃時代的智能機器人論文。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偶爾有好文章。

每年都應該去所在學校的計算機科學圖書館(在MIT的Tech Square的一層),翻閱其他院校出版的AI技術報告,並選出自己感興趣的仔細加以閱讀。

閱讀論文是需要練習的技能。不可能完整地閱讀所有的論文。閱讀論文可分爲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看論文中是否有感興趣的東西。AI論文含有摘要,其中可能有 內容的介紹,但是也有可能沒有或者總結得不好,因此需要你跳讀,這看一點那看一點,瞭解作者究竟做了些什麼。內容目錄(the table of contents)、結論部分(conclusion)和簡介(introduction)是三個重點。如果這些方法都不行,就只好順序快速瀏覽了。一旦 搞清楚了論文的大概和創新點,就可以決定是否需要進行第二階段了。在第二階段,要找出論文真正具有內容的部分。很多15頁的論文可以重寫爲一頁左右的篇 幅;因此需要你尋找那些真正激動人心的地方,這經常隱藏於某個地方。論文作者從其工作中所發現的感興趣的地方,未必是你感興趣的,反之亦然。最後,如果覺得該論文確實有價值,返回去通篇精讀。

讀論文時要牢記一個問題,“我應該如何利用該論文?”“真的像作者宣稱的那樣麼?”“如果……會發生什麼?”。理解論文得到了什麼結論並不等同於理解了該論文。理解論文,就要了解論文的目的,作者所作的選擇(很多都是隱含的),假設和形式化是否可行,論文指出了怎樣的方向,論文所涉及領域都有哪些問題,作者的研究中持續出現的難點模式是什麼,論文所表達的策略觀點是什麼,諸如此類。

將閱讀與程序設計聯繫在一起是很有幫助的。如果你對某個領域感興趣,在閱讀了一些論文後,試試實現論文中所描述的程序的“玩具”版本。這無疑會加深理解。可悲的是,很多AI實驗室天生就是孤僻的,裏面的成員主要閱讀和引用自己學校實驗室的工作。要知道,其他的機構具有不同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值得去閱讀,嚴肅對待,並引用它們的工作,即使你認爲自己明曉他們的錯誤所在。

經常會有人遞給你一本書或者一篇論文並告訴你應該讀讀,因爲其中有很閃光的地方且/或可以應用到你的研究工作中。但等你閱讀完了,你發現沒什麼特別閃光的地方,僅僅是勉強可用而已。於是,困惑就來了,“我哪不對啊?我漏掉什麼了嗎?”。實際上,這是因爲你的朋友在閱讀書或論文時,在頭腦中早已形成的一些想法的催化下,看出了其中對你的研究課題有價值的地方。
發佈了2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1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