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ACM大賽手記(final)

也許這是今年大賽的結束曲了吧,經歷了這次“槍林彈雨”,感覺很是有趣。我們4個人大呼過癮!爲什麼呢?不是麼?這樣對大腦的衝擊波可是不多見的,而且對於我們這些象牙塔裏面諳練考試的寶貝蛋來說,真正的考驗纔是如此。既然這樣子,明年有機會的話,誰又不想重新來過呢?

總結一下吧!是不是,這些關於ACM大賽的文章寫得有些菜了呢?畢竟不是文學系的高才,也不是什麼技術牛人,大家捧捧場啦!

總體來說,這樣子的比賽很需要基礎。如果你是一個大的容器,那麼ACM就是一股激流,流進你大腦每一個細胞裏面,流進你知識構成的空間裏面,衝擊每一寸,每一方。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有紮實的基礎。說實話,我們可是趕鴨子上架,短短的1個月,連書都沒來得及看,而且在開始的時候還驕傲的看着自己大學的數據結構期末考試成績,90多呢!~
哈哈,現在想起來,真的有些不好意思,而且有些憎恨中國式的教育了!(其實一直都是憎恨的,如果初中就給我開始培養計算機技術,我肯定是個天才!tongue_smile.gif)而且,最令我鬱悶的是在關鍵時刻竟然忘記了怎樣將2維數組作爲變量傳進函數。靠!天大笑話。說出去自己是**大學(還挺有名的,天上有個行星和我們學校一個名字),讓人笑死,但是有什麼辦法,我覺得自己很是沒用的。所以,語言和算法還有ds(DataStructure
)還是很重要的基礎。

其次,隊友說人家****好牛,我個人是不同意的。難道8道題差距這麼大?我們做出1個,人家早早吃午飯去了!我很堅信一句話”Prectise makes Perfect!!!!”所以,如果把這些問題當作生活當中調節的一部分,經常考驗自己,並能夠結交一些好的技術人員,誰敢說我們比不過那些“牛”人?當然,不是準備,因爲可以的做什麼事情,我是做不好的,堅持下來的,就能做好。也許這是我的個人習慣吧!

還有一點值得我注意,也許很多學生也有這樣子的感觸。什麼東西想得好,但是programming做不好。不是代碼混亂,就是上了機器就寫不出來了。或者,我們經常需要寫在紙上,然後修修改改,最後才真正上機實現。真的需要這樣子麼?這兩天,看了不少規範性的東西。的確,程序這個東西需要上量。這也是做好程序員的基本功。難道,你的辦公桌上除了電腦,還要厚厚的紙張寫程序麼?現在,好像寧可寫在記事本上,也不願寫在紙上了呀!回家好好寫上幾W行,然後再來工作吧!

今天想起來程序員合訂本上(2003),有篇文章,寫得是關於二叉樹的妙用。果然,讚不絕口。但是給我印象最深還是開篇的那一席話。程序員不能依靠拖放控件活着。算法,數據結構,乃至精神的掌握語言纔是程序員在計算機行業裏面立足不敗的長生藥。最近在做數據庫的設計。發現一個數據驗證如果你寫不好,也會死循環,但是它同樣需要精確的算法設計。你同樣在工作中會碰到,你以爲控件的相應當中就不會用到遞歸了麼?二叉樹的搜索算法照樣可以把用戶喝咖啡的時間節省出來。如果你在工作完成前喝咖啡,那麼你肯定是厭倦了眼前的操作或者等待。如果你可以花1s完成工作,剩下的就是一杯JAVA,然後就是愜意的給老闆說:“我做好了,還有別的任務麼?”那時的愜意,你能想象得到麼?

我想,以後的路還很長,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但是任何鄙視基礎的態度都是錯誤的。任何不嚴謹的態度也會後患無窮的。我們需要什麼……

思考下去吧……

謝謝大家看完了這些東西,希望對你有幫助。也希望你提出寶貴意見。

如果你參加了ACM大賽的話,希望能交個朋友  QQ:94768815 (技術人員強烈歡迎)
發佈了4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 · 訪問量 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