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10:软件体系设计新方向:数学抽象、设计模式、系统架构与方案设计(简化版)(袁晓河著)

置换的连通性 

如果各种置换抽象统一后,那么其具可以通过领域的相通来表示其置换能够通达的情况进行描述,所以也可以通过在图像中进行标识来表现其相通的情况。于是将这样的形式成为置换的联通性,如图1-10 ~ 1-15所描述的不同设计模式的置换连通情况。

 如下图Bridge桥结构设计模式的连通:

 


如下图Composite组合模式的连通:


如下图Proxy代理模式的连通:

 


 

如下图Command命令模式的连通:

 


 

如下图Mediator中介者模式连通:

 


 

如下图Observer观察者模式连通:


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通过箭头的方向让类A其能够连通到某个类B,则说明类A具有置换B的可能。每经过1个置换的箭头,那么其表示中间层的度量增加1,随着置换中间层量的增多表示其隔离性越强。如果某个类具有置换线的非箭头端,(双向箭头则计数为2个单方向置换箭头),指向其他的类的箭头越多(经过的置换线越多),则表示其置换的密度越大,则表示其此类作为枢纽型越强,即关键性越强。

置换的连通性可能蕴藏着更多的深层次的原理,但目前我还没有更好的思路,所以此处还需要继续的挖掘。

 

发布了42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 · 访问量 235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