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體陰影製作方法

摘要:山體陰影是一種DEM可視化技術,它在模擬光照條件下生成具有三維效果的二位平面圖。使用山體陰影,可以製作美觀、形象、立體感強烈的二維地圖,是現代數字製圖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對於大型山體陰影製作來說,如何生成高質量的山體陰影,如何減小其數據量,便於傳輸,是具有實際意義的。本文以全國30米分辨率的ASTER DEM爲例,介紹如何製作高質量、小數據量的山體陰影。
標籤:山體陰影;ENVI;HillShade;Shaded Relief 

一、 數據介紹 
本文使用的數據爲全國30米分辨率的ASTER DEM,數據量大小爲58G,WGS84座標,像元類型爲SIGNED 16 BIT INTEGER。NASA公開了全球30米分辨率的ASTER DEM,並可以免費下載。 

二、山體陰影生成 
我們知道,在ArcMap中有Hillshade工具用來生成山體陰影;ERDAS提供Shaded Relief工具;ENVI的山體陰影工具存放在Topographic Modeling中。我們分別使用這三款軟件進行山體陰影的生成,結果如下所示:

圖1 ArcMap、ERDAS、ENVI生成結果圖(從左到右)

整個生成過程中,ArcMap在處理大數據量柵格影像時相對要慢,而且處理地理座標系的DEM時,效果不是很理想。在上圖中,我們會發現平坦地區出現大量凸點;ERDAS效果與ArcMap不相上下,凸點明顯。相比前二者,ENVI處理的速度最快,效果最好。  
綜合上述分析,使用ENVI生成山體陰影爲最佳選擇。但是,ENVI處理生成的山體陰影文件數據量大小爲120G左右,非常不利於數據傳輸。如何減小其數據量?——數據壓縮。  

三、數據壓縮  
上文提到,ENVI處理生成的山體陰影文件數據量大小爲120G左右,比原始的58G大接近1倍!這是因爲ENVI在生成山體陰影時採用的是32 BIT FLOAT像元類型進行存儲,因此,數據量上是原始文件的2倍左右。  
衆所周知,目前比較常用的圖像壓縮算法有JPEG 2000,ECW和MrSID,但它們均無法對浮點型的影像數據進行壓縮。因此,在壓縮山體陰影之前,需要對其進行像元類型轉換,轉換成壓縮算法支持的格式。在此,利用ArcMap的數據導出即可。具體操作如下:

1、加載山體陰影數據至ArcMap中,在圖層右鍵屬性中選擇Symbology選項卡,選擇Stretched,設置Stretch Type爲Min-Max。如圖所示。這裏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影像數據進行統計時一定要忽略無效值。

圖2 山體陰影參數設置

2、設置完畢後,選中影像圖層點擊右鍵,選擇Data—Export Data,在Output Raster下,選擇Use Renderer,即可將影像轉換爲UNSIGNED 8 BIT INTEGER像元類型存儲。 
通過對像元類型的轉換,影像文件大小減小至30G左右。在此基礎上,進行MrSID壓縮,最終的全國30米分辨率的山體陰影數據量大小爲680M。 

四、小結 
本文以全國30米分辨率ASTER DEM爲例,介紹如何製作高質量,小數據量的山體陰影。通過對ArcMap、ERDAS以及ENVI三款軟件山體陰影的對比,確定選用ENVI生成的山體陰影質量最高,效果最佳;利用數據壓縮技術,將山體陰影由最初的120G大小壓縮至680M,一方面提高其瀏覽速度,另一方面也更易於數據的攜帶與傳輸,更好的用於製圖與其他相關的應用領域。圖3即爲採用山體陰影產品製作的色彩地貌暈渲圖。

圖3彩色地貌暈渲圖
                                                                      
發佈了6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7 · 訪問量 19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