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弱智故事,享忽悠人生——如何防忽悠?

(此處爲人肉維護的鏡像,不保證完整複製內容到這裏,也不保證及時修訂錯誤。原文請見:http://csbabel.wordpress.com/ 翻牆請用Google Reader查看:http://csbabel.wordpress.com/feed/)


卷首語:21世紀什麼最重要?防忽悠!

1 關於電腦的故事,忽悠程度不高


先看看這個故事,體會一下被忽悠的感覺(在這裏我假定你對電腦故障比較熟悉)。

《電腦對黃碟過敏麼?》

某電腦公司收到投訴信,用戶抱怨說他每晚都要看碟。如果看的是黃碟,則他新買的奔騰二代電腦會自動重啓;如果看其它的碟,則電腦可以正常觀看。天天如此。該用戶懷疑 這電腦是否對裸體過敏。
電腦公司的頭頭覺得這太過詭異,不過還是派了一個工程師去該用戶家調查原因。第一天,工程師和用戶一起去看碟。在家裏,工程師要求看黃碟,結果放出來後, 電腦果然重啓了。此後幾天,工程師每次都和用戶一起看碟,每次都由工程師臨時決定看什麼碟。果不其然,凡是看了黃碟,電腦就會重啓;反之則正常。(由於是工程師臨時決定看的類型,可以排除用戶搞惡作劇的可能)
這個工程師是一個理性的人,也不信神,當然不會相信電腦對黃碟過敏這一說。但是他覺得有更深層的原因在起作用。此後,他每天晚上和該用戶一起去看碟,每次 他都詳細記錄開機的時間、途中點鼠標左鍵和右鍵的次數、使用的軟件版本等各種信息。許多天後,他終於發現了規律:黃碟一般都比較破舊,而且碟片上充滿了劃 痕。
於是問題就轉化爲:讀破爛的光碟導致電腦重啓。然後,工程師就輕易找到了原因(當讀破爛的影碟的時候,光驅功率過大,導致電腦電源功率超載,造成供電中斷,電腦重啓)。

這個故事是在說,透過現象看本質,要膽大心細,才能做好工程師……blah blah

(被忽悠了的請去面壁一分鐘)

爲什麼說這個故事是忽悠?因爲在奔騰二的時代(如1999年),光驅功率過大造成電腦重啓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對於工程師來說,不需要那麼多時間去反覆看 不同的碟,以及記錄鼠標/鍵盤動作等。對於無藍屏的重啓,第一懷疑就是供電,接上示波器看看波形便知。在實際維修中都不用這麼麻煩,因爲稍微有點經驗的 人,聽到光驅狂轉的巨大聲音,都能聯想到光驅的功率太大了(知道這事兒的人挺多的:在我上大學時,前後三棟宿舍樓的人基本上都知道這回事兒。其實,只要常 看碟的人,基本都知道這回事兒。《電腦報》等報刊上也登過)。對於專修電腦的維修師傅們,一聽說“看碟時電腦重啓”,第一反應也差不多應該是“光驅功率過 大,電源吃不住了”。經歷過PII電腦時代的人對這個現象簡直是太熟悉了(與現在不同,那時候電源是不被重視的,多數的質量很差)。在那個時代,多數人都 特別關心影碟的質量,租碟的時候都要先看劃痕多不多,以便評估一下是不是好讀(因爲看碟時讀不出,導致電腦死機是常有的事)。如果有人抱怨碟片讀不出、看 不了,別人說的第一句話基本都是“碟太爛了吧”……所以,對這種現象,一個正常的工程師根本用不到花費“許多天後”纔得到正確答案。

2 關於汽車的故事,忽悠程度就高多了

二次忽悠來到,這次是關於汽車的(在這裏我假定你對汽車技術和修理程序不熟悉)。

《Pontiac汽車對冰淇淋過敏?》

某汽車公司收到投訴信,用戶抱怨說他每晚都從家裏開車去商店買冰淇淋。如果買的是香草冰淇淋,則回家時汽車就無法發動;如果買其它口味的冰淇淋,則汽車可以正常發動。天天如此。該用戶懷疑這汽車是否對香草冰淇淋過敏。
汽 車公司的頭頭覺得這太過詭異,不過還是派了一個工程師去該用戶家調查原因。第一天,工程師和用戶一起去買冰淇淋。在店裏,工程師要求買香草口味,結果出來 後,汽車果然不能發動。此後幾天,工程師每次都和用戶一起去買,每次都由工程師臨時決定買什麼口味。果不其然,凡是買了香草口味,汽車就無法發動;反之則 可以。(由於是工程師臨時決定購買的類型,可以排除用戶搞惡作劇的可能)
這個工程師是一個理性的人,也不信神,當然不會相信汽車過敏這一說。但是他覺得有更深層的原因在起作用。此後,他每天晚上和該用戶一起去買冰淇淋,每次他都詳細記錄往返的時間、途中踩油門和剎車次數、使用的汽油型號等各種信息。許多天後,他終於發現規律:凡是買香草口味的,在商店裏面花的時間少(因爲這個口味受歡迎,擺放的貨架靠門口)。
於是問題就轉化爲:停車的時間短導致汽車不能正常發動。然後,工程師就輕易找到了原因(當停車時間太短,發動機依然很熱而無法驅散氣阻)。

這個故事的啓發是……布拉布拉……


(譯文抄自http://blog.csdn.net/program_think/archive/2009/02/02/3858867.aspx,對BLOG作者無惡意,切莫誤解)

你被忽悠到了沒有?

2.1 一大段關於發動機的技術解釋


爲 什麼說這個故事是忽悠?先得說說什麼是氣阻(氣鎖):對於發動機來說,氣阻這個詞是說進氣道內的空氣阻力(說得不嚴謹,但這樣說比較好理解)。氣阻過大時 會影響混合氣進入燃燒室,這時就形成了氣鎖(也不嚴謹,其實不只是在進氣道內會有氣鎖,曲軸箱也會有)。也有把氣鎖稱爲氣阻的,但Vapor Lock這個詞這樣翻譯有點不合適,沒體現出“Lock”一詞的意思來。


不同溫度下空氣的體積是不同的,特別對於進氣道這個溫度變化範圍很大的地方。正常的發動機溫度是90度,但那是指發動機水套內的平均溫度。氣缸內的燃燒溫度有1000多度,排氣溫度也有幾百度。相比起來,經過濾清器的新鮮空氣溫度都很低,頂多也就是40度的樣子。所以很多車都將排氣歧管和進氣歧管設計在一起,形成一個熱交換器(也有用水套的水進行加熱的,在小循環溫度足夠時就可以加熱了),用排氣歧內的廢氣來加熱混合氣,混合器的溫度上升,有利於氣油的霧化,但同時也會造成空氣的膨脹,導致氧氣減少,造成不完全燃燒,甚至無法燃燒。說到進氣歧管,附帶說一下可變進氣歧管。進氣歧管越長,低速扭矩越大(因爲氣體分子有粘滯性),但是在高速時,長長的進氣歧管卻很難及時供給混合氣(還是因爲氣體分子的粘滯性),這時要求有較短的進氣歧管。所以,現代發動機中纔會有可變進氣歧管的設計。爲什麼要說到進氣歧管的問題呢?因爲進氣歧管的問題也是氣阻造成的。(注意這裏沒有說可變正時/升程的進氣門/排氣門,俺比較討厭本田作秀的VTEC)

以上一段說的不適用於直噴機,因爲直噴機沒有可燃混合氣。另外,所有的Diesel都是直噴機(MM們請注意,這個不是時裝品牌那個Diesel……)

氣阻(氣鎖)不一定是在進氣道里形成的,油箱也會造成氣阻。油箱基本是密閉的。油箱設計有通氣道,在兩種情況下會打開,一是大量汽油已被送向發動機,油箱內的壓力減小,導致一個負壓,進而影響低壓油路內的氣油流動,如果負壓過大,就會造成氣鎖,使低壓油路內的氣油無法流動。所以,在油箱內壓力小於一定數值時通氣孔打開放入空氣,補充氣壓。第二種情況是汽車受熱,汽油在油箱內揮發,產生大量油蒸氣,造成油箱內壓力過大,此時要打開通氣孔將汽油蒸氣排入空氣中。(所以,不要將你的車放在太陽下暴曬,氣油會蒸發,最終跑光光的~~)

爲什麼高溫啓動會碰到氣阻/氣鎖問題呢?理由簡單得出奇,因爲發動機本來是爲了低溫啓動設計的。在極低的溫度下,發動機想要啓動,是非常困難的,因爲汽油蒸氣在低溫下很難形成,影響燃燒;而且低溫下潤滑油粘性很高,各部件間的阻力增大。所以在現代發動機的進氣道內都設有陶瓷電阻用來預熱混合氣。這種電阻很有意思,在低溫下它有一定阻值,會發熱,但溫度升高到幾百度的時候其電阻值會變成無窮大,此時電路斷路,不再加熱進氣道內的混合氣。

既然發動機原本設計成"偏向於低溫啓動",那在高溫的時候出現氣阻影響啓動也就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了(參數不匹配的問題或其它意外情況,另:正在工作中的發動機遇到氣鎖也會熄火)。所以,現代發動機的設計和測試都是對“低溫啓動”和“高溫啓動”這二者兼顧,一個也不能少。實際上,氣阻是發動機設計的關鍵中的關鍵。發動機設計的至高境界是:讓空氣順暢地進入燃燒室,與汽油一起進行最大限度地快樂燃燒,然後再通暢無阻力地排走燃燒過的廢氣(各種工況下均應如此)。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壓榨功率(e.g. 升功率100ps+)。常用的手段有:
  • 加大進氣量
  • 加大噴油量(前兩項加起來也就是提高壓縮比了)
  • 噴射燃油由電子系統控制
  • 缸內直噴(活塞吸進來的只是空氣,燃油直接噴射到汽缸內)
  • 不均勻地噴油(它有一個名頭響亮無比的縮寫:FSI)
  • 減小進氣阻力和增大進氣量(如:正時/升程可變,可變進氣歧管)
  • 減小排氣阻力(如:正時/升程可變以減少排氣門漏氣,拆掉催化器的直排)
  • 提高進氣的壓力(SUPERCHARGE或TURBO)……

(請數一數在上面列舉的條目中有多少次涉及了氣阻問題,呵呵)

2.2 爲什麼我認爲這個故事也是忽悠


說了這麼多,你想到什麼了沒有?——氣阻是這麼基本、這麼重要的東西,連我一介票友都能大噴特噴出這麼多來,難道發動機的設計者竟然犯下了如何嚴重的錯誤?雖然Pontiac從來沒出過讓人稱讚的好車,但它也是很普及的車型(在美國的租車行裏很常見),會有這麼嚴重的設計失誤麼?這個問題我沒有答案,TX們可以自行判斷。

在我看來,如果是因爲氣阻致使發動機無法在熱機工況下啓動,應該屬於個例,是需要維修的故障,而不是車型的通病。這樣的故障在維修工那裏通過檢查維修check list項目就能重現。對於無法啓動的故障,維修工是很熟悉的:一般要查油路,查缸壓,查噴油嘴,查進氣道,查節氣門開度(如果是化油器的還要查阻風門等),查冷車啓動,查熱車啓動……哪怕是在汽車維修水平極其低下的中國,4S店的小工也特別熟悉這一套東西。

如果我們假設去買香草冰淇淋的時間是1分鐘,這時的氣鎖導致發動機無法啓動。那麼,在發動機熄火後10秒鐘時嘗試啓動,也同樣會遇到氣鎖問題(此時的發動機更熱),同樣無法啓動。我相信任何修理工/工程師對於發動機無法啓動的問題,不會僅僅跟着客戶跑來跑去,在“許多天”裏都從來不去嘗試“冷車能否啓動”和“熱車能否啓動”這兩個必查項目的。(不管是在腦子裏,還是維修檢查用的check list,都會有這兩項的)

我最早看到這個故事是在六年前的TOM汽車論壇。當時也有不少人懷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我在網絡搜索了很久,也沒有能夠確定其真僞。但我一直認爲,這個明顯有漏洞的故事,應該出自《讀者》那類“喜歡編故事、又無法自圓其說”的刊物。

 

當然,上面我說的這些不能證明這個故事肯定是假的。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說:可疑點太多了。面對衆多可疑點卻毫不懷疑,這就是被忽悠了。

3 如何防忽悠


一句話結尾:要了解故事的背景知識,同時具備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附:延伸閱讀

1)Wiki Critical Thinking
http://en.wikipedia.org/wiki/Critical_thinking

2)本人的另一篇爛文:《關於不瞭解的領域,兼談Cirtical Thinking》(勉強算是個通俗入門版)
http://blog.csdn.net/yuankaining/archive/2008/12/16/3529833.aspx

3)強人介紹速成經驗的:《如何清晰地思考:近一年來業餘閱讀的關於思維方面的知識結構整理》
http://blog.csdn.net/pongba/archive/2008/12/18/3549560.aspx
(其實我說謊了,速成不了的,要花很多時間的……)

 

發佈了3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 · 訪問量 3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