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olaboratory使用教程

Colaboratory 是一個免費的 Jupyter 筆記本環境,不需要進行任何設置就可以使用,並且完全在雲端運行。
藉助 Colaboratory,可以編寫和執行代碼、保存和共享分析結果,以及利用強大的計算資源,所有這些都可通過瀏覽器免費使用。

Google Colab,全名爲Colaboratory。我們可以用深度學習框架,比如 keras、Tensorflow、PyTorch等主流框架去訓練模型。Colab 與其它免費的雲服務最重要的區別在於:Colab 提供完全免費的 GPU。

 

Colab教程

1.登錄Google賬號,進入Google Drive,右鍵-更多中創建新的Google Colab文件;若之前沒有使用過colab,則忽略這一步進入第二步。

2.右鍵-更多中點擊關聯更多應用,在彈出來的對話框中搜索“colab”即可找到Google Colab,與Google Drive關聯即可。

3.在Google Drive中點擊右上角“設置”-“管理應用”-“Google Colaboratory”後的方框打鉤。

4.設置完上面的之後在Google Drive中新建一個HelloColab.ipynb文件,進入Google Colab,在“編輯”-“筆記本設置”中選擇“GPU”

5.完成設置後,在第一個cell中輸入一下代碼,對其進行授權並安裝必要的庫

!apt-get install -y -qq software-properties-common python-software-properties module-init-tools
!add-apt-repository -y ppa:alessandro-strada/ppa 2>&1 > /dev/null
!apt-get update -qq 2>&1 > /dev/null
!apt-get -y install -qq google-drive-ocamlfuse fuse
from google.colab import auth
auth.authenticate_user()
from oauth2client.client import GoogleCredentials
creds = GoogleCredentials.get_application_default()
import getpass
!google-drive-ocamlfuse -headless -id={creds.client_id} -secret={creds.client_secret} < /dev/null 2>&1 | grep URL
vcode = getpass.getpass()
!echo {vcode} | google-drive-ocamlfuse -headless -id={creds.client_id} -secret={creds.client_secret}

6.在執行上述命令中會要求輸入驗證碼,點擊出現的鏈接,選擇自己的Google賬號,複製驗證碼

7.將驗證碼複製粘貼至編輯框中,單機Enter鍵確定,如此執行兩次後會出現“Access token retrieved correctly.”

8.驗證完成後輸入一下命令,在左側點擊“Files”按鍵,可以看到路徑下出現了一個drive文件夾,裏面的空的

!mkdir -p drive 
!google-drive-ocamlfuse drive

9.點擊“Mount Drive”,掛載Google Drive,會自動出現以下代碼(或者手動輸入以下代碼也可)

from google.colab import drive
drive.mount('/content/drive')

10.執行上述操作後驗證身份,可以看到drive文件夾中出現了Google Drive的內容

11.操作完以上步驟後,即完成了配置,後續可新建.ipynb文件,點擊右上角“connect”即可連接到當前runtime。此時和命令行操作一樣,可用cd等命令

12.Colab中已安裝了keras、Tensorflow、PyTorch等主流深度學習框架,直接調用即可,可以看到服務器GPU是“Tesla T4”

 

tips:

語句前加 ' ! '可以執行shell命令:

!ls

 

發佈了5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5 · 訪問量 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