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計算

 

1.1970年代前:採用大型機,多個終端
2.1990年代:PC機出現
3.1990-1996年:單機多處理器
4.2000年:超線程機器出現,主要是邏輯上的多處理器
5.2005年:雙核機器出現
6.2006年:四核處理器出現
7.2008年:自調整式處理器,主要是採用變頻降低功耗的機器出現。
8。2010年:以一臺PC帶多臺終端成爲流行,主要是在網吧和學校。
9.2015:網格計算:多臺機器矩陣出現,多臺矩陣可連續帶n臺機器。出現矩陣操作系統,已經沒有概念上PC,有的只有終端。終端的瘦客戶機的性能可以很方便地接上大形矩陣計算機,以獲取計算,出現計算提供商(這些廠商都在電費比較便宜的地點),以及內容提供商,

發佈了3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