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劉超:大學生冒嚴寒參與前百度總監劉超互聯網公益課

大學生冒嚴寒參與前百度總監劉超互聯網公益課
   2019年11月10日,天氣非常寒冷。天津各大學的學生自發冒着惡劣的天氣來到參加“互聯網設計之星”週末公益訓練營活動。單河北工業大學就報名了30多名同學,這一天同學們真實的體驗到了互聯網UI設計的流程。
   這一天的公益課分享嘉賓是前百度UE總監劉超,劉超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歷任百度、宇龍酷派、中國移動研究院、NOKIA、中國等知名公司團隊的高級管理崗位。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客座講師等。中國移動-聯想Ophone設計紅點設計獎獲得者等
   同學們在活動之前準備了很多問題,這次劉超總監給同學們普及的知識是從“服務設計”開始的。
 
   如何理解服務設計呢?服務設計又和UI設計有什麼關係?可以說10個人就會有10個不同的定義,好像什麼都是服務設計,又好像誰也沒給出具體定義。劉超總監解釋的“服務設計”是從互聯網設計的視角解讀這個概念,方便同學們快速理解概念,非學術論文。
   服務設計的文字定義是 “服務設計是=用戶爲中心 + 追蹤數據 + 涉及所有接觸點 + 不斷迭代打造完美的用戶體驗”。
 
   如何從UI設計的角度看服務設計呢,其實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大家明顯可以看到這10多年,互聯網設計師名稱的變化,從學軟件的工人到提倡服務設計的全鏈路設計師。
   2002年劉超進入這個行業,那時候的工作主要是PC網頁設計,而當時的網站也沒什麼競爭,你隨便弄個網站就有人來看,不需要像今天這樣花錢買流量,所以那時候只要會軟件就可以工作了,那時候我們的只能算是工人,連美工都不是。
   2003年後劉超和幾個朋友弄了個網站叫ChinaUI,當時沒有站酷、花瓣、追波,我們的認知就是界面要好看,我們主要設計PC客戶端軟件,所以“好看”成了競爭力,當時的我們應該充其量就是美工。
   2005年後劉超有幸進入NOKIA工作,當時國內最懂UI設計的就是NOKIA、微軟、摩托羅拉、西門子幾個外企,那時候有了“易用性”這個概念,所以我們也不再叫自己美工,而是UI設計師。
   接下來就是2007後的移動互聯網爆發時代了,因爲這次爆發的主航道是互聯網,劉超也進入百度工作。從此UI設計融合了互聯網的PM(產品經理)思維,就產生了以產品整體體驗入手的更宏觀的體驗設計,設計師不僅僅要好看、好用,還要懂產品,做半個PM(產品經理)。
   到了2015年,隨着技術的深入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深化,互聯網設計師又一次升級,而這次升級叫做全鏈路設計師。要求設計師懂用戶、懂產品、懂業務。而懂業務就要了解整個體驗的各種環節和觸點,這也就是服務設計。
 
  所以到這時大家是不是能初步理解互聯網設計裏的“服務設計”了呢?
  1 “服務設計”是“用戶爲中心 + 追蹤數據 + 涉及所有接觸點 + 不斷迭代打造完美的用戶體驗”。
  2 “服務設計”是由於技術更新和市場競爭產生的階段性產物,未來還會有更新的概念出現。
  3 最後我們據一個例子,最初的設計師從只畫一個圖標,到提升界面的移動性,再到思考產品特點和價值,再到今天思考業務模式,包括品牌、推廣、廣告、產品、客服全觸點的設計。
   同學們表示聽後受益匪淺,認識到了互聯網設計是一個整體。同學們也在這次公益課上見到了自己的就業名企的師哥。
  從2016年7月4日到2019年7月4日,天津已經近300多個大學生得到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字節跳動、小米、滴滴、愛奇藝、字節跳動的錄取通知書,成爲頂級互聯網公司的設計師。他們都是從劉超總監的校園之星的公益課接觸到互聯網的。

 

發佈了1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131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