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想錄(從技術到業務的轉變)

【 聲明:版權所有,歡迎轉載,請勿用於商業用途。  聯繫信箱:feixiaoxing @163.com】

 

    最近形勢不好,這基本是大家的共識了。不管是外面的貿易戰,還是現在的製造業萎縮、升級轉型,越來越多的裁員搞得大家人心惶惶的。說到程序員35歲危機,其實這也不是軟件工程師特有的,中年危機是廣泛存在的。一方面生活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家裏開支越來越大;另外一方面個人精力有限、無法在專業和業務上有更多的提高了。那麼,作爲年紀大的程序員應該怎麼做?

 

A、增加業務的能力

    早期的開發可能更加偏向於技術,但是我們知道一個項目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因此有必要知道自己做的產品有什麼用。同樣的技術在不同的產品、不同的行業可以發揮不同的價值。就拿嵌入式技術來說,在一些行業就是配角,而在另外一個行業卻是主角,這個從成本佔比就可以看出來。

 

B、整體把握產品

    拿攝像頭來說,安防行業會用、家庭會用、汽車行業也會使用。但是對於公司裏面的員工來說,他可能負責的只是很小的一個領域。要麼做驅動,要麼做應用,要麼做上位機,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從具體的技術走出來,那麼他是很難理解自己的工作對於整體的產品有什麼價值。從更高的角度來思考,自己做的是什麼行業,當前做的是什麼產品,有哪些客戶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哪些問題已經解決了,自己可以在這中間發揮什麼作用,這些都是可以好好反思一下。

 

C、產品和市場

    做技術的人很少考慮自己的用戶在哪裏,做的產品可以給別人帶來什麼價值?空有技術,但是沒有讓別人從你的產品中收益,這肯定是不長久的。就拿人工智能來說,現在說來說去應用比較多的還是人臉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這幾個方面,其他真正落地的產品少之又少。

 

D、深耕一個市場纔有競爭力

    如果說從前的產品是供求基本平衡,將來的市場必然是一個存量市場。每一個實體都必須深耕市場,拿出具有較高競爭力的產品,才能在市場中獲得優勢。一方面,消費者對於優質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另外一方面留給開發的時間越來越少,怎樣在中間尋求一個平衡也是很重要的一門藝術。

 

E、有特點的業務

    除了重資產的製造業,市場上大部分的公司形態還是以輕資產公司爲主。這意味着小公司的業務必須要有自己的特點,換句話說就是要有自己的絕活。比價格、降成本的單一手段就是把自己往絕路上逼,不想這樣就只能自己苦練內功了。

 

F、從業務到技術

    技術是程序員的看家本領,大家不妨跳出現在的圈子,看看自己的產品是什麼、業務範圍是什麼,支撐這個業務需要什麼樣的技術,尋找到一個長期、穩定的剛性需求,不斷精進自己的產品,總能有不錯的發展。

 

G、調整心態

    很多事情到了最後都是心態的問題。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老師就說過,人要往最好處努力、往最壞處打算。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煩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就是這個道理。真的富可敵國就沒有煩惱了,那也未必。所以說,按照自己的長遠目標慢慢去做就可以了,不要老想着質變,量變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會有對應的收穫。

 

    當然,面對35歲現象,知乎上很多朋友提了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開源節流、夫妻二人同時有收入、購買保險、做好資產管理、鍛鍊身體等等,這些是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對客戶、對業務、對產品的掌控能力,這纔是上上策。當然,轉管理崗、靠近公司核心業務、打理好內部關係,這些都是被動應對的方法,關鍵還是要自己積極面對,既然反正都會遇到,那就調整心態,按照基本的經濟市場規律,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創造價值來獲得自己應得的那部分收益。

 

 

發佈了55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631 · 訪問量 47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