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礎再回首(十七)——Set集合、增強for、HashSet類、LinkedHashSet類、TreeSet類、二叉樹、Comparator 排序

JAVA基礎再回首(十七)——Set集合、增強for、HashSet類、LinkedHashSet類、TreeSet類、二叉樹、Comparator 排序

版權聲明:轉載必須註明本文轉自程序員杜鵬程的博客:http://blog.csdn.net/m366917


前面我們學習了集合框架的List集合,根據前面我畫的集合框架的圖,可以看到還有Set集合和Map集合我們沒有學習,這篇我們就來學習Set集合。

  • Set
    • 元素是無序(存儲順序和取出順序不一致),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複的

我們來看一下API
這裏寫圖片描述

我們寫一個簡單的Demo看看它的元素是不是無序和唯一的

public class Se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創建集合對象
        Set<String> set = new HashSet<String>();

        // 創建並添加元素
        set.add("hello");
        set.add("java");
        set.add("world");
        set.add("java");
        set.add("world");

        // 增強for遍歷
        for (String s : set) {
            System.out.println(s);
        }
        //迭代器遍歷
        Iterator it = set.iterator();
        while(it.hasNext()){
            System.out.println(it.next());
        }
    }
}

我們先來看結果:這裏寫圖片描述

在這裏想給大家說一個要注意的地方
雖然Set集合的元素無序,但是,作爲集合來說,它肯定有它自己的存儲順序,而你的順序恰好和它的存儲順序一致,這代表不了有序,你可以多存儲一些數據,就能看到效果。

上面我們使用了兩種遍歷的方式,用了增強的for循環和迭代器來遍歷,前面我們學List集合的時候,我們還用了普通的for循環,但是在這裏不能用普通的for循環了,迭代器遍歷我們前面都學過,那我在下面就簡單的提一下增強的for循環的簡單使用。

增強for

增強for:是for循環的一種。

格式:
    for(元素數據類型 變量 : 數組或者Collection集合) {
        使用變量即可,該變量就是元素
    }

好處:簡化了數組和集合的遍歷。
弊端: 增強for的目標不能爲null。
如何解決呢?對增強for的目標先進行不爲null的判斷,然後在使用。

HashSet類

什麼是HashSet?我們先來了解他的概述

  • HashSet類概述
    • 不保證 set 的迭代順序
    • 特別是它不保證該順序恆久不變。
  • HashSet如何保證元素唯一性
    • 底層數據結構是哈希表(元素是鏈表的數組)
    • 哈希表依賴於哈希值存儲
    • 添加功能底層依賴兩個方法:
      • int hashCode()
      •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public class HashSe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創建集合對象
        HashSet<String> hs = new HashSet<String>();

        // 創建並添加元素
        hs.add("hello");
        hs.add("world");
        hs.add("java");
        hs.add("world");

        // 遍歷集合(這裏可以用增強for也可以用迭代器,但是增強for比較簡單點)
        for (String s : hs) {
            System.out.println(s);
        }
    }
}

輸出結果:
這裏寫圖片描述

爲什麼存儲字符串的時候,字符串內容相同的只存儲了一個呢?

我們可以查看add方法的源碼,就可以知道這個方法底層依賴 兩個方法:hashCode()和equals()。

  • 步驟:
    • 首先比較哈希值
    • 如果相同,繼續走,比較地址值或者走equals()
    • 如果不同,就直接添加到集合中
  • 按照方法的步驟來說:
    • 先看hashCode()值是否相同
    • 相同:繼續走equals()方法
    • 返回true: 說明元素重複,就不添加
    • 返回false:說明元素不重複,就添加到集合
    • 不同:就直接把元素添加到集合
  • 如果類沒有重寫這兩個方法,默認使用的Object()。一般來說不同相同。
  • 而String類重寫了hashCode()和equals()方法,所以,它就可以把內容相同的字符串去掉。只留下一個。

存儲自定義對象

我們存儲自定義對象,並保證元素的唯一性,
要求:如果兩個對象的成員變量值都相同,則爲同一個元素。

public class HashSe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創建集合對象
        HashSet<Student> hs = new HashSet<Student>();

        // 創建學生對象
        Student s1 = new Student("朱婷", 22);
        Student s2 = new Student("惠若琪", 22);
        Student s3 = new Student("徐雲麗", 21);
        Student s4 = new Student("朱婷", 22);
        Student s5 = new Student("郎平", 55);
        Student s6 = new Student("郎平", 57);

        // 添加元素
        hs.add(s1);
        hs.add(s2);
        hs.add(s3);
        hs.add(s4);
        hs.add(s5);
        hs.add(s6);

        // 遍歷集合
        for (Student s : hs) {
            System.out.println(s.getName() + "---" + s.getAge());
        }
    }
}

/**
 * 存儲對象
 */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 {
        super();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super();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輸出結果:
這裏寫圖片描述
我們看輸出結果,很明顯不符合我的要求。
因爲我們知道HashSet底層依賴的是hashCode()和equals()方法。
而這兩個方法我們在學生類中沒有重寫,所以,默認使用的是Object類。
這個時候,他們的哈希值是不會一樣的,根本就不會繼續判斷,執行了添加操作。

所以我們要在Student類中重寫hashCode()和equals()這兩個方法
這兩個方法都是重寫的,不用自己去寫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final int prime = 31;
        int result = 1;
        result = prime * result + age;
        result = prime * result + ((name == null) ? 0 : name.hashCode());
        return result;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 (this == obj)
            return true;
        if (obj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Class() != obj.getClass())
            return false;
        Student other = (Student) obj;
        if (age != other.age)
            return false;
        if (name == null) {
            if (other.name != null)
                return false;
        } else if (!name.equals(other.name))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然後我們運行程序,會出現以下結果,你會發現,符合了我們的要求
這裏寫圖片描述

LinkedHashSet類

  • 概述
    • 底層數據結構由哈希表和鏈表組成
    • 由鏈表保證元素有序(存儲和取出是一致)
    • 由哈希表保證元素唯一性
      我們做個小練習來了解它
public class LinkedHashSe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創建集合對象
        LinkedHashSet<String> hs = new LinkedHashSet<String>();

        // 創建並添加元素
        hs.add("hello");
        hs.add("world");
        hs.add("java");
        hs.add("world");
        hs.add("java");

        // 遍歷
        for (String s : hs) {
            System.out.println(s);
        }
    }
}

輸出結果:
這裏寫圖片描述
LinkedHashSet類很好理解,下面我們來繼續學習TreeSet類

TreeSet類

  • 概述
    • 使用元素的自然順序對元素進行排序
    • 或者根據創建 set 時提供的 Comparator 進行排序
      • 所以排序有兩種方式
        • 自然排序
        • 比較器排序
    • 具體取決於使用的構造方法。

我們先創建集合對象,運用自然排序的方式來寫Demo

public class TreeSe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創建集合對象
        // 自然順序進行排序
        TreeSet<Integer> ts = new TreeSet<Integer>();

        // 創建元素並添加
        // 20,18,23,22,17,24,19,18,24
        ts.add(20);
        ts.add(18);
        ts.add(23);
        ts.add(22);
        ts.add(17);
        ts.add(24);
        ts.add(19);
        ts.add(18);
        ts.add(24);

        // 遍歷
        for (Integer i : ts) {
            System.out.println(i);
        }
    }
}

輸出結果:這裏寫圖片描述
我們可以看到它使用元素的自然順序對元素進行了排序

  • TreeSet是如何保證元素的排序和唯一性的
    • 底層數據結構是紅黑樹(紅黑樹是一種自平衡的二叉樹)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二叉樹

二叉樹

那麼二叉樹是怎麼把元素存進去,又是怎麼取出來的呢?
如果你弄懂了這個問題,那麼你就明白了二叉樹了

我們先來了解元素是如何存儲進去的?

第一個元素存儲的時候,直接作爲根節點存儲。
從第二個元素開始,每個元素從根節點開始比較
比根節點元素,就放在右邊
比根節點元素,就放在左邊
相等的話就忽略。

我們以上面的存儲的元素20,18,23,22,17,24,19,18,24來畫一個圖幫助大家理解

這裏寫圖片描述

元素是如何取出來的呢?

從根節點開始,按照左、中、右的原則依次取出元素即可。

Comparator 排序

上面我們學習了自然排序,接下來我們來學習比較器排序。

/*
 * 需求:請按照姓名的長度排序
 */
public class TreeSe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創建集合對象
        TreeSet<Student> ts = new TreeSet<Student>();

        // 創建元素
        Student s1 = new Student("朱婷", 22);
        Student s2 = new Student("惠若琪", 22);
        Student s3 = new Student("徐雲麗", 21);
        Student s4 = new Student("朱婷婷", 22);
        Student s5 = new Student("郎平", 55);
        Student s6 = new Student("林丹", 34);
        Student s7 = new Student("李宗偉", 33);
        Student s8 = new Student("阿杜", 23);

        // 添加元素
        ts.add(s1);
        ts.add(s2);
        ts.add(s3);
        ts.add(s4);
        ts.add(s5);
        ts.add(s6);
        ts.add(s7);
        ts.add(s8);

        // 遍歷
        for (Student s : ts) {
            System.out.println(s.getName() + "---" + s.getAge());
        }
    }
}
/*
 * 如果一個類的元素要想能夠進行自然排序,就必須實現自然排序接口
 */
public class Student implements Comparable<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 {
        super();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super();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Student s) {
        // 主要條件 姓名的長度
        int num = this.name.length() - s.name.length();
        // 姓名的長度相同,不代表姓名的內容相同
        int num2 = num == 0 ? this.name.compareTo(s.name) : num;
        // 姓名的長度和內容相同,不代表年齡相同,所以還得繼續判斷年齡
        int num3 = num2 == 0 ? this.age - s.age : num2;
        return num3;
    }
}

輸出結果:這裏寫圖片描述
我們就總結了以下幾點內容

  • TreeSet集合保證元素排序和唯一性的原理
  • 唯一性:是根據比較的返回是否是0來決定。
  • 排序:
    • A:自然排序(元素具備比較性)
      • 讓元素所屬的類實現自然排序接口 Comparable
    • B:比較器排序(集合具備比較性)
      • 讓集合的構造方法接收一個比較器接口的子類對象 Comparator

最後,我們在做一個聯繫題吧
獲取10個1至20的隨機數,要求隨機數不能重複。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

  • A:創建隨機數對象
  • B:創建一個HashSet集合
  • C:判斷集合的長度是不是小於10
    • 是:就創建一個隨機數添加
    • 否:不理它
  • D:遍歷HashSet集合

知道了思路,那就開始寫吧!

public class HashSe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創建隨機數對象
        Random r = new Random();

        // 創建一個Set集合
        HashSet<Integer> ts = new HashSet<Integer>();

        // 判斷集合的長度是不是小於10
        while (ts.size() < 10) {
            int num = r.nextInt(20) + 1;
            ts.add(num);
        }

        // 遍歷Set集合
        for (Integer i : ts) {
            System.out.println(i);
        }
    }
}

運行程序,每次都會得到10個1-20以內的隨機數


好了,這篇我們講了Set集合和它的子類,沒有掌握的,再好好理解一下,下篇我們學習Map集合。

歡迎有興趣的同學加我朋友的QQ羣:點擊直接加羣555974449 請備註:java基礎再回首我們一起來玩吧。

發佈了3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84 · 訪問量 1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