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過程精摘

1. 確定系統開發中的不同角色

    *需求分析

    *系統設計

    *編碼

    *部署

2. 開發方法學必須要能夠做到的事情

    *保證開發小組對所要解決的問題有個堅實的理解

    *要考慮到開發小組是由不同的角色組成

    *能夠在小組的不同角色成員之間培育良好的通信關係

    *考慮到跨越階段的開發過程的反饋信息

    *開發出能夠向客戶反映出開發進度的工作產品,但是要避免產生過多的紙面製品

    BW: 採用某種開發過程能夠在一個短的時間同期內開發出一個完善的產品,那麼它就是一個好的開發過程

3. 快速應用工程指導原則(Guidelines for Rapid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 GRAPPLE) 中的五個段

    3.1. 需求收集

    3.2. 分析

    3.3. 設計

    3.4. 開發

    3.5. 部署

   在所有這些段開始之前,客戶必須已經爲該系統製作了一個業務案例,開發組的成員特別是分析員儘可能多的閱讀相關文檔資料

4. 需求收集

  4.1. 發現業務過程

  4.2. 領域分析(交談要錄音,不過分析人員在交談的時候要仔細聽,仔細記不能依靠錄音器)

  4.3. 識別協作系統

  4.4. 發現系統需求

在這個工作中,開發組要經歷第一次聯合應用(Join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session JAD session)發會議,在整個GRAPPLE 中會有好幾個這種會議

       *JAD session的參加者是來自客戶所在組的決策者,可能的用戶,以及開發組的成員。還要有個協調者來緩和會議氣氛。

       *對象建模人員應該在會議中細化以前所建立的類圖

  4.5. 將結果提交給客戶

5. 分析

  5.1. 理解系統的用法

這個動作是一個高層用例分析

  5.2. 充實用例

這個動作中,開發組繼續和用戶一同工作。目標是分析出每個用例中的步驟序列。

  5.3. 細化類圖

在這時,對象建模者應當在類圖中加入關聯名,抽象類,多重性,泛化和聚集。

  5.4. 分析對象狀態變化

細化模型,展示出對象狀態的變化。工作產品是狀態圖

  5.5. 定義對象之間的交互

對象建模者開發一組順序圖和協作圖來描繪對象之間的交互。狀態變化應當被包括在內

  5.6. 分析與協作系統的集成

6. 設計

    6.1. 開發和細化對象圖

      程序員根據類圖產生一些必要的對象圖。他們檢查每個操作並開發對應操作的活動圖去充實對象圖。工作產品是上述對象圖和活動圖

    6.2. 開發構件圖

      在此動作中,程序員是重要角色。這個段的任務是可視化的描繪出構件和構件之間的關係。構件圖是工作產品。

    6.3. 制定部署計劃

    6.4. 設計和開發用戶界面原型

    6.5. 測試設計

    6.6. 開始編制文檔。

系統最終用戶和系統管理員使用的文檔不要太早就開始編制
7.開發

    7.1. 編制代碼

    7.2. 測試代碼

測試專家(非開發人員)運行測試腳本,評價代碼是否做了預期的工作。

    7.3. 構建用戶界面和用戶界面到代碼的連接及測試

    7.4. 完成文檔

8. 部署

    8.1. 編制備份和恢復計劃

由系統工程遇編制計劃,以防系統崩潰。工作產品是備份和恢復計劃,計劃中要詳細說明如何備份系統以及系統崩潰後如何恢復

    8.2. 在硬件上安裝最終系統

    8.3. 測試安裝後的系統

最後,開發組還要對安裝好的系統測試。它是否能執行預期的事?備份和恢復機制起作用了嗎?測試的結果將決定系統是否需要時一步精化,並且測試結果組成了工作產品。

    8.4. 慶祝
發佈了2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