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perty裝飾器,join()函數,字符串u和r的用法

@property裝飾器的用法

在綁定屬性時,如果我們直接把屬性暴露出去,雖然寫起來很簡單,但是,沒辦法檢查參數,導致可以把成績隨便改:

1
2
s = Student()
s.score = 9999

這顯然不合邏輯。爲了限制score的範圍,可以通過一個set_score()方法來設置成績,再通過一個get_score()來獲取成績,這樣,在set_score()方法裏,就可以檢查參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get_score(self):
    return self._score
 
  def set_score(self, value):
    if not isinstance(value, int):
      raise ValueError('score must be an integer!')
    if value < 0 or value > 100:
      raise ValueError('score must between 0 ~ 100!')
    self._score = value

現在,對任意的Student實例進行操作,就不能隨心所欲地設置score了:

1
2
3
4
5
6
7
8
>>> s = Student()
>>> s.set_score(60) # ok!
>>> s.get_score()
60
>>> s.set_score(9999)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ValueError: score must between 0 ~ 100!

但是,上面的調用方法又略顯複雜,沒有直接用屬性這麼直接簡單。

有沒有既能檢查參數,又可以用類似屬性這樣簡單的方式來訪問類的變量呢?對於追求完美的Python程序員來說,這是必須要做到的!

還記得裝飾器(decorator)可以給函數動態加上功能嗎?對於類的方法,裝飾器一樣起作用。Python內置的@property裝飾器就是負責把一個方法變成屬性調用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lass Student(object):
 
  @property
  def score(self):
    return self._score
 
  @score.setter
  def score(self, value):
    if not isinstance(value, int):
      raise ValueError('score must be an integer!')
    if value < 0 or value > 100:
      raise ValueError('score must between 0 ~ 100!')
    self._score = value

@property的實現比較複雜,我們先考察如何使用。把一個getter方法變成屬性,只需要加上@property就可以了,此時,@property本身又創建了另一個裝飾器@score.setter,負責把一個setter方法變成屬性賦值,於是,我們就擁有一個可控的屬性操作:

1
2
3
4
5
6
7
8
>>> s = Student()
>>> s.score = 60 # OK,實際轉化爲s.set_score(60)
>>> s.score # OK,實際轉化爲s.get_score()
60
>>> s.score = 9999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ValueError: score must between 0 ~ 100!

注意到這個神奇的@property,我們在對實例屬性操作的時候,就知道該屬性很可能不是直接暴露的,而是通過getter和setter方法來實現的。

還可以定義只讀屬性,只定義getter方法,不定義setter方法就是一個只讀屬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lass Student(object):
 
  @property
  def birth(self):
    return self._birth
 
  @birth.setter
  def birth(self, value):
    self._birth = value
 
  @property
  def age(self):
    return 2014 - self._birth

上面的birth是可讀寫屬性,而age就是一個只讀屬性,因爲age可以根據birth和當前時間計算出來。
小結

@property廣泛應用在類的定義中,可以讓調用者寫出簡短的代碼,同時保證對參數進行必要的檢查,這樣,程序運行時就減少了出錯的可能性。




join()函數的用法

函數:string.join()

用於將序列中的元素以指定的字符連接生成一個新的字符串。

Python中有join()和os.path.join()兩個函數,具體作用如下:
    join():    連接字符串數組。將字符串、元組、列表中的元素以指定的字符(分隔符)連接生成一個新的字符串
    os.path.join():  將多個路徑組合後返回

一、函數說明
1、join()函數

語法:  'sep'.join(seq)

參數說明
sep:分隔符。可以爲空
seq:要連接的元素序列、字符串、元組、字典
上面的語法即:以sep作爲分隔符,將seq所有的元素合併成一個新的字符串

返回值:返回一個以分隔符sep連接各個元素後生成的字符串

2、os.path.join()函數

語法:  os.path.join(path1[,path2[,......]])

返回值:將多個路徑組合後返回

注:第一個絕對路徑之前的參數將被忽略

二、實例

#對序列進行操作(分別使用' '與':'作爲分隔符)

>>> seq1 = ['hello','good','boy','doiido']
>>> print ' '.join(seq1)
hello good boy doiido
>>> print ':'.join(seq1)
hello:good:boy:doiido


#對字符串進行操作

>>> seq2 = "hello good boy doiido"
>>> print ':'.join(seq2)
h:e:l:l:o: :g:o:o:d: :b:o:y: :d:o:i:i:d:o


#對元組進行操作

>>> seq3 = ('hello','good','boy','doiido')
>>> print ':'.join(seq3)
hello:good:boy:doiido


#對字典進行操作

>>> seq4 = {'hello':1,'good':2,'boy':3,'doiido':4}
>>> print ':'.join(seq4)
boy:good:doiido:hello


#合併目錄

>>> import os
>>> os.path.join('/hello/','good/boy/','doiido')
'/hello/good/boy/doiido'

字符串u和r的用法

1.u不是針對中文, 可以針對任何的字符串
它代表是對字符串進行unicode編碼.
一般英文字符在使用各種編碼下, 基本都可以正常解析, 所以一般也就不帶u了
但是中文, 必須表明所需編碼, 否則一旦編碼轉換就會出現亂碼.建議所有編碼方式採用utf8(即若是開頭有

# -*- coding: utf-8 -*
的話就不需要加u了)

注:以上是在Python2.7.10中,如果是在Python3中,是有區別的。這是因爲,Python 2裏的Unicode字符串在Python 3裏就是普通字符串而已,因爲在Python 3裏字符串總是Unicode形式的。

2.字符串前面加r,表示的意思是禁止字符串轉義


發佈了3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6 · 訪問量 1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