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之數據類型學習總結

    作爲一個Java初學者,用博客記錄下自己的學習歷程和感悟。在此處,Java就是小王子的玫瑰花。

    學習java首先進行環境的搭建,關於環境搭建不再贅述,而在寫一個簡單的(不是簡單的輸出程序)程序之前必須瞭解的就是數據類型。有時候錯誤定義數據類型就是對於數據類型的內存存儲的不瞭解,所以這篇博客就記錄一下數據類型方面的基礎知識。

數據類型知識概述:

   數據類型分爲基本數據類型和引用數據類型,而在學習變量就涉及到了基本數據類型,在以後的逐步學習中也會接觸到引用數據類型,比如一開始就接觸的類class等。而自己學習這部分知識總結時,做了一個導圖如下,方便自己具備知識體系。



數據類型知識易錯點:

    在對基本數據類型的瞭解後,自己想記錄一下自己覺得需要注意的地方。

    謹記:1.整形數據類型默認的是int類型,而浮點字符類型默認的是double類型。

              2.字節型數據類型byte的範圍是(-2^7~~~2^7-1),也就是(-128~~~127)。

              3.byte,short,char 這些類型之間不可以互相轉換,但是一旦參與運算,都默認轉換成int類型。


數據類型知識練習

    最後記錄一下兩道數據類型方面的題目相關,加深理解。

    1.            byte a , b , c ;

                   c = a + b ;

                   System.out.println(c) ;


        分析:這段代碼是錯誤的。(a+b)的計算結果是一個int類型,而在將結果賦值給c的時候,其實就是將一個int類型的數據存儲到一個byte類型的變量中,4個八位的數據如何用1個八位存儲?肯定是錯誤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對計算結果進行強制轉換。

                 c = (byte) (a + b);

    2.            short s = s + 1 ;

                  short s += 1;

                  哪一個會編譯失敗呢?


        分析:第一行代碼會編譯失敗。其實這裏就涉及到了數據類型的知識和對於賦值語句的理解。第一行代碼就是把計算結果int類型的數據類型賦給了short類型的,這是不可以接受的,需要進行強制類型轉換。而第二行代碼是一個賦值語句,在賦值語句中,其實已經進行了默認的類型提升。


    對於數據類型的知識總結就到這裏,畢竟自己現在纔開始進行學習,希望自己可以多總結,多回顧,不負時光。

發佈了2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 · 訪問量 131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