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J2SE性能的代碼技巧

1.JAVA開發工具集(JDK)

  ■ 設計了一組通用用途的類

  ■ 設計的質量和實現多樣化

  一 有些部分設計和實現得很好

  一 而有些部分...

  ■ 你可以訪問JDK的源代碼

  一 %JAVA_HOME%/src.jar

  一 不要直接修改源代碼,但如果識別出一個JDK的方法是一個瓶頸 ,檢查源代碼以理解爲什麼

2.數據結構和算法

  ■ 推薦JAVA集合框架

  一 指南 java.sun.com /docs/books/tutorial/collections

  ■ 設計得很好的基本的數據結構和算法

  

3.集合框架

  

  ■ 調換實現達到不同的性能特性

4.集合框架:接口與具體類

  ■ 面向接口編程,而不是具體類

  一 特別是對於方法參數

  一 在性能優化時更容易改變實現

  

5.集合框架:具體類

  ■ 當一個集合創建時要消除動態增長的代價,爲其指定一個實際初始大小

  一些具體類(如:ArrayList)的動態增長的代價是很高的

  ■ 在適當的地方考慮重用集合對象

  一 調用集合的clear()方法清楚它的所有元素

  ■ Object .hashCode()

  一 選擇一個算法保證哈希表的統一分配

  一 覆蓋繼承的Object.hashCode()方法, 默認的實現返回的是對象引用值,沒有展示一個一致的分配

  一 從不返回一個常量

  一 非常小心地改變鍵的值的底層狀態

6.集合框架:實現數據結構

  ■ 如果一定要實現自己的數據結構,依賴於集合接口實現你的類

  一 可以使用java.util.Collections工具方法恰當地實現你的具體數據結構

  ■ 擴大數據結構集合,你可以插入其它的開發成果

7.集合框架:基礎算法

  ■ Java .util.Collections類裏的算法

  一 sort(…..)

  以升序重新排列List的元素

  輕微地優化MergeSort-O(nlog(n))的版本

  一 binarySearch(….)

  在一個已排序的List裏查找指定的元素

  一 極限值

  min(…) max(….)

  一 其它

  reverse(….),fill(….), copy(…)

8.數組

  ■ 數組與ArrayList與Vector

  一 數組的速度大約比ArrayList快十倍

  一 數組的速度大約比Vector快40倍

  一 ArrayList的速度大約比Vevtor快3-4倍

  ■ 當拷貝一個數組的元素到另一個數組時,使用System .arrycopy(…)

9.數組:基礎算法

  ■ JAVA2的java.util.Arrays類提供了一組重載方法,爲基礎數組實現了最佳化的算法(與java.util.Collections類相似)

  ■ Java .util.Arrays類的裏的算法

  一 binarySearch(…)

  一 equals(…)

  一 fill(…)

  一 sort(…)

 

10.格式化

  ■ 文本格式化類:

  一 java.text .DateFaormat

  一 java.text.NumberFaormat

  一 java.text.MessageFaormat

  可能非常慢

  ■ 例如:第一次調用DateFormat.geInstance()創建超過12000個對象

  ■ 每次調用DateFormat.format 創建13個對象,加上第一次調用時的那次

  一 重用同一個DateFormat實例而不是重複調用DateFormat.getInstance是很值得做的

  ■ 其它的格式化類有相似的特點

11.XML處理:SAX

  ■ 處理XML文檔的低級,事件驅動庫

  ■ 最好的選擇,如果:

  一 你需要以線性的方式遍歷整個文檔

  一 你只需要查看幾項

  一 內存效率是一個問題

12.XML處理

  ■ 試着在你的應用程序裏消除處理特定XML對象

  ■ 通過一個RMI調用傳遞DOM樹,結果會使整個java對象樹序列化。。。通常會4倍甚至更多的空間

  4.Buffered I/O

  ■ I/O類默認不緩衝

  ■ 爲你的I/O流使用緩衝的包裝器

  BufferedOutputStream

  BufferedInputStream

  BufferedReader

  BufferedWriter

  ■ 嘗試在構造方法中使用緩衝大小參數

  一 BufferedInputStream:默認2048個字節(JDK1.4.1)

  一 BufferedReader:默認8192個字符(JDK1.4.1)

13.流與Readers

  ■ 在java裏有兩個並行的I/O接口

  Reader和Writer

  一 BufferedInputStream:字符序列(16-bit)

  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

  一 字節序列(8-bit)

  ■ 處理基於文本的文件,Readers&Writers更快

  更快的幅度達50%

  參考O'Reilly的"java Performance Tuning"第八章

14 .新I/O

  ■ 在JDK1.4或更高版本,java.nio包給出了更多I/O選項

  一 正則表達式匹配

  一 內存映射緩存

  一 非中斷 I/O

  ■ 這些能提供更高的I/O性能

15.序列化

  ■ 使一個對象"變平"允許使它流化成一個文件(爲了存儲 )或者網絡連接(爲了傳輸)

  一 添加Serializeable接口標記你的類

  一 通過ObjectInputStream/ObjectOutputStream

  ■ 序列化被遠程方法調用廣泛使用

  ■ 序列化可能會非常昂貴

  一 當你序列化一個對象時,這個對象可達的每個對象都會被序列化,可能會有非常多的對象

  一 除了內部虛擬機程序,還會大量使用反射

  一 序列化是非常繁冗的

  只有一個int 數據的類佔用37個字節

  序列化的對象包括了每個類成員及其值的全限定名

  一 速度是不對稱的,反序列化比序列化速度更慢

16.序列化:transient關鍵字

  ■ 可以重新定義序列化動作

  一 使用transient關鍵字指出不需要在序列化流中包含的成員變量

  Private transient String name;

  一 這讓你可以指出對象裏不重要的成員變量或者當對象讀入內存時可以重新計算的成員變量

17 .序列化:Externalizable接口

  ■ 消除序列化負載,實現Externalizable接口而不是Serializable

  Public void readExternal(ObjectInput out)

  Public void writerExternal(ObjectOutput out)

  ■ 程序員完全要負責:

  一 管理序列化內容

  一 調用readExternal()/wirteExternal()方法序列化對象

18.Externalizable

  

發佈了1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