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計算機網絡基礎 - 網絡層(課後習題)

一、填空題

  1. 在廣域網中,網絡層提供了______和______兩種服務。在當今的因特網中,主要使用______服務功能,網絡層不提供可靠的傳輸服務,而是把通信的可靠性交給上層的端到端的用戶主機來處理。
  2. 以太網數據鏈路層上的數據幀又稱爲______,在裝配幀時除了在首部加上控制信息外,還有在原始數據的尾部加上______。IP數據報是工作在______層的最小傳輸單元,在構造IP數據報時,只是在原始數據的______加上控制信息。
  3. 路由器是工作在______層的網絡互聯設備,使用它互聯的兩個局域網,其下面的______層和______層的協議可以是不同的。
  4. 對於以太網來說,IP數據報交給數據鏈路層將被封裝爲______。在該數據單元看不到IP地址,IP地址作爲數據的一部分被隱藏起來。
  5. 從已知的IP地址找出對於物理地址的映射所採用的的協議是______。
  6. 每一個主機都設有一個ARP______,其中存放了一個從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支持動態更新),它可以減少網絡的通信量。
  7. 一個32比特的二進制地址,用軟件實現、並在全局唯一地定義接入網絡的一個主機或路由器。這個地址我們成爲______。
  8. 因特網中IP地址常用的三種類別分別是A類、B類和C類,32位地址碼前面若干比特用來標識網絡號,A類、B類和C類的類別位(即標識位)分別是______、______ 和 ______ 比特。對於B類地址,最大的主機數是______。
  9. IP地址的主機部分如果全部爲1,則表示______地址,IP地址的主機部分若全部爲0,則表示______地址,因此這兩種地址都屬於保留地址。第一個字節爲127的IP地址(如127.0.0.1)被稱爲______地址,因此也屬於保留地址。
  10. 將IP地址11001010010111010111100000101101按照點分十進制表示應該爲______,這是一個______類地址,所屬的網絡號(即網絡地址)爲______,C類地址所對應的默認子網掩碼是______。
  11. 在IPv4版本中,IP地址是一個具有兩級或三級的層次結構。設某臺主機的IP地址爲117.23.43.12,則該主機所在的網絡地址是______,默認的子網掩碼是______。假定另一臺主機的IP地址是192.168.1.51,則該主機所在的網絡地址是______,其中第4個字節是主機號,如果把主機號的前幾位作爲子網號,這樣的地址就被劃分爲三級結構,即網絡號+子網號+主機號
  12. 假定某計算機IP地址是208.37.62.23,那麼該計算機在______類網絡上,如果該網絡的子網掩碼(又稱爲地址掩碼)爲255.255.255.240,問該網絡最多可以劃分______子網,每個子網最多可以有______臺主機。
  13. 採用子網劃分後,IP地址的組成結構爲______,子網劃分導致實際可分配的IP地址數目減少。
  14. 在Internet中,IP數據報的交付可分爲兩種方式,分別是______和______。
  15. 路由器一般具有多個輸入端口和多個輸出端口,它工作在______,主要用來存儲和轉發分組。
  16. 根據網絡的當前狀態信息來進行路由選擇,這種算法稱爲______,也稱爲自適應路由選擇算法。
  17. 路由信息協議(RIP)是內部網關協議中廣泛採用的一種基於______的協議,其最大的優點是______。RIP規定分組每經過一個路由器,跳數就增加1,在實際使用中,一條路徑上最多可包含的路由器是______個。
  18. 一種分佈式的、基於鏈路狀態的內部網關協議,克服了RIP協議的缺點,能很好的應用於大規模、拓撲變化快的互聯網絡環境。這種內部網關協議稱爲:______。

二、選擇題

  1. 市話網在數據傳輸期間,在源結點和目的結點之間有一條利用中間結點(即電話交換機)構成的物理鏈路。這種市話網採用______技術。
    A.報文交換
    B.線路交換
    C.虛電路分組交換
    D.數據報分組交換
  2. 下列說法中,哪一項是正確的?______。
    A.虛電路與線路交換沒有實質不同
    B.在通信的兩個結點之間只能拿簡歷一條虛電路
    C.虛電路有連接建立、數據傳輸、連接拆除3個階段
    D.虛電路的各個結點需要爲每個分組作路由選擇判定
  3. 數據報分組交換方式的主要特點不包括______。
    A.同一報文的不同分組可以由不同的傳輸路徑通過通信子網
    B.在每次數據傳輸前必須在發送方與接收方之間建立一條邏輯連接
    C.同一報文的不同分組到達目的結點時有可能出現亂序、丟失現象
    D.每個分組在傳輸過程中都必須帶有目的地址與源地址
  4. 關於IP協議提供的服務,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______。
    A.IP提供不可靠的數據報傳送服務,因此它可以隨意丟棄數據報
    B.IP提供可靠的數據報傳送服務,因此數據報傳送可以受到保障
    C.IP提供可靠的數據傳送服務,因此它不能隨意丟棄報文
    D.IP提供不可靠的數據報傳送服務,因此數據報傳送不能受到保障
  5. ______既標識了一個網絡,又標識了該網絡上的一個特定主機。
    A.主機名
    B.MAC地址
    C.IP地址
    D.物理地址
  6. 在下面的IP地址中屬於C類地址的是______。
    A.141.0.110.11
    B.10.110.1.2
    C.197.234.11.123
    D.225.33.45.10
  7. ARP協議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A.將IP地址解析爲物理地址
    B.將物理地址解析爲IP地址
    C.將主機域名解析爲IP地址
    D.將IP地址解析爲主機域名
  8. 現在要構建一個可連接14個主機的網絡(與其他網絡互聯),如果該網絡採用劃分子網的方法,則子網掩碼爲______。
    A.255.255.255.0
    B.255.255.255.248
    C.255.255.255.240
    D.255.255.255.224
  9. IP數據報被封裝爲MAC幀時有可能被片分。在IP數據報片分以後,下列哪些設備(或哪個設備)負責IP數據報的重組?______。
    A.源主機
    B.目的主機
    C.片分途徑的路由器
    D.片分途徑的路由器或目的主機
  10. 關於路由表大小的說法______是正確的。
    A.路由表的大小和它所連接的主機數量有關
    B.路由表的大小取決於它所連接的網絡數量
    C.路由表的大小同時取決於網絡的數量和網絡中主機的數量
    D.路由表大小隻和下一個路由器所連接的網絡數量有關
  11. 在Internet中,一個路由器的路由表通常包括______。
    A.目的網絡和到達目的網絡的完整路徑
    B.所有目的主機和到達該目的主機的完整路徑
    C.目的網絡和到達該目的網絡路徑上的下一個路由器的信息
    D.互聯網絡中所有路由器的IP地址
  12. IPv4和IPv6版本分別採用多少比特來表示一個IP地址?______。
    A.32,64
    B.32,128
    C.16,64
    D.48,128
  13. 以下選項中不屬於ICMP報文的是______。
    A.掩碼地址請求/應答報文
    B.源站抑制報文
    C.流量調整報文
    D.回送請求/應答報文
  14. 當一個IP分組進行直接交付時,要求發送站和目的站具有相同的______。
    A.IP地址
    B.主機號
    C.網絡號
    D.子網地址
  15. 下面______命令用於測試兩個主機之間的連通性。
    A.telnet
    B.nslookup
    C.ping
    D.ftp
  16. 在DOS提示符下查看本地計算機的IP地址命令是______。
    A.ipconfig
    B.nslookup
    C.DNS
    D.ftp
  17. 下面______命令可以查看網卡的MAC地址。
    A.ipconfig/release
    B.ipconfig/all
    C.ipconfig/renew
    D.ipconfig/registerens

三、問答與計算題

  1. 在地址解析中,網關(Gateway,這裏的網關是指工作在網絡層的路由器)的作用是什麼?

  2. 現在一個公司需要創建內部網絡,該公司包括工程技術部、市場部、財務部和辦公室4個部門,每個部門約有20-30臺計算機。試問:
    (1)若該公司申請到的是一個C類地址即爲192.168.161.0,需要將幾個部門從網絡上進行分開,該如何劃分網絡?
    (2)確定各部門的網絡地址(含子網部分)和子網掩碼,並寫出分配給每個部門的IP地址範圍。

  3. 假設在以太網上運行IP協議,源主機A要和IP地址爲192.168.1.250的主機B通信,請問A如何得到主機B的MAC地址?(說明採用的協議和查找的過程)

  4. 設路由器A建立了如下的路由表,路由表中的三列分別是目的網絡地址、目的網絡的子網掩碼和路由信息(下一跳路由器或路由器A的某一接口)

    路由器A的路由表: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現路由器A收到3個數據包,其目的IP地址分別是:
    (1)192.4.153.17
    (2)128.96.40.151
    (3)162.168.1.1
    試指出路由器A根據其路由表,將會如何處理這些數據包。

  5. 設互聯網上某路由器R建立了如下路由表: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現共收到5個分組,從數據報首部提取的目的主機IP地址分別爲:
    (1)192.168.100.150
    (2)192.168.200.125
    (3)10.214.47.115
    (4)10.214.47.200
    (5)192.168.200.220
    試分別計算出它們的下一跳路由器分別是什麼。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 數據報 虛電路 數據報
  2. MAC幀 幀檢驗序列FCS 網絡 首部
  3. 網絡 數據鏈路 物理
  4. MAC幀
  5. ARP(即地址解析協議)
  6. 高速緩存(cache)
    動態更新:指網絡中主機的增減,或網卡的更換
    減少網絡的通信量:指如果ARP高速緩存沒有IP地址與硬件地址對應項,則在通信時首先將以廣播方式發送一個ARP請求分組以獲得相應的硬件地址
  7. IP地址
  8. 0 10 110 65532(2E16 - 2)
  9. 直接廣播 網絡 環回測試(Loopback Test)
  10. 202.93.120.45 C 202.93.120.0 255.255.255.0
  11. 117.23.0.0 255.255.0.0 192.168.1.0
  12. C 240對應11110000,所以 2E4 - 2 = 14,即可劃分爲14個子網
    主機數也是 2E4 - 2 = 14(如果考慮全面點,主機數 = 14 - 1,因爲還有一個主機號留給路由器)
  13. 網絡號 + 子網號 + 主機號
  14. 直接交付 間接交付
  15. 網絡層
  16. 動態路由算法
  17. 距離矢量路由算法 簡單 15(超過了15,就會標上最大值16,表示信息不可到達)
  18. OSPF(開發最短路徑優先協議)

二、選擇題

  1. B 線路交換
  2. C 虛電路有連接建立、數據傳輸、連接拆除3個階段
  3. B 在每次數據傳輸前必須在發送方與接收方之間建立一條邏輯連接
  4. D IP提供不可靠的數據報傳送服務,因此數據報傳送不能受到保障
  5. C IP地址
  6. C 197.234.11.123
  7. A 將IP地址解析爲物理地址
  8. D 255.255.255.224 分析:IP地址數必須爲 14+1+1+1=17,其中第一個1是指子網與外部連接時所需的網關(gateway)地址(即分配給路由器),後兩個分別是指子網的網絡地址和廣播地址(即在主機號中去掉全0和全1)。因此16<17<32,所以只能取32。2的5次方等於32,所以主機號的前3(8-5=3)位才能作爲子網號,該字節是11100000,對應的十進制爲224,因此蓋子網的子網掩碼爲255.255.255.224
  9. B 目的主機 (受MTU的限制,而且不同物理網的數據鏈路層的最大傳輸單元MTU大小也不一致,所以IP數據報被片分是可能的)
  10. B 路由表的大小取決於它所連接的網絡數量(理解:路由表中有“目的網絡”信息,因此網絡數量越大相應的條目越多)
  11. C 目的網絡和到達該目的網絡路徑上的下一個路由器的信息
  12. B 32,128
  13. C 流量調整報文
  14. D 子網地址
  15. C ping
  16. A ipconfig
  17. B ipconfig/all

三、問答與計算題

  1. 一個子網中的與其他網絡通過接口連接的邊界設備稱爲網關。每當子網中的一個設備(或一個結點)需要發送消息到所在子網外的另一個設備(或一個結點)時,將消息發送給網關,然後網關將消息發往目的網絡或目的路由器。
  2. (1)可以採用三級IP地址將C類網劃分爲若干子網。由於該公司包括4個部門,這樣可分配子網數是6(6>4,夠用)。另一方面,主機號的比特數爲5,可用的主機數是32-2-30(夠用)
    (2)首先確定第一個部分的子網地址。如果主機號的前3位作爲子網號,那麼一共有6個子網,依次地位:001、010、011、100、101、110,在這裏可以取前面4個子網號。每個子網的子網掩碼是一樣的,即爲255.255.255.224。
    確定第1個子網號:第4個字節的二進制數爲00100000,對應的十進制是32,所以第1個部門的子網地址是:192.168.161.32.同理,可以得到其他三個子網的網絡號分別是:192.168.161.64和192.168.161.96和192.168.161.128。
    每個部門的IP地址範圍如下:
    部門1:192.168.161.33 至 192.168.161.62。具體算法是,因爲第4個字節範圍是00100001 — 00111110(不包括主機號全0和全1)。而00100001對應33,00111110對應62。同理可計算出其他部門的IP地址範圍。
    部門2:192.168.161.65 至 192.168.161.95。
    部門3:192.168.161.97 至 192.168.161.126。
    部門4:192.168.161.129 至 192.168.161.158。
  3. 主機A採用地址解析協議ARP獲得主機B的MAC地址。具體過程如下:
    (1)主機A首先根據主機B的IP地址192.168.1.250,在自己的ARP高速緩存表查找與之對應的MAC地址。如果可以找到就不用發送ARP請求分組;否則,則以廣播的方式發送一個ARP請求分組,該請求分組中包含主機A的IP地址、MAC地址以及主機B的IP地址。
    (2)主機B在接收到ARP請求分組後將完成地址解析,併發送ARP應答分組,該分組和數據包含了主機B的MAC地址。
    (3)主機A收到來自主機B的ARP應答分組後,即可得到主機B的MAC地址,並將主機B的IP地址和MAC地址都加入到ARP高速緩存表裏面。
  4. (1)192.4.153.17匹配第三條靜態路由,所以A路由器會把數據轉發給路由器1
    (2)128.96.40.151匹配第二條靜態路由,所以信息被轉發到接口1
    (3)192.168.1.1沒有一條是匹配的,因此將使用默認路由器,即將把數據轉發給路由器2
  5. (1)比較後知道,地址爲192.168.100.150的分組可能在192.168.100.0和192.168.100.128子網中,由於子網掩碼最後一位192的二進制表示是11000000,因此子網號爲前2個比特,而目的地址150的二進制是10010110,前2位10與子網192.168.100.128(10000000)吻合,即目的網在子網192.168.100.128中,所以下一跳是R3。
    (2)同理,可以知道目的地址192.168.200.125不在192.168.200.192中(因爲3個比特作爲子網號,125不在192的子網中),所以選擇默認路由器即下一跳爲R5。
    (3)目的地址10.214.47.115既不在10.214.47.96子網中也不在10.214.47.192子網中,所以選擇默認路由器即下一跳爲R5。
    (4)目的地址10.214.47.200在10.214.47.192子網中,所以下一跳爲R1。
    (5)目的地址192.168.200.220在192.168.200.192子網中,所以下一跳爲R4。
    最終答案:
    (1).R3
    (2).R5
    (3).R5
    (4).R1
    (5).R4
發佈了6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4 · 訪問量 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