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常用命令vi 、top 等命令詳解

在生產運維過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種linux命令以便於查看系統運行情況,這裏把日常工作中實用的命令列出,方便查看。

一、vi的基本概念

基本上vi可以分爲三種狀態,分別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各模式的功能區分如下:
  
1)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控制屏幕光標的移動,字符、字或行的刪除,移動複製某區段及進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 last line mode。
  
2) 插入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Insert mode下,纔可以進行數據的修改,按「ESC」鍵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3)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將文件保存或退出vi,也可以設置編輯環境,如尋找字符串、列出行號……等。

不過一般我們在使用時把vi簡化成兩個模式,就是將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也算入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二、VI 的基本操作

  • 進入vi

輸入vi及文件名稱後,就進入vi全屏幕編輯畫面:

如: vi 123.txt

進入vi之後,是處於命令行模式,按字母 “i” 切換到插入模式才能夠輸入文字。

  • 移動光標

按「ctrl」+「b」:屏幕往"後"移動一頁。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動一頁。
按「ctrl」+「u」:屏幕往"後"移動半頁。
按「ctrl」+「d」:屏幕往"前"移動半頁。
按數字「0」:移到文章的開頭。
按「G」:移動到文章的最後。
按「$」:移動到光標所在行的"行尾"。
按「^」:移動到光標所在行的"行首"
按「w」:光標跳到下個字的開頭
按「e」:光標跳到下個字的字尾
按「b」:光標回到上個字的開頭

  • 刪除文字

「x」:每按一次,刪除光標所在位置的"後面"一個字符。
「#x」:例如,「6x」表示刪除光標所在位置的"後面"6個字符。
「X」:大寫的X,每按一次,刪除光標所在位置的"前面"一個字符。
「#X」:例如,「20X」表示刪除光標所在位置的"前面"20個字符。
「dd」:刪除光標所在行。
「#dd」:從光標所在行開始刪除#行 如:3dd 刪除從光標開始的後3行

  • 複製粘貼

「yw」:將光標所在之處到字尾的字符複製到緩衝區中。   
「#yw」:複製#個字到緩衝區   
「yy」:複製光標所在行到緩衝區。
「#yy」:例如,「6yy」表示拷貝從光標所在的該行"往下數"6行文字。
「p」:將緩衝區內的字符貼到光標所在位置。注意:所有與"y"有關的複製命令都必須與"p"配合才能完成複製與粘貼功能。

三 、Last line mode下命令介紹

在使用「last line mode」之前,請記住先按「ESC」鍵你已經處於「command mode」下後,再按「:」冒號即可進入「last line mode」。

  1. 列出行號

「set nu」:輸入「set nu」後,會在文件中的每一行前面列出行號。

  1. 跳到文件中的某一行

「#」:「#」號表示一個數字,在冒號後輸入一個數字,再按回車鍵就會跳到該行了,如輸入數字15,再回車,就會跳到文章的第15行。

  1. 查找字符

「/關鍵字」:先按「/」鍵,再輸入想尋找的字符,如果第一次找的關鍵字不是想要的,可以一直按「n」會往後尋找到要的關鍵字爲止。

「?關鍵字」:先按「?」鍵,再輸入您想尋找的字符,如果第一次找的關鍵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按「n」會往前尋找到您要的關鍵字爲止。

  1. 保存文件

「w」:在冒號輸入字母「w」就可以將文件保存起來。

E) 退出 vi

「q」:按「q」就是退出,如果無法離開vi,可以在「q」後跟一個「!」強制離開vi。

「qw」:一般建議離開時,搭配「w」一起使用,這樣在退出的時候還可以保存文件。

四. CPU 使用率(TOP 命令)

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夠實時顯示系統中各個進程的資源佔用狀況,類似於Windows的任務管理器。

Top:Time of Process查看系統當前運行的情況,CPU、內存、運行時間、交換分區、執行的線程等信息。通過top命令可以有效的發現系統的缺陷出在哪裏,是內存不夠、CPU處理能力不夠、IO讀寫過高。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如上所示,top命令可以看到總體的系統運行狀態和cpu的使用率 。

%us:表示用戶空間程序的cpu使用率(沒有通過nice調度)
%sy:表示系統空間的cpu使用率,主要是內核程序。
%ni:表示用戶空間且通過nice調度過的程序的cpu使用率。
%id:空閒cpu
%wa:cpu運行時在等待io的時間
%hi:cpu處理硬中斷的數量
%si:cpu處理軟中斷的數量
%st:被虛擬機偷走的cpu

五. free命令

free命令可以顯示當前系統未使用的和已使用的內存數目,還可以顯示被內核使用的內存緩衝區。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下面是對這些數值的解釋:
  total:總計物理內存的大小。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Shared:多個進程共享的內存總額。
  Buffers/cached:磁盤緩存的大小。

六、統計文件行數

語法:wc -lwc 文件…

說明:該命令統計給定文件中的字節數、字數、行數。如果沒有給出文件名,則從標準輸入讀取。wc同時也給出所有指定文件的總統計數。字是由空格字符區分開的最大字符串。

該命令各選項含義如下:

- c 統計字節數。

- l 統計行數。

- w 統計字數。

這些選項可以組合使用。

舉例說明:

  1. 統計當前目錄(包括子目錄)下所有java文件代碼行數:
find ./ -name “*.java” | xargs cat |wc -l
  1. 統計當前目錄下(包括子目錄)所有java文件代碼行數,過濾了空行:
find ./ -name “*.java” |xargs cat|grep -v ^$|wc -l
發佈了3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3 · 訪問量 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