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與真理——我的個人哲學

在讀完《計較是貧窮的開始》後,我從另一方面看到所有人都是對的,這是我在以前從未沒有的想法,這給我很大的好奇,因爲它將改變我價值觀。我想我還是需要一些辯證的關係去證明這個結論是對的,我想爲自己的結論建立解釋體系。

爲什麼所有人都是對的?

人總是喜歡用自己的標準來評價別人的標準,至於評價的結果對不對,這不是一個可以弄清楚的問題,因爲當人們在討論這個問題時就已經在使用自己的一套標準,而這又是一個需要鑑定的標準。你可以說它錯,因爲它與你的標準不一樣,與你的人生經驗不同,它不能依據你內心的既定道路走。你也可以說它是對的,因爲它是一個人內心的支架,正是在這個標準下,人建立了自己的道德意識,價值體系,人生理想。

古語說“寬以待人,嚴以律己”,這終究是有它的內涵與意義的。我想這裏的意義不在於它指導人去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道德水準。它的真正的目的在於,你要時刻提醒自己:自己內心之中的那套標準不是完美的,它不可以針對除自己以外的人。一旦用它來評價別人,你的標準就不能再稱之爲標準了,因爲你沒有經歷別人所經歷的人生經歷,所以你沒有那段人生經歷的心靈沉澱,你的評價也就變得無味和無聊了。但這套標準你依舊需要對自己實施,同時你還要學習別人的人生經驗。這就是後半句“嚴以律己”了。

文至此,前面所提的問題似乎變成了一個更爲糾結和模糊的問題,我既沒有解釋問題對不對,又沒有回答出問題的答案。因爲照上文中的邏輯,每個人的人生標準都是自己人生的積澱,沒有錯,那怎麼去判斷。糾結好久之後,我終於發現前面所提問題有一個致命的問題,“所有”,這是一個令人發顫的詞語,這個一個錯誤的命題。凡事沒有絕對的,這是宇宙和自然的法則,所有的分界線都是不明晰的。

人是渺小的,在自然界萬物進化演變的幾億年的歷史長河之中,人類的歷史不過是一瞬,在自然的進化演變之中,總有一些東西會經得起不斷的沖刷和洗滌,這些時可以作爲真正的標準,這些就是我們所說的“真理”。

“真理”是偉大的,我們喜歡仰望和追求真理,它也值得我們去仰望和追求。但是在此,我依舊不願意去掉真理上的引號,因爲如前所說,它是歷史的積澱,它只是經歷一段時間的洗滌,沒有人能說出它還可以被時間沖刷多少次。所以我得到一個戲劇的結論:我眼中的真理也不過是一個時代的標準而已。

寫了這麼多無聊而晦澀的文字,我想我心中的問題是解決了。

但我想我的解釋依舊只適用於我,或許我解釋的太過於急切了,多年之後,當我再經歷更多的事,讀更多的書時,我想我的解釋又會有很多不同……

就此停筆。

2012-02-25寫於建大

發佈了1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2 · 訪問量 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