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三年 (序曲)

   畢業三年了。

 

 

  大四上找了一個多月的工作,很幸運的是在上學期沒結束的時候就把自己賣出去了,所以大四下就開始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不用實習,不用找工作,吃了睡,睡了玩,寫自己喜歡的代碼,玩大學沒有玩夠的遊戲,過着""一樣的生活),現在想起來也覺的不可思議,居然有半年真空一樣的時間,不用實習,不用工作。

 

 

新校區一角

 

 

  不過這充其量算是"黑暗之後的光明",對大四學生來講,找工作比上課、考試、論文、答辯之上的事情,也是大學鋪墊了三年之後的重頭戲。至今記憶猶新的還是廈門軟件園那棟高樓,和ZB一起從一樓爬到二十幾樓,再從上面爬下來,然後站在軟件園的門口,飢腸轆轆地坐着公交車回去。那個時候唯一的奢望是可以吃到軟件園門口的烤地瓜,我跟ZB說“如果以後找到軟件園的工作,每天都要跑到門口吃一次烤地瓜”。其實到現在爲止我一次都沒有吃過,以前捨不得花這個錢去吃,現在是沒有當年的那個興致了。當然,也因爲沒有留在廈門的原因。

 

 廈門軟件園一期

 

  後來,碰了N多次釘子之後,終於有人要了,自己都沒想到會跑的這麼遠,也沒想到會到以前只是聽過從沒想過的公司工作,衝着這個名頭,畢業後就屁顛屁顛的跑到深圳來了。那個時候全身只有2000塊錢,我跟我爸說我只要2000,多了不用。然後畢業後的一年都是過着基本上月光的日子。現在想起來都覺的很後怕,在此之前沒有成功的面試經驗(有N多次失敗的經驗),對於這50%的概率來說,如果是另外的一半生效了現在會是什麼樣?呆在廈門嗎,還是回到福州?不清楚。

 

從學校到火車站的路線圖

 

  公司的面試和網上寫的差不多,4+1 (一輪筆試,四輪面試),比例粗算應該是三十選一,從中午一直面試到晚上六點多,當晚十點左右通知的結果。因爲算是比較順利(不然現在也不會在這裏),所以倒沒有太多可回憶的。

 

  集美大學

 

  至今印象最深刻的面試有兩個,第一個是廈門的XXX網遊公司,LYH後來去了那裏,那時也沒啥準備,網投的通知面試後就拿着材料過去了,那個時候公司的位置比較偏,不怎麼好找結果還走錯路了,找到別的住宅樓去了。。。。幾番周折之後,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就面試我了,其它的都一樣,不同的是他拿着我的成績單,對着我的課程表,把大一到大四的所有的數學、計算機的課程,逐一出題(是現場出題哦)。他出一題,我做一題,然後他看完跟我說個對錯,對的就過了,錯的會說明了一下問題和思路。大一到大四的課程啊,二十多門,就這麼搞了兩個多小時,我的冷汗啊,那個流啊!那個時候心裏還是充滿了敬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啊,面試都這麼嚴,真是深不可測"。後來算是通過了,他讓我畢業後直接過來,不過沒有直接跟我籤三方合同。後來因爲感覺不保險的緣故,又面試了幾個公司,最終也就沒去了。

 

廈門軟件園二期

  

  另一個印象很深刻的是一個很小的公司,不知道現在還存不存在(呵呵,這麼說可能不太禮貌,不過還是很感謝那個老闆的重視)。也是網投的,一開始沒啥消息,我也沒怎麼在意。後來某個晚上十一點多接到電話,那個老闆從美國打過來的,這也是我第一次接到越洋電話,哈哈,也覺的很新奇(後來我在德國給晟哥打了一個電話,從電話裏可以聽出來,他的感覺和我當時一樣^_^),面試了半個小時,他對我還比較滿意,就讓我畢業後去他們公司(也是沒簽三方合同,口頭承諾的,怎麼那時候盡碰上這個事情)。後來他又打了幾次電話給我,聊了一下學校的情況,也給我描繪了公司的前景。不過,如果僅是這些,可能也就跟其它的公司沒什麼區別了。印象深刻的是我後來決定了不去給他發郵件的時候,他打電話過來挽留的情景。那是很真誠的一個電話,讓我第一次感覺到自己被人重視(軟件園某個號稱CMM3的公司,面試通過後因爲我是本本把我拒了,後來又打電話給我讓我去籤協議,後來我打電話給他居然都想不起來我是誰。果然是大公司不怕沒人去 //-_-!)。得到一個Offer不容易,但拒掉一個Offer更是不易,更何況當時的那種情景,甚至覺的有點對不起他的感覺,希望他的公司可以發展壯大。

 

 再見了,我的大學

  

  鳳凰花開兩季,一季老生走,一季新生來。再見了,我的大學!

 

發佈了1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