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市交通規劃十大敗筆之作

福州城市交通規劃十大敗筆之作 (2007-10-15 21:48:37)
(轉載文章,不代表博主觀點)
 
      作爲福州市民,作爲一名私家車主,我越來越關注福州的交通問題。開車出門,特別是怕進市區,車多路窄,特別是怕沒有停車的地方。所以有時還不得舍私車坐公車或的士。
      暑假期間兩次出差,乘飛機時的空閒便想總結一下福州的交通規劃問題,搞出十大規劃敗筆,其實只有九大,最後一個就不說了。
 
1、民用機場建在長樂海邊,遠距福州市區近60公里,乘機要提前2個半小時才能準時登機。勞民傷財。
      機場開工時說有配套的高速公路,但機場投入運營後,期待中的機場高速路變成一條長樂市的縣級公路,沒有封閉,很多路段與長樂鄉鎮共用,行人、牲口在路上亂竄,最高車速60公里左右。2005年後,福州市不得不再下血本,再投資20多億,另建一條真正的機場高速路,預計2006年國慶節前通車。
      我們希望新建的高速路不要再變成長樂市的鄉鎮公路!
      (博主點評:機場一期已開通,二期正在建設,再耐心等兩年, 痛苦指數★★★☆☆)
 
2、閩江大橋改建兩次仍然擁堵嚴重,原因是六一南路高架橋沒有延伸過江與大橋聯爲一體,而江濱路太窄也不能建立交橋,致使橋北頭設紅綠燈,進城汽車要在橋上排長龍等紅綠燈。
      後來其它大橋在興建過程中避免了這個問題,如螯峯大橋(三橋)、三縣洲大橋、尤溪洲大橋等。
      (博主點評: 還好陸續有新橋建成,閩江大橋的擁擠程度減小, 痛苦指數★★☆☆☆)

3、北二環與五四北交叉段無法建立交橋,現在上班時間擁堵非常嚴重,原因是晉安河橋之阻,要建立交,就要先拆晉安河橋。
      (博主點評: 五四北立交橋已經開建,再耐心等兩年,痛苦指數★★★☆☆)

4、金山大橋與三縣洲大橋北端無分支引橋,致車輛向南過江、向北進城都困難,也常造在越來越嚴重的擁堵。
      三縣洲橋南分支引橋有三支,爲何北端不設支橋呢?極不對稱,也不方便車輛快速通行。
      (博主點評:硬傷!要罰設計者每天過橋千遍, 痛苦指數★★★☆☆)

5、福州城市公共交通:田螺殼裏做道場——汽車道擠佔自行車道與人行道   
      福州城市道路之窄全國省會城市中少見,規劃缺乏長遠眼光,窄得如同鄉間村道。偶第一次來福州,看到洋頭口的立交橋竟不住笑起來,竟然有這麼小巧的立交橋,最高處怕不足四米,卻還是十字立交。六一中路的紫陽立交橋上還有紅綠燈。最近新修的烏山立交橋,高是很高,可是卻在有限的空間內展開,讓人覺得壓抑,感覺不到現代城市的宏大氣墊。  
      最讓人受不了是,爲了增加汽車道的寬度,不惜擠佔自行車道,自行車道又不得不擠佔兩旁邊的人行道。害得人們騎自行車不得不在樹叢中與人羣中穿行,每回遇上這種道路自行車速度大減,路上費時不少,只便宜了那些坐四輪車的人。最近福州市府又禁電動自行車,真是令人費解。
      如今各地都鼓勵私人消費,福州私人轎車每天都呈近百位數的數字增長,市區內道路堵車現象已起來起多,每逢上下班高峯時節,公交車慢得如同螞蟻爬行。福州市區內還缺少停車場後,到處都是房子,沒有什麼廣場與綠化帶,想在城區內找一個停車泊位是非常困難的事。
      (博主點評: 四輪壓迫兩輪,有違和諧,建議領導每天騎車上班鍛鍊身體,體現親民形象,痛苦指數★★★★★)

 
6、洪塘大橋限小車通過,是橋有傷還是要分流車輛?
      洪塘大橋兩頭立有四個水泥墩,限2米寬以下車輛通過已快兩年了。到底是橋危要倒,還是分流車輛,有關部門至今沒有說法。兩頭的水泥墩也使無數過往小車深受其害。
      洪塘大橋聽說橋年久有傷,經不起載重大卡車,所以要限“大”放小。
      也有人說,金山新區不景氣,讓原來經過洪塘橋的車輛繞行金山,從橘園洲大橋過江。無論是限小還是分流,那個水泥墩子應當要早日拆除。
      對於往來的小汽車來說,限“大”有好處,也有壞處。好在限“大”橋上車流量少,車速可以快點;但也有麻煩,就是兩頭的水泥墩是對小車司機駕駛技術的考驗,稍不注意,倒車鏡或車身就要刮擦水泥墩。看看傷痕累累的小泥墩,就知道已有許多來往車輛曾遭不幸。本人因工作關係,經常開車過此橋,雖沒有發生異外,但總是擔心有天會不小心車子會被刮擦。
      (博主點評: 採沙造成危橋只是藉口,要像追查廣東九江大橋一樣追究責任,行政不作爲有過,痛苦指數★★★☆☆)

7、內河航道全廢除。福州市區內河網密佈,解放前很多內河是市內交通的重要航道,河內行船也是福州一景。現在有人提議要恢復內河航運,但實現上已不可能:因爲河上的橋已封死了航道。
      有些地方的內河還被填平,特別是新開發區,如五四北,每逢颱風雨要被淹,與內河排水不通暢極有關係。
      (博主點評: 民生問題無小事,福州還有往日江南水鄉的影子嗎?龍鬚溝ZF有責,痛苦指數★★★★★)

8、市區內設公路收費亭,這就是白湖亭收費站,幸好它已於今年8月初被拆了。
      想沒有被拆之前,其限制市區交通便捷,阻礙倉山社會經濟發展何其嚴重!!!
知錯要改就好!!!
      (博主點評: 南臺終於迎來了解放區的天,痛苦指數★☆☆☆☆)

 
9、福州江濱路改造:
     (1)閩江下游溼地無處尋
  福州閩江兩岸現在都建成公園,並在兩岸都修了江濱大道,是福州“東擴南進”的形象工程,每每都成爲福州市政府何外界宣揚的資本。福州江濱改造固然有美化福州的因素,但的兩大缺限不能不說!一是關於自然環境,二是關於社會環境的。
  江濱改造最大的敗筆在於破壞自然環境,閩江下游溼地被填平,被改造成別墅區與公園,尤其以南江濱改造爲最。福州閩江南岸三縣洲大橋至洪山橋之間,本來是塊“溼地”,閩江堤內水草叢生,樹木蔥蔥,是鳥類的天堂。秋天的傍晚,有一種“落霞與孤騖齊風,秋水共長天一色”,實在是美不勝收。可現在都不存在了,所有地方都鋪上砂石,改造成人工公園。江岸護坡採用大塊的石頭壘砌,白森森的一片石塊與水泥,我看不出來什麼美觀,人工的痕跡非常重。在如今崇尚自然,講求與自然和諧一體的世界發展潮流,而福州江濱改造卻搞成這樣。
      在福州市與福建省政協會議上,多位委員就閩江下游城市規劃問題向省市有關部門提出質詢,並職名提出議案:保護閩江下游溼地,批評福州城市規劃部門缺乏眼光,唯利是圖,以破壞生態環境爲代價遷就房地產開發商的利益,事實上,江濱改造完全可以採取與自然一體的方案,建成溼地生態觀光園,房發開發與生態保護兩不誤,但福州城市規劃的淺薄,造成江濱改造的千古敗筆。說他們是有破壞生態環境的千古罪人一點也不過分!
      (2)富豪的江濱
  誰是江濱路改造誰獲最大?有人說兩岸皆是公園,而且還是免費向市民開放,因此,普通市民是最大的收益者。偶看,否也,而是一小撮富人與融僑集團等房地產開發商!
  江濱兩岸好地現在都被融橋錦江買去蓋別墅了,成了富人的樂園。普通市民不過偶爾經過而已,而富人卻家安在那裏。在南江濱大堤內的公園就有成片的別墅羣。武漢有個有經典案例,高檔住宅造在長江大堤內,後因防洪問題被炸掉。融橋別墅就不阻礙閩江防洪嗎?
  某些開發商做得非常巧妙的是,其別墅羣建在堤內公路的外側,讓人感覺公園內大道就是大堤的錯覺!且不說它影響防洪吧,偶認爲閩江發大水肯定會淹沒那些別墅,那些富人喂蝦子日子在。
  富人有錢住別墅,那是應當的,但是不能影響普通人的福利。親水性的風景區是公共物品,非常稀缺,應當不能被少數富人所獨佔。這妨害了普通市民“親水”,妨害普通人的福利。這就是不應當,是對社會公平環境的破壞。所以,江濱改造造福了某些富人,而不是普通市民,而且也嚴重破壞了原來美麗的自然環境!!!
      (博主點評: 福州唯一值得驕傲的原生態,也被用來換取GDP,禍及子孫,痛苦指數★★★★☆)

10、待補充中
(福峽路: 高速路入口每天狂堵;螺洲入口不堵纔怪;烏龍江大橋只有兩車道. 解決辦法:儘快建設林浦路和南臺大道,三環二期要加緊建設,螺洲大橋和魁歧大橋要儘快開工)
(痛苦指數★★★★☆)
發佈了1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