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 10研究(四)Desktop之地圖瀏覽

這次的介紹內容主要是一些ArcMap在地圖瀏覽方面新增的功能點。

1. BASEMAP——底圖圖層
        底圖圖層功能是ArcGIS 10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新功能,也一直是ESRI隆重推薦的亮 點之一。在此之前,地圖底圖一直是一個邏輯上的概念。我們的每一個地圖文檔似乎都會有一個或一些圖層被稱爲“地圖底圖”。而在ArcGIS 10中,“地圖底圖”這一概念被“實例化”了:在用戶瀏覽,變換可視範圍過程中,它被快速、精細的渲染;底圖上的要素不會也不能去修改,但能夠查詢和捕捉;底圖圖層和一般圖層的轉換十分方便,拖過來就行。爲了方便用戶的使用,ArcMap還引入了類似一些程序集成開發環境的“編譯-警告-報錯”功能:如果您加入底圖圖層的數據不滿足要求,或者還有改進的空間,ArcMap就會給出相應的警告或者錯誤——不知道信息說的是啥?直接選中該信息,再右鍵幫助就明白啦。
 
        從原理上說,底圖圖層其實就是緩存圖層,但是它的用戶交互完全不同,方便桌面用戶能夠“爽快”的使用。另外,ArcMap還爲地圖數據的瀏覽提供了硬件加速功能哦,用戶甚至可以精細的設置是否在遠程桌面的情況下顯示……
 
2. Quick paint
        Quick paint也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功能,它的操作很簡單,就是按住“Q”鍵移動鼠標,作用和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中利用鼠標控制視角類似,地圖的可見範圍會隨着鼠標的移動向相應方向改變。當然,前提是建立了地圖底圖,不然頻繁刷新會讓地圖“閃”得很厲害。不過,這個功能有什麼用呢……看視頻吧,該用戶在進行地圖數字化工作~



3. 比例尺鎖定
        這個功能就很簡單啦,就是把ArcMap瀏覽地圖的比例尺固定在指定的幾個上。如果我們的地圖需要發佈爲網絡服務,而又需要鎖定比例尺的話,只需在比例尺設置選項卡中選中該功能,就可以方便地在桌面程序中模擬實戰效果啦。
 
4. Time
        Time是ArcGIS 10爲我們提供的一個爲GIS加入時間維度的快捷辦法。只需非常簡單的對地理要素添加時間字段描述其發生的起始和終止時間就可以在ArcMap中“播放”地理現象啦,比如我們可以如圖所示地展示1986年至2008年某區域內的火災發生情況。使用類似視頻播放器的進度條可以隨意回放各個年份(或者月份等其它時間跨度)發生火災的區域,而我們所要做的僅僅是爲每一個火災發生區域記錄上添加時間屬性字段。
 
 
5. 柵格數據瀏覽
        在ArcGIS 10中,底層的柵格數據訪問庫採用了新的GDAL庫,據實際測試影像數據的讀取速度有了10%~40%的提高,同時支持了更多的數據格式,包括BigTIF,TIF with 12bit JPEG等。UI方面,ArcMap專門增加了影像分析窗口,裏面包括對比度、亮度、透明度、捲簾效果、採樣設置、正色校正、全色銳化、剪裁、鑲嵌和NDVI等等,常用的分析功能一應俱全,都能快速訪問。我們還可以直接在影像分析窗口中右鍵單擊需要操作的圖層實現“一鍵優化”。這種優化同時使用了緩存、多線程和硬件加速技術,對用戶來說實在是太方便啦。
 
 
6. 地圖包
        我們大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有個地圖文檔要拷給同學/同事:要拷mxd文檔又要帶着數據,還要顧及數據的存放位置,甚至如果數據存放在GeoDatabase中我們還要先把它抽取出來再改動mxd文檔中的數據源……總之,十分繁瑣。而地圖包顧名思義就是將地圖文檔打包的工具,它的作用就是代替我們完成上面的一堆工作。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和使用壓縮工具一樣在本地將地圖文檔“壓縮”,拷到目的地再“解壓縮”就可以直接使用啦——當然,對方用的也得是ArcGIS 10才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